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服官 |
释义 | 基本信息词目:服官 汉语拼音:fú guān ㄈㄨˊ ㄍㄨㄢ 释义(1)为官;做官。语本《礼记·内则》:“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 清 田兰芳《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公(袁赋诚)生于华膴,酣习富贵者久,疑当娇侈脆惰,不任淡泊劳瘁。乃服官所至,皆以清约勤敏著称。”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纂书改官》:“时 戴 、 邵 、 周 、 余 、 杨 皆里居,奉诏赴阙。 程 、 任 、 姚 则服官在朝者也。”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若夫优倡、皂隶并斥流外,原其执业太贱而身近官人,恐其转瞬变化,即服官在上,以浊流杂清流,以贱人凌贵人耳。” (2)官名。 汉 齐郡 临菑 产纨縠, 陈留郡 产锦锻,各设置服官,专掌宫廷衣着供应。在 临菑 也称三服官,因供应春夏冬三季衣服而得名。《汉书·元帝纪》:“罢角抵、 上林 宫馆希御幸者、 齐 三服官。”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地理志》曰 齐 冠带天下。 胡公 曰服官主作文绣,以给衮龙之服。” (3)泛指主制御服官员。 宋 曾巩 《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银绢状》:“敢荐服官,用参庭实。”官署名。西汉时在齐郡临淄和陈留郡襄邑两县设置。临淄主要产品为纨縠,陈留为锦缎。供宫廷服用。主管有长及丞,又临淄服官,也称三服官,以供织春、夏、冬三季衣料而得名。东汉初尚沿置。为皇室专门制作高级丝织服物的一种工官。西汉时﹐因齐、鲁一带丝织业发达﹐政府在齐郡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镇北)和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睢县)两地设置服官﹐产品专供宫廷使用。襄邑服官刺绣好於机织﹐主作皇帝礼服。临淄服官则机织比刺绣更好,主作宫廷所需的其他衣料,春献冠帻縰(方目纱)为首服,纨素(绢)为冬服,轻绡(轻纱)为夏服,故临淄服官又称齐三服官。齐三服官主管有长及丞。织工主要用民间技术工匠和女工﹐产品质量较好。西汉前期进献数量尚少,每年不过十笥。到元帝时,齐三服官作工各达数千人,每年费钱数亿﹐浪费很大。经贡禹奏请﹐於元帝初元五年(前44)停罢。未几﹐恢复。哀帝绥和二年(前7)又诏齐三服官止作勿输,但未全罢。东汉初沿置。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复诏罢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