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肃鼢鼠
释义

外形似中华鼢鼠,体长180毫米左右,尾较短,稍超出后足长。吻钝,眼小,耳壳退化,仅留外耳道,且被毛掩盖,尾不甚长,除被稀疏短白毛外,几全裸露,前肢爪强。第3趾爪最长。

中文学名:甘肃鼢鼠

科:鼠

分布区域:甘肃

简介

害鼠名

甘肃鼢鼠

害鼠学名

Myospalax smithi Thomas

害鼠别名

瞎鼢子

形态特征

后肢细而爪较小,但也与体长成比例。被毛短密。头自鼻吻基部斜向眼前为白色块斑,此斑在眶前束缢,向后扩大与中央映灰,边缘毛尖白的椭圆形斑相结合,外形似较大的亚铃状,或像鸟类骨丁鸡的额板状;尾几乎裸出,散生稀疏短白毛;额基斜向眼前白色,束缢后复向上至头顶为中间暗褐,周边白色块斑相连构成不对称的哑铃形白色块斑;颊棕褐色,颈背至尾基为带光泽的棕褐色;耳区暗棕褐,触须黑白相杂,较其它鼢鼠形长而数多;眼后偶有须状长毛一或二根;体腹、喉部石板灰色,喉以下胸腹部至肛毛色暗灰,具霜样棕白或淡棕褐色毛尖。头骨,头后枕骨区较低,颅后部向外突不呈截切状,眶骨边缘不向外突,二颞嵴合并成矢状嵴,鼻骨后端不尖,与前额骨前端平直相接。

生态特征

甘肃鼢鼠的生活习性与其他鼢鼠类同,在地理分布方面高限同其他鼢鼠,而低限较其他鼢鼠要低。栖地主为农田、草原、河谷草甸。甘南草原较多。洞道较为复杂,有住室,粮仓、便所。住室较深,为洞道扩大部分,内有由枯草茎、叶作成的窝室。有贮粮食习性。冬不蛰眠。从贮食判断,大多数是就地取食,而贮粮又与栖所附近所见粮食作物一致,有豆类、小麦、青稞、马铃薯等。5-9月为繁殖期,6-7月为生育高峰。年繁殖2次,每次2-4仔,最高为8仔。

分布范围

本种仅见于临潭县及其附近地区。

防治方法

华北、西北地区的群众捕捉鼢鼠时,常用地箭、弓箭法。地箭、弓箭必须安放在直的常洞上。洞口要切齐,洞顶的地面要铲平。弓距洞口约15厘米;若是地箭要安3箭,箭与箭之间相隔3.3厘米。箭头不要露入洞中,箭射下之后,要恰在洞道的正中位置。弓形夹捕打法:常用1、2号鼠夹,效率较高。方法是先通开食眼,留作通风口。顺着草洞找到常洞,在常洞上用铁铲挖一洞口。再在洞道垂直,使两边来的鼠均能被夹住,再在鼠夹上轻轻撒些松土,把夹子用细铁丝固定于洞外的木桩上。最后,用草皮将洞口盖严。若鼠被夹住,夹上的铁丝就绷得很紧,容易发现,也不被鼠或其他动物将鼠夹拖走。用毒饵杀鼢鼠时,各种杀鼠药物均可使用。诱饵法毒杀鼢鼠的关键是投饵方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开洞投饵法:在鼢鼠的常洞上,用铁铲挖一上大下小的洞口(下洞口不宜过大),把落到洞内的土取净,再用长柄匀把毒饵投放到洞道深处,然后将洞口用草皮严密棚住。这种方法在较紧实的草地上使用较好。插洞投饵法:用一根一端削尖的硬木棒,在鼢鼠的常洞上插一洞口。插洞时,不要用力过猛,插到洞道上时,有一种下陷的感觉。这时不要再向下插,要轻轻转动木棒,然后小心地提出木棒。用勺取一定数量的毒饵,投入洞内,然后,用湿土捏成团,把洞口堵死。这种方法在松软的草地上使用较好。毒杀鼢鼠的时间,最好在5月中旬以前,最迟也不能超过6月中旬。在水源较近的地方,用喷洒法消灭鼢鼠,效果较好。检查灭鼠效果时,常用开洞封洞法。灭鼠前后的间隔5-10天。由于这种方法的自然灭洞率很高,应设对照区来校正灭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