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傅伯雍 |
释义 | 简介傅伯雍(1919-)四川垫江人(现重庆市垫江),1947年8月入党。1948年11月被捕,关押在渣滓洞监狱。1949年11月27日夜晚,渣滓洞血腥屠杀开始时,他在战友的掩护下,躲过了敌人的子弹。大火燃起后,他砸烂牢门,冲出去躲进水沟里,得以逃生。解放后傅伯雍在垫江从事教育工作,并根据其亲身经历著有《狱中斗争纪实》一书。 详细生平傅伯雍,男,生于年8月,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城南工农村傅家老湾人。 傅伯雍出生在典型的中国传统旧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傅琴谱早年受过高等教育,供职国民政府部门,一生正直不阿,洁身自好,后弃官从事教育事业近30年,沉溺公益事业,直到解放前夕,因傅伯雍“犯事”入狱,惊恐怄气身亡。 傅伯雍出生以后,稍微懂事,便在私塾学堂接受启蒙教育,诵读四书五经,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傅伯雍幼小的心灵便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熏陶,初步接受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并慢慢步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的傅伯雍,一边读书,一边开始接受革命进步思想,接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的群众组织,阅读进步书籍,参加抗日学生运动,在白色恐怖下积极投入民族解放斗争,初步成为一名自觉的革命战士。在此期间,傅伯雍第一次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表现出中国知识青年坚定的爱国立场和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后经地下党组织营救,得以出狱。 1946年,傅伯雍大学毕业后,在四川崇宁县中学教书,1947年初回垫江县老家女中任教,同时兼任西沤小学校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川东华蓉山游击队领导下开展对敌斗争,以垫江女中为据点,成立地下党女中特别支部,同时筹建了川东华蓉山游击区“地下联络站”,积极从事学生运动,配合农民武装起义搞红色标语宣传,将宣传红色革命的标语张贴到了县城中心,把川东华蓉山革命斗争搞得轰轰烈烈。后因敌强我弱,武装起义宣告失利,傅伯雍也遭到国民党第二次抓捕,经民主人士四处奔走营救,敌伪政府遂将傅伯雍取保释放。 1948年,革命形势更加险恶,国民党军队大肆清乡,血洗游击队军民,地下党决定陆续撤离垫江隐蔽,委派傅伯雍留守“地下联络站”坚持斗争。此时的垫江县黑云压城,国民党中统、军统特务云集,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该年10月,游中相在垫江县城北门遭逮捕,敌人从游中相携带的笔记本里发现了傅国雍、盛国玉、陈鼎华的名字和住宅地址,三人旋即先后被捕,一齐关押在伪县府大牢中,这是傅伯雍第三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抓捕。在大牢关押期间,傅伯雍多次受到严刑拷打审讯,敌人均未得到半点口供,最后,敌特使用电刑逼供,灼热滚烫的电流通过全身,烧得傅伯雍大小便横溢,神志昏迷。傅伯雍始终未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 1948年10月底,敌特将傅伯雍、游中相、盛国玉等4人,同路送往重庆歌乐山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关押。在狱中,傅伯雍的党员身份一直没有在敌人面前暴露,因此比其它难友多了一些方便,据傅伯雍在1984《狱中斗争纪实》一书对这段往事的详细回忆,即在监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一系列的对敌斗争:参加了绝食斗争,组织了铁窗诗社,投入了狱中春节大联欢活动,做了不少统战工作和策反工作,……在狱中,傅伯雍与战友相互勉励,相互支持,结成了战斗友谊!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决不是空洞的豪言壮语,只有面对酷刑和死亡,而又真正理解生命和信仰的人,才能发出如此撼人心魄的誓言。 “别妇抛雏不顾家,横眉冷眼对虎牙。深知牢底坐穿日,全国遍开胜利花。” 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有过活下去的机会,只要写份自白书,在悔过书上签个字,或者仅仅“承诺”一下出狱后不再参加革命,他们也许就能与亲人团聚,就能保存生命,盼来解放——那不正是他们为之奋斗,孜孜以求的理想吗?但是,他们不愿丧失气节,背叛革命信仰,他们情愿倒在黎明前,只留下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一份血泪嘱托。 1949年11月27日,夜幕降临,歌乐山上狂风呼啸,渣滓洞牢房阴森寒冷,四周岗亭上魔影晃动,岗亭内敲击的竹梆声在山谷中回荡。随着一声汽车轰鸣的传来,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开始了。 大约下半夜两点钟光景,一帮杀人凶手涌入渣滓洞,随即列队持枪而立,枪口朝牢房内扫射,顿时枪声大作,怒吼声、口号声、歌声、夹杂着敌人的枪声响彻漆黑的山谷,响彻整个人间魔窟。 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57天,距离重庆解放也仅差3天。 提起这段往事,傅伯雍说:“打枪时,张学云就站在门口,他一把抓住门洞伸进来的枪管,想要夺枪。但是弹匣太长,卡着进不来。敌人把他打死了。就倒在我的身上。” 当时傅伯雍正站在牢门内的右侧面,张学云倒下时,鲜血喷洒在傅伯雍身上,却因此保护了傅伯雍——敌人补枪时以为他已经死了。傅伯雍躺在难友丛中,只听得雨点般的子弹从自己头上,颈子边、耳根旁、腿肚边“卟卟卟……”的擦过,但侥幸未被罪恶的子弹击中,奇迹般的还活着。傅伯雍从烟雾弥漫的尸堆火海中站了起来,浑身血迹,他用力搬出一根床横杠,冲到着火的牢门,使尽全力猛砸门栅,终于破门冲出。 冲出牢房后,在熊熊大火的光亮照耀中,傅伯雍朝大米储藏室跑去,发现储藏室地板有缝隙,透过楼板望下去是一条大水沟,上可通歌乐山的山谷,下通大河沟直达嘉陵江。傅伯雍握起一根扁担,插入楼板缝隙,使尽全力撬开一块楼板,立即跳下沟去。 1919整个渣滓洞监狱还在烈火中燃烧,火焰烧着难友尸体的糊焦味,从鼻孔吸熏入肺腑,在水沟呆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三天黎明到来前,傅伯雍和另一个难友离开水沟,爬上歌乐山,终于逃出了虎口。 评价“五十年前一夜间,豺狼虎豹逞凶残。烈火焚烧渣滓洞,热血喷洒白公馆。震惊中外大屠杀,仰天长啸歌乐山。浩然正气凛寰宇,烈士英名万古传!”累累忠骨,已长埋于歌乐山下,但烈烈忠魂却永远驻留世间。 重庆解放后,傅伯雍在垫江县从事教育事业,竭尽全力为党和人民工作,并根据其亲身经历著有《狱中斗争纪实》一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