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腐皮病 |
释义 | 龟类防治腐皮病病原与病因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因饲养密度较大,龟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后,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水质污染也易引起龟患病,如不即时治疗到后期会导致死亡。 症状与病理龟的皮肤的任何部位发生溃烂,病灶处肿胀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疾病的治疗首先清除息处的病灶,用金霉素眼膏涂抹,每天1次。若龟自己进食,可在食物中填加土霉素粉;若龟己停食,可用土霉素然后将病龟隔离喂养。 还可以把病龟放在有少量土霉素的水里,水不要太多,浸泡半小时后干养(不是绝对的干),或者用金霉素眼药膏涂抹。 切忌放水饲养,以免加重病情,龟恢复后再入池饲养。 预防方法平均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200克化水全池泼洒。 鳖类防止腐皮病危害与流行因患腐皮病而死亡的鳖并不多,多数仍能长期生存,患部也能自然痊愈。 此病在我国有发生,有时与其他病并发,出现严重病情和损失。据1992年梅广海报道,江苏某县在高密度囤养池,患并发症的鳖死亡高的可达20%,各种规格的鳖都会出现并发症,尤以0.45千克+-0.21千克的鳖感染最严重。 症状与病理四肢、颈部。尾部及甲壳边缘部的皮肤发生糜烂;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患部不久坏死;进一步发展时,颈部肌肉及骨骼和四肢的骨骼外露,爪脱落。皮肤腐烂达到颈部骨骼外露的大多会死亡。 病原与病因把皮肤腐烂病的患部作为细菌学检查时可分离出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数种细菌,然而在这些细菌中,可以认为气单胞菌与腐皮病关系最大。 防疫与治疗防疫:注意水质清洁,防止鳖互相撕咬是防止该病的主要措施。故在饲养过程中以及时分养,坚持每周用百万分之二到百万分之三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放养前用0.003%的氟哌酸对鳖池进行浸洗。 治疗:发现病鳖因及时隔离治疗。用0.001%的磺胺类药或链霉素浸洗48小时,反复多次可治愈,治愈率达95%;亦可用龙胆紫涂抹患处,治愈率8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