词条 | 肛脱 |
释义 | 肛脱,即脱肛,是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黏膜或肌层脱出肛外。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向下移位称为肛管直肠脱垂,也称脱肛。如果只是粘膜下脱的临床上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称完全脱垂。脱垂部分于直肠内即内脱垂,肛门外者为外脱垂。 脱肛 - 病理简介直肠、肛管在排大便后向下脱出于肛门之外,称为直肠脱垂,俗称脱肛。肛管直肠脱垂(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的一种疾病。 脱垂的原因多由于肛提肌和盆底肌薄弱或肛门括约肌松弛。各种年龄的人均可发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儿(儿童时期盆腔内支持组织发育不全)和老年人(年老体弱),也见于多次分娩的妇女(妇女多次分娩,骨肉张力减小,骨盆肌肉松弛)。 本病的诱因为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导致持续性腹压增加的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脱肛、脱肛痔、截肠症等范畴。 脱肛 - 临床表现1、脱出: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2、出血: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大便干燥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3、潮湿: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搔痒。 4、坠胀:由于粘膜下脱,引起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感觉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5、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出未能及时复位,时间稍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因而发炎肿胀,并导致嵌顿。这时,粘膜由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出现表浅粘膜糜烂坏死、或脱垂肠段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绞窄坏死。病人症状亦随之由局部反应发展到全身,出现体温上升,食欲减退,小便困难,大便于结,疼痛坠胀加剧,坐卧不安,甚者发生肠梗阻症状。 脱肛 - 脱肛的危害脱肛对人的身体及生活都有诸多危害: 一、脱肛初期有便秘、排便无规律,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 二、脱肛逐渐加重后,除排便用力时引起脱肛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可引起脱肛,往往不能自行缩回,必需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由于经常脱出而排出粘液会经常污染内裤。 三、脱肛导致肠粘膜受损伤发生溃疡时,还可引起出血和腹泻。如脱出的肿物不能缩回,容易发生炎症、肿胀,则出现疼痛,进一步又加重便秘。 四、脱垂在直肠内反复下降和回缩,引起粘膜充血水肿,常由肛门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坠胀、拖拽,会阴部及股后部钝痛等。 脱肛(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所以,患者不要盲目擅自用药或进行不科学的治疗延误病情。 脱肛 - 阶段诊断(1)I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呈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2)II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3)III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由于脱肛的症状与内痔脱出类似,所以临床上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要将两者诊断清楚,才好对症治疗。 视诊:内痔脱出物为充血肿大的痔块,呈花瓣状或环状,可见有出血,痔核之间凹陷有正常的粘膜。 脱肛的脱出物为直肠,有明显的放射状纵形沟纹或直肠环圈,色淡白或淡红,无出血。 指诊:内痔脱出,肛门松紧度正常;而脱肛患者肛门括约肌明显松弛。 窥器检查:内痔用窥器检查时,可见到粘膜呈花瓣状且粘膜隆起的肉块大小不一。 直肠脱垂粘膜呈环状隆起,呈均匀状。 脱肛 - 食物治疗中医认为脱肛是由于气虚下陷,不能收摄,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患有脱肛的病人平时宜进食滋补性食物,如猪、牛、羊肉、鸡、蛋类、黄鳝等。也可以用党参、黄芪、山药、莲子、大米煮粥经常服食,还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戒烟酒,对生冷滑腻及寒冷性食物,亦应尽量少食。在食物调治方面,可选择以下食疗方: (1)黄芪党参大枣粥:黄芪30—55克,党参20克,大枣10枚,大米适量,加清水共煮粥。粥成加入白糖调味再煮片刻即食。 (2)猪大肠炖糯米绿豆:猪大肠300克,糯米30克,绿豆50克。将猪大肠洗净,糯米与绿豆用清水浸泡1小时,然后把糯米、绿豆放入大肠内并加入少许水和食盐,肠两端用线扎紧,放入锅内加水煮2小时即可服食。 (3)鳝鱼苡米汤:黄鳝250克,苡米50克。将黄鳝洗净,与苡米同煲汤,盐调味服食。 (4)海参瘦肉汤:海参30克,瘦肉适量。加清水适量共煲汤,盐调味服食。 (5)黄芪炖乌骨鸡:乌骨鸡250克,黄芪50克。加清水适量。共炖至烂熟,盐调味吃肉饮汤。 (6)白胡椒粉炖大肠:猪大肠250克,胡椒适量。将胡椒放入猪肠内,两头扎紧,炖烂服食。 (7)马齿苋炖猪大肠:猪大肠250克,马齿苋30克。将肠洗净后入马齿苋,扎紧两头,炖至烂熟服食。适用脱肛见大便时肛门疼痛或便后有沾液和血。 (8)黄花菜煲木耳:黄花菜50克,木耳15克。加清水煎汤,白糖调服。适用脱肛见大便时肛门疼痛,或便后有血。 病理人群 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及老年人,或新产妇,或有长期泻痢、咳嗽等病史,或有内痔环切手术史。脱出为本证的主要症状。轻者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日久逐步发展为直肠全层脱出,除大便时脱出外,甚至咳嗽、行走、下蹲也脱出,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纳。如脱出未即时还纳,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糜烂。可伴有肛周皮肤潮湿瘙痒、腰骶及腹部坠胀酸痛。脱出时间稍长,没有及时复位,可造成嵌顿,粘膜由粉红色变为暗紫色,甚至糜烂坏死,肿胀疼痛,体温升高,排尿不畅,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疼痛。 I度:直肠粘膜脱出,淡红色,长2-5厘米。质软,不易出血,便后可自然回复。Ⅱ度:直肠全层脱出,长5-9厘米,呈圆锥形,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便后需用手帮助回复,常伴发肛门松弛。Ⅲ度: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厘米以上,呈圆柱形,表现有较浅的环状皱襞,括约肌松弛无力。 是因小儿气血未旺,发育未全,或因老年气血衰退,或因产育,气血双亏,或因久泻久痢、长期咳嗽等,以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摄纳升提,肛门松弛,直肠移位而脱出肛外而成。若因手术或外伤损及肛门,肛门失于禁固,也会导致本病。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较为复杂,但其根本原因是中气不足所致。临床上脱肛以虚证多见。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提举内脏,气虚肛门固摄无力,则排便或腹压增加时直肠脱出。若脱出后未及时还纳,局部气血郁滞,湿聚热生,则脱出物肿痛并作,里急后重,此时为标实本虚。治疗以补中益气,固摄升提为基本原则。 脱肛 - 预防措施1、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尤其是香蕉、蜂蜜类润肠通便食物. 2、不要久站久坐,适当增加运动,特别是提肛运动。 3、每天定时大便,(没有大便也要定时到厕所做排便条件反射训练),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以5分钟左右为宜。 4、便前便后坐浴熏蒸,保持肛门的清洁。 5、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喝一杯温盐水或凉白开水,以促进肠蠕动。 6、如果大便干燥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如:非比麸,不可自己随便乱用泻药,排毒药、芦荟胶囊等,长期服用不仅会加重便秘而且会形成药物依赖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