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体格指标
释义

概述

为了随时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对儿童体格的几个指标进行定期测量。能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主要有:身长、体重、头围和胸围等。

1、身长

身长是衡量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足月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一般男孩子略大于女孩)。第一年末,身长的增加约为出生时的50%,即25厘米,满1岁时,身长可达75厘米;第二年,约增10厘米;第三年,约增7厘米。以后每年约增4—6厘米。1岁以后到l2岁的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身长(厘米)=年龄×5+80

2、体重

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儿童的营养状况和骨骼、肌肉、器官等的发育情况。正常新生儿的体重约为3200克(男孩子一般稍大于女孩)。多数新生儿在出生2—3天内,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此后体重迅速增加。前3个月每个月增加1000克,第4—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600—700克,后半年每月约增加300克。

影响儿童身长体重的因素很多,如种族、遗传、喂养方式、生活条件和疾病等。应当指出2—3岁以后的小儿身长、体重个体间差异很大,不能因个子小就视为异常,应全面检查后再做评价。

3、头围

3岁以前的头围可以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新生儿的平均头围约为34厘米,2岁时约为48厘米,8岁时约51厘米。生后第一年是头围增长最快的一年。由于婴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有些骨的边缘尚未连接起来,有些地方仅由结缔组织膜相连,这些部分就是囟门。婴儿有前囟和后囟,前囟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在2—4个月闭合。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晚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和脑积水。前囟饱满见于颅内压增高者,是脑炎、脑膜炎的重要体征,囟门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的儿童。

4、胸围

胸围的大小可以表示胸廓、肋骨、胸肌、背肌、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情况。新生儿的胸围平均为32厘米,比头围小2厘米,1岁时46厘米,2岁时49厘米,以后从2岁到7岁每年约递增1厘米。从第6个月开始,胸围和头围逐渐接近;到12—18个月时,是胸围和头围大小的交叉期。头、胸围交叉时间的迟早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关,营养好,交叉时间较早;反之,则较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