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背棍 |
释义 | 简介徐沟的背棍始于明代,闻名遐迩。晋中一带流传有“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的民谣,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可见其影响之深远。现已遍及全县,走出山西,蜚声中外。和抬的铁棍齐名的姊妹艺术就是“背棍”。即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化装演员就会飘舞起来,沿街表演,招摇过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红火”场面。 “铁棍”的表演,是在长杆后面的小高台上,竖起两根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背棍,棍与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一个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把演员从脚到腰和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长杆前后,则由许多青年男子将铁棍抬起,迈着有节奏的步子前行。被绑在上面的演员一般是三个男女孩子,她们根据导演构思,在铁棍上扮演出许多剧目来。随着铁棍的悠扬起伏,加上木杠弹性的惯力,三个男女孩子就会悠悠扬扬地摇摆起来,跟铁棍齐名的是“背棍”,即在一个男子的背后竖起一根“铁棍”,铁棍上绑上一个化装的演员,随着背铁棍男子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演员也就会飘舞起来,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一般来说,铁棍上演员都是只有表演而没有演唱,属于造型艺术那一类。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棍”,无论是极高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只不过因其活动位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 历史传说据说当时人们在新春元宵节观灯火时,娃娃们多由大人顶在肩上观看。节日里经过精心打扮的娃娃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便把经过挑选的娃娃们,精心化妆,由大人双肩顶着,走上街头表演。以后又用背棍绑在下面大人的背上,棍高过头,娃娃由双肩升到棍的顶端,便于人们观看,便于棍上的娃娃表演。这样,便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背棍”。 徐沟背棍、铁棍的渊源,根据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壁画等考查,可推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1)。是年, 境内旱灾严重,百姓心急如焚,于是县城内“十老社”组织部分人去太谷县的白村龙王庙求神祈雨,不几日天降大雨,百姓大悦,为感谢神灵恩赐,将成王泥身置一高桌上,并配一对童男女侍奉,抬着游街庆贺,称之“抬阁”。后每有旱象即抬神祈雨,继而,有人将此种祭神形式改制为《凤凰拉车龙打伞》的神阁,并将侍神的童男童女由赤脚大汉扛在肩上颠摆过市以示虔敬,称之“走阁”。这“抬阁”和“走阁”的祭神形式就是徐沟背、铁棍的起源与雏形。再后,逐步演变发展,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揉合在一起,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相沿成习,约定俗成,正名为背棍、铁棍。历经400余年,久演不衰。 清咸丰年间,徐沟东南坊人张联辉(又名张老六)在河南项城县水寨经商,交官结府,生意兴隆。为招揽商事,张联辉曾把徐沟的背棍、铁棍搬到河南水寨、周家口一带进行表演,每到一地,均为当地群众称道,遂在当地传授技艺并开展下去。 同治年间,山东长山人王勋祥任徐沟知县,正月十五看了徐沟的背棍、铁棍后,兴致大发,下令各街坊大闹红火三天,并要求在棍式的制作上不惜代价,各显其能。于是各街的能工巧匠争相献计,把各自的背棍、铁棍装点得花团锦簇,斗艳争奇,大大促进了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民间盛传,当年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徐沟在当地大财主王启恩家住了一夜,二日启程时由徐沟轿夫抬送。原定在子洪驿站换班,因徐沟轿夫抬得步平轿稳,绵软舒适,很得慈禧赏识,下令由徐沟轿夫一直抬到西安。徐沟轿夫的高超技艺,与抬棍、背铁棍有关。 民国4年(1915),徐沟东南坊人张四维,从河南项城县经商回来,介绍了该地区背棍、铁棍改革和活动情况,于 是有张趁心、马五禄、赵二保、王四货、武铁成等人组成“十大股”筹集资金,潜心改革,终于把徐沟原有的平肩背棍改为现在的上中下三截棍。这在徐沟的背棍、铁棍发展史是一次较大的革新、飞跃和突破。之后,附近各县、村纷纷派人来徐沟取经求艺,背棍、铁棍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艺术得到升华,成为农历正月民间文艺活动以及城市大型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13年(1924),徐沟的背棍、铁棍首次赴太原表演。1959年徐沟的十根铁棍、二十根背棍代表清徐县参加了太原市举行的建国十周年游行活动。1981年,背棍、铁棍被搬上银幕在全国放映。1982年全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纂会议决定将其收入全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内。1987年获山西省艺术节银杯奖。1991年9月,徐沟背棍、铁棍应邀赴深圳特区表演,受到当地群众、海外华侨、外国游客的高度赞扬,一些华侨商贾和邻国财团纷纷要求徐沟背棍、铁棍艺术团到所在国表演,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接见了表演艺术团,并与小演员合影留念。1992年徐沟镇成立了背棍、铁棍艺术研究会。1994年背棍参加山西省新人新作精品展演荣获银奖。1995年,中、美、英、法四国摄影大师在徐沟镇拍摄背棍、铁棍艺术,为《外国人看中国》大型纪录片所采用。同年,徐沟背棍、铁棍再度应邀到深圳表演,徐沟镇被命名为山西省民间艺术之乡。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1997年、1998年背棍、铁棍连续二年应北京丰台区、海淀区之邀,进京表演,轰动京都”。 历史意义民间祈雨祭祀活动,是源于农业生产和民间信仰的古老风俗。这种风俗历经千年而不衰,因地域不同而有各自不 同的表现形式。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清代晚期以后,就全国范围来讲,祈雨的风俗趋于衰亡,原先的活动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艺术或民间体育竞技的独特形式。在山西境内,徐沟铁棍就是由祈雨祀神活动而演化为民间舞蹈形式的突出例子,成为太原乃至晋中等地春节民间社火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虽然徐沟铁棍原有祈雨的文化含意被日渐丰富而时尚的戏曲人物舞蹈表演所冲淡,但在很长的时间内,铁棍(尤其是抬阁、划棍)的外观装饰和人物服饰上,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云纹、水波纹图案,向人们暗示着徐沟铁棍那段隐秘而遥远的历史。 传承与发展经过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吸取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之优点,形成了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的民间艺术。 背棍要挑选俊秀男女孩童,精心化妆打扮后,绑在铁棍上端,下端绑在强壮男子背上(遗憾的是,年轻人已经不学这吃力的活了,现在背棍的都是老人,这里面竟有年近70的)。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据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戏剧故事及人物,配合锣鼓点,迈出各种舞蹈步伐,使孩童摇摆表演。背铁棍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背铁棍是徐沟镇的。 其他相关农历正月初五,清徐县徐沟镇东北坊的背棍、铁棍表演队伍就出发来到了省城卧虎山动物园,开始了他们今年的拜年演出。锣鼓一敲,水袖一甩,和着鼓点儿,“爱煞人”的徐沟背棍、铁棍扭起来啦!六七岁的漂亮孩子,化好妆、穿上行头、高高地固定到体现民间传说的“踩子”上,就可以表演了。背背棍、抬铁棍的人中,年纪大的已六十出头,从小时候的看客到长大后的表演者,从年轻时背背棍到年纪大了抬铁棍、绑棍,棍子往肩上一架,上身不动,手往腰里一推,专业味十足。徐沟镇按方位分为七个坊,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七个坊就开始了“赛背棍、铁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