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盖棺论定
释义

gài guān lùn dìng

解 释 盖棺:指人死后装殓入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作出评价。

出 处 《明史·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示 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林白水之死》:“最后~,毕竟还是为反抗封建军阀、官僚而遭杀害的。”

近义词 盖棺定论

“盖棺论定”是一句成语,是指人死后装殓入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这是因为活着的人会有很多变数,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只能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作出评价,韩愈遭贬时有一首《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盖棺论定”有它的道理,人没死之前,确实不能轻易下结论。

看《资治通鉴》里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西汉末年的王莽,一个是隋朝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杨广。这两个人物在没登上最高权力顶峰时,都克尽职守、兢兢业业,得到了士大夫各级官员、甚至老百姓一致好评和拥戴。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因这种外戚关系,他的叔叔大爷都是王侯将相,而王莽的堂兄弟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一色纨绔子弟,声色狗马、骄奢淫逸。而王莽因为父亲死得早,也可能是没有荒淫的资本,反而成全了王莽,也可能王莽压根就是有志向的青年,他刻苦自励、博闻强记,穿戴也像穷书生,在家侍奉寡母、寡嫂,抚养哥哥死后留下的孩子。王莽的美名不胫而走,仕途也一路做到“大司马”的位置,汉朝“大司马”是掌握军队的最高行政长官,那一年,王莽才三十八岁。此时的王莽仍然能礼贤下士,对家属和子女要求很严,二儿子杀了一了一个奴婢,王莽痛责一顿,并迫令他自杀抵命。王莽的母亲病了,公卿列侯打发夫人来问候,王莽的妻子出面迎接,衣不拖地,布仅蔽膝。这些夫人们还以为是王莽的下人丫环,后知是王莽的夫人,都大吃一惊。王莽这些做法得到上下一致好评,羽翼渐丰后,施用铁的手腕,扶植亲信,排除异己,换上自己的四梁八柱,毒死平帝,最终篡夺汉朝天下,建立“新朝”,在位十五年,公元23年被起义军攻入长安被杀。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放言》诗,“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三国演义》五十六回也引用这首诗说曹操,王莽是西汉末年,曹操是东汉末年,他们都篡夺了汉朝的天下,手法和过程也都类似。

白居易唐朝距隋朝年代近,非常清楚隋炀帝种种劣性,诗中可惜没提及隋炀帝杨广。杨广最初并不是太子,只是被封为晋王,也就是说他没资格接班当皇帝,当时的太子杨勇因骄奢淫逸,失宠于隋文帝和皇后独孤氏,史书记载:“晋王知之,弥自矫饰,唯与萧妃居处”;“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有一次,隋文帝与皇后到杨广的住处,杨广把他的一些美姬全都藏到别的屋子,只留下老的、丑的在听候应酬,把穿的、用的也换上朴素淡雅的,并把乐器的弦弄断,落在乐器上的灰尘也不准拂去,表面看去,杨广不好声色,生活俭朴。看到这些,隋文帝“意甚喜”,这样彻底蒙蔽了隋文帝和皇后,为取代太子地位作了充分铺垫。

杨广是一位美男子,文章写得好。《资治通鉴》记载:“晋王广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此声名籍甚,冠于诸王。”隋文帝最终废掉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广逐渐掌握大权,在隋文帝因年老病中时就调戏隋文帝的爱妃,切断宫中与外界联系,并害死了隋文帝。当天晚上就把隋文帝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