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佛氏猪笼草 |
释义 | 佛氏猪笼草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1500 m的地区。其下位笼的腹面无笼翼,上位笼一般为漏斗形。其与暗色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佛氏猪笼草的种加词来源于莱顿植物园(Hortus Botanicus Leiden)温室经理的植物学家阿特·沃格尔(Art Vogel)。 中文学名:佛氏猪笼草 拉丁学名:Nepenthes vogeli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石竹目 科:猪笼草科 属:猪笼草属 种:佛氏猪笼草 命名人及时间:Schuit. & de Vogel 2002 植物学史1961年,森林植物学家J·A·R·安德森(J. A. R. Anderson)在姆鲁山国家公园(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中首次采集到了佛氏猪笼草。该标本被标记为暗色猪笼草(N. fusca),并存放于沙捞越林业部(Sarawak Forestry Department)标本馆中。1969年,植物学家仓田重夫(Shigeo Kurata)研究了这个标本,注意到其形态特征并不处于暗色猪笼草已知的变化范围中。 2001年,安德烈·舒特曼(Andre Schuiteman)和爱德华·费迪南德·德·沃格尔(Eduard Ferdinand de Vogel)正式描述了佛氏猪笼草。该描述是基于单个编号为“A.Vogel, A.Schuiteman & T.Roelfsema 981037 (SAR)”的人工栽培的植株标本作出的。其刊登于《艾纳香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地理学杂志(Blumea - Journal of Plant Taxonomy and Plant Geography)》上。该标本植株来源于1997年于沙捞越可拉必高原(Kelabit Highlands)采集的幼株。之后由身为莱顿植物园(Hortus Botanicus Leiden)温室经理的植物学家阿特·沃格尔(Art Vogel)培养长大。佛氏猪笼草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其正式描述发表之前,佛氏猪笼草已进入李乾(Ch'ien Lee)的“Malesiana Tropicals”苗圃中栽培,其被称为“Nepenthes spec. 4”。 形态特征佛氏猪笼草的下位笼通体为圆柱形,笼口水平。其腹面无笼翼。笼盖为宽三角形,无附属物。下位笼为黄色,并具有深色的斑点。唇具条纹。 佛氏猪笼草的上位笼一般为漏斗形,其形状可能为窄漏斗形至上部为明显的球形。这个球状的部分对应这内表面的蜡质区。 生态关系尽管仅记录到佛氏猪笼草出现于婆罗洲几个零星的地区,但其分布可能比想象的更为广泛。最初只认为其是沙捞越北部特有的物种,之后在沙巴(Sabah)南部和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也有发现。佛氏猪笼草生长于海拔1000~1500 m的地区。 佛氏猪笼草通常作为附生植物出现于山麓或低地山林中。模式标本植株生长于潮湿的荒原森林(kerangas forest)地面的苔藓上。其与窄叶猪笼草(N. stenophylla)和维奇猪笼草(N. veitchii)的分布地重叠。尽管如此,还未发现关于佛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在姆鲁山上,佛氏猪笼草分布于海拔1200~1500 m的区域内,在这个区域内其并不与类似作为附生植物的暗色猪笼草和胡瑞尔猪笼草(N. hurrelliana)的分布地重叠,它们分别生长于海拔1200 m以下和1500 m以上的地区。 相关物种佛氏猪笼草被认为与暗色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它们的区别在于佛氏猪笼草的捕虫笼较小,且笼盖下表面无附属物。此外,佛氏猪笼草的笼盖为宽三角形,而暗色猪笼草的为窄三角形。佛氏猪笼草捕虫笼的颜色为浅色深斑。这些形态特征也可以将其与斑豹猪笼草(N. burbidgeae)和窄叶猪笼草(N. stenophylla)区分开来。 佛氏猪笼草也表现出与大飞碟猪笼草(N. platychila)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但大飞碟猪笼草的下位笼具有笼翼和相对宽达的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