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盖普眼中的世界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美)约翰·欧文,著,张定绮 译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 页 数: 459 开 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563375370 分类: 图书 >> 小说 >> 社会 定价:¥35.00 编辑推荐1.此两种为著名小说家约翰·欧文最畅销的代表作,一出版即受到作家斯蒂芬·金、村上春树以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时代周刊》等的高度评价。 2.两书均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名导演名演员共同演绎完成(盖普一角由好莱坞著名影星罗宾·威廉姆斯担当)。上映以来好评如潮,票房大赚,足见其原作的魅力。 3.约翰·欧文在当今美国作家中声名显赫,在全世界拥有广泛影响,作品以多种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其推崇备至,翻译了欧文的主要作品的日文版;台湾作家、学者张大春对欧文也礼敬有加,热情撰文推介其书。 4.约翰·欧文作品在内地也拥有超高人气。我社本次隆重推出其最畅销的两部代表作品的简体字版,精良而完整,对于约翰·欧文迷来说,绝对是巨大惊喜加超值享受。 内容简介概述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欧文的成名作,一部丰富、睿智而幽默的作品。故事的主轴是一个叫盖普的男人,他有个出身豪门望族的名人母亲珍妮。珍妮是未婚妈妈,她说:“我要一份工作,也要一个人住,我想要一个小孩,可是我不想为此跟人分享我的身体或人生。”于是她一手扶养盖普长大,并花了许多精神扩展盖普的视野,甚至花钱让他和妓女一起过夜……在欧文的生花妙笔下,盖普的世界虽是个想象的世界,但这个世界中的恐惧与快乐、愤怒与爱、复杂与纯真,以及在悲剧与喜剧之间轮转的故事,却照亮了真实的人生。 写作手法作为自传式小说的叙事内核,“记忆”构建了《盖普眼中的世界》最外显的故事框架。叙述者以传记作者的身份追忆盖普的生平,同时又穿插盖普第一人称的自我回顾。这种虚构的传记形式留给了“索隐派”读者太多的猜忌理由——和欧文一样,主人公也是作家兼摔跤手,也没见过亲生父亲,甚至也都在维也纳完成了作家的学徒生涯。不过,“半自传体的成长小说”只是欧文巧妙的虚晃一枪,他真正高明之处在于,盖普这个人格面具并非是作家用于自我检审的隐私实录或心灵剖白,而是欧文站在元传记角度的创作内省,即:作家成长过程中那不可自遏的传记冲动是否伤害了文学创造本身。若按海明威的写作指南,成为优秀小说家的诀窍是先去欧洲战场挨上一两枪(但千万别像老盖普那样伤了脑壳),然后再去巴黎喝个稀烂醉;若不幸赶上了和平时期,起码也要去非洲草原打些大型猎物再说。以对特殊经验的记忆来触发文学灵感,这正是盖普旅居欧洲时的写作路数。欧文煞费苦心地替笔下人物捉刀了一个完整的短篇小说《葛利尔帕泽寄宿舍》,这个“小说中的小说”恰好见证了年轻作家在亲历了维也纳妓女夏绿蒂之死后,对死亡主题的捕捉。此后的盖普娶妻生子,愈发对现实生活的暴戾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心有戚戚焉,他似乎也愈发需要籍着文学的曲笔来进行自传式宣泄,虽然盖普坚持不像母亲珍妮那样写纯粹的自传。之后《戴绿帽的第二阵风》和嵌入到小说文本里《守望》代表了盖普在经历婚姻出轨和目睹女童被奸后的危机体验。尽管他竭力掩饰这种内在的自传倾向,但盖普已经隐约感觉到,记忆的疗伤机制对自己的文学创造力是一种戕害。 为什么呢?无论是借书中的批评家海伦之口,还是欧文本人在访谈中的交代,“记忆”在给予作家原初的表达冲动之后,往往容易让当事人陷入到一种对个体创伤的沉湎中,从而对社会范畴的更大悲剧选择性失明。欧文认为,文学创作若只是为了作家个人的疗救,未免太小家子气了些;相反,《盖普眼中的世界》若想成功,就不应该只是关于谁的生活,而是运用生活的经验作为写作表达的素材,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记忆和想象的平衡——作家不再拘泥于所述事件是否符合记忆的校验,他们更关注的“真实”超越了当下生活的皮像,需用肆虐的想象才可企及。有的评论家看到《苹果酒屋法则》中有向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致敬的痕迹,便认定欧文代表了美国文坛重回现实主义传统的势力,这实在是大大的谬读。因为恰好相反,欧文就自称为反现实主义作家,他甚至说笔下的“维也纳”并非真实的地名,而不过是让自己炫奇的文学想象获得合法性的一个工具而已。欧文的这种文学立场被自我指涉于主人公的第四部作品《班森哈维眼中的世界》,其中盖普刚刚遭遇了人生的最大创痛——妻子与学生婚外情被他发现,而爱子瓦特也在车祸中丧生——但他终于摆脱了自传的言说诱惑,在作品中编造了某位家庭主妇被劫持强奸时手刃罪犯的故事,将男性角色设置为陌生的他者。在赞美了女性对强奸暴行的惊人承受力后,盖普反而挪揄了丈夫更为脆弱的可悲现实。这样的写作方式不再是男性对不忠和丧子的应激反应,而成为了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之外盖普对妻子的理解和宽宥。 盖普作为艺术家的成长也正是欧文对自己创作前期的文学经验的总结。大多数中国读者只是凭借“1999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认识了欧文,殊不知三十年前的《盖普眼中的世界》就已经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此后的欧文笔耕不辍,每隔几年就有出色的小说问世。虽然因为职业使然,我一向主张尽可能跳过译介,直接阅读小说原著,但台湾学者张定绮先生的译笔实在是精纯曼妙、自成一体,我不忍独占其美,只有毫无保留地推荐给大家了。 原发2008年8月3日《新闻晨报》 作者简介约翰·欧文,John Irving,当今欧美文坛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被美国文坛泰斗冯内果喻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他的小说叫好又叫座,不仅赢得书评界的一致好评,而且赢得全世界范围内读者的礼赞。1999年,欧文以《苹果酒屋的法则》(The Cider House Rules)一片,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改编剧本奖。他的作品曾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文字,欧洲各国都有他作品的译本,备受瞩目与肯定。他的代表作有《寡居的一年》、《盖普眼中的世界》、《苹果酒屋的法则》(The Cider House Rules)、《新罕布什尔旅馆》、《为欧文·米尼祈祷》等。 图书目录译序——虚构与记忆/张定绮 1 慈济医院 2 血红与靛青 3 他的志愿 4 毕业 5 马可·奥勒留在这城去世 6 葛利尔帕泽寄宿舍 7 色胆包天 8 第二个孩子、第二本小说、第二次恋爱 9 永远的丈夫 10 巷里的狗,天上的孩子 11 劳夫太太 12 海伦的决定 13 瓦特感冒了 14 马可·奥勒留眼中的世界 15 班森哈维眼中的世界 16 第一个刺客 17 第一场女性主义的葬礼 18 伏流蛙的习惯 19 盖普身后事 后记 媒体评论1、就我个人的领会,欧文是位本质上非常单纯的作家。但由于太过单纯, 以致和这个不单纯的世界产生了龃龉,反倒令人觉得他的现代性更加明显。这种独特感真是不得了!如此的独特与激进,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理解。 ——村上春树 2、约翰·欧文的第四部小说令人百读不厌,情节错综复杂,并且是自我影射的。透过形式上的千折百回,这本小说也是研究女性运动时代的家庭生活,同时还是探讨现实如何被幻想所扭曲的论文。欧文先生说故事的才情是如此卓越不凡,以至于他能以耸人听闻且没有结局的通俗情节剧,忠实完整地重建我们的时代。 ——纽约时报编辑年度选书编辑评论 3、一本出色的小说……作者对人生精微处的细腻观察与描写,尤其扣人心弦。 ——纽约时报 4、约翰·欧文是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 ——冯内果 5、至今尚在人世的作家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比得上欧文。 ——华盛顿邮报《书的世界》 6、约翰·欧文是美国最具想象力与热情的小说家……他拥有十倍于其他作家的想象力。 ——丹佛邮报 7、一旦和纯粹而沉重的康拉德、浓烈而幽微的福克纳、锐利而絮叨的贝娄或佻达而炫奇的罗斯相较起来,欧文的小说总能在更多浪漫传奇式的悬疑和惊奇的交织之下让读者往复穿梭于倍胜于这些大师们所点染或镂刻的现实。 ——张大春 图书章节1 慈济医院 一九四二年,盖普的母亲珍妮·费尔兹,在波士顿的电影院里,因杀伤一名军人而遭逮捕。当时日本刚轰炸过珍珠港,社会大众对军人特别包容,而且忽然问,所有人都变成了军人,但珍妮仍坚持对所有男人(尤其是军人)的劣行绝不宽假。她在电影院里接连换了三次位子,但每换一次,那个军人却反而凑得更近,最后她被迫紧贴在散发阵阵霉味的墙角,正放映新闻短片的银幕,也大半被柱子遮住,这么一来,她打定主意,绝不再起身换位了。但那名军人却再一次挪过来,凑坐在她身旁。 那年珍妮二十二岁。她进大学没多久就办了退学,转入护校。她很喜欢护士工作,并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毕业。她是个运动健将型的年轻女郎,脸蛋总是红扑扑的;头发又黑又亮。母亲总看不顺眼她走路大摇大摆,手臂甩得高高的,像个男人婆;她的臀部瘦削结实,背影也像男孩。珍妮觉得自己的乳房太大;过于醒目的双峰,常使她觉得自己活像一个“容易到手的烂货”。 她才不是那种人。事实上,她之所以决定从大学退学,就是因为发现父母送她上韦斯利,主要目的无非是让她找个好家世的男人交往、结婚。韦斯利是她两个哥哥推荐的,他们向父母保证,韦斯利的女孩很受看重,在婚姻市场上行情看俏。珍妮觉得她的教育只不过是一种消磨时间的高级手段,好像一头母牛,一辈子就等着插人工授精管。 号称她主修的是英国文学,但在她看来,班上同学唯一想学的就是套牢男人的手腕,她弃文学改习护理,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她认为护理知识可以马上派上用场,而且学护理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后来她在那本著名的自传里,批评护士爱对医生卖弄风骚的时候,她已经不做护士了)。 她喜欢护士制服的简单不花哨;上衣可以掩饰她高耸的胸部;舒适的鞋子颇能配合她明快的步伐。值夜班时,她还可以读点书。她一点也不怀念那些大学男生,你要是不听他们摆布,他们就闹情绪,摆哭丧脸给你看,要是听呢,他们就践上了天,不把你放在眼里。她在医院里碰到的男人以军人和上班族居多,这些人表达他们的企图比较坦率、不做作;你要是肯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再看到你时,多少还有点感激的意思。但忽然之间,所有的人都从军去了——通通变成那副大学男生自以为是的德行——珍妮就再也不跟男人打交道了。 “我妈妈,”盖普写道,“是匹独行狼。” 费尔兹家族靠卖皮鞋起家,不过费尔兹太太娘家是波士顿望族,姓威克斯,嫁过来时也带了点钱。费尔兹家族经营鞋业有成,多年前就不住在鞋厂里了,他们搬到新罕布什尔州狗头港一栋铺木瓦片的滨海大宅。珍妮不值班就回家住——主要为了讨母亲欢心,也为了证明给这位家主婆看,她的谈吐与道德水平丝毫没有退步,因为母亲总说她“当护士是作践自己”。 同名电影外文名称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 更多中文片名:加普的世界观、阿甲晒命、少年盖普的烦恼 导演: 乔治·罗伊·希尔 George Roy Hill 编剧: John Irving ....novel Steve Tesich 主演: 罗宾·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T. S. Garp Mary Beth Hurt ....Helen Holm 格伦·克洛斯 Glenn Close ....Jenny Fields 影片类型:爱情 / 剧情 / 喜剧 片长:136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 美国USA 1982年7月23日 瑞典Sweden 1982年12月25日 芬兰Finland 1983年2月25日 法国France 1983年4月13日 西德West Germany 1987年8月6日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级别:UK:15 / Finland:K-12 / Sweden:11 / Iceland:L / USA:R / Canada:13+ / Norway:16 / Iceland:12 / Canada:14A 摄影机: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Pan Arts Productions 华纳兄弟公司[美国] 发行公司: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美国] (USA) (DVD) Warner Home Vídeo[巴西] (Brazil) (DVD) 其他公司:R/Greenberg Associates Inc.[美国] titles and optical effects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