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玉祥毁佛 |
释义 | 冯玉祥毁佛,一九二七年,冯玉祥统治河南期间,发动的全省毁佛运动,河南省大小寺院财产遭受空前浩劫,所有僧众一律驱逐,勒令还俗,强迫从军。所有寺产充公,寺院改为学校,或作救济院、图书馆,或成为娱乐场所。全省数百所寺庙,三十万人的生命财产,两千年的历史文物,就此毁于冯玉祥一人之手。继河南之后,陕西、山东、河北等地,也都纷纷盲从,华北佛教因此几乎灭绝。 中文名:冯玉祥毁佛 时间:国民政府北伐前后 人物:冯玉祥 事件:华北佛教被毁 地点:河南、陕西、山东、河北等 起因:劝说捐出寺内财产购买军备被拒 毁佛简述在国民政府北伐前后,冯玉祥盘踞华北,他是个基督徒,更是一个爱国将领,向来对导致中国人奴性的佛教不满。一九二七年,冯玉祥的主要势力在河南一带,他为了不断扩充军事实力,并试图让人民脱离佛教奴性,对全省各地大小佛寺进行了有效的清理,这也包括了位居河南首刹的开封相国寺。冯玉祥的部属鹿锺麟与该寺住持叙惠法师原本相识,因此鹿锺麟特意前往相国寺,劝说叙惠捐出寺内获取的人民财产购买军备。由于贪婪的叙惠坚持,甚至被查出与日本人有关,于是触怒了冯玉祥,当日黄昏,便派出大批军警包围相国寺,驱逐所有的僧侣,并没收寺院全部财产,把相国寺改为中山市场。所有的佛像,除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被认为有美术价值而予以保留外,其余全数捣毁。 冯氏没收相国寺后,当地的学阀土豪立即趁火打劫,策动没收其他寺院产业,以此作为升官发财的机会。内政部部长薛笃弼更是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策划没收河南境内的佛教寺院。包括佛教东传汉土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及菩提达摩面壁九年的禅宗祖庭少林寺等各大佛教重镇,也都无一幸免。于是,全省大小寺院财产遭受空前浩劫,所有僧众一律驱逐,勒令还俗,强迫从军。所有寺产充公,寺院改为学校,或作救济院、图书馆,或成为娱乐场所。全省数百所寺庙,三十万人的生命财产,两千年的历史文物,就此毁于冯玉祥一人之手。继河南之后,陕西、山东、河北等地,也都纷纷盲从,华北佛教因此几乎灭绝。 万民支持冯氏没收相国寺后,当地的士绅立刻积极响应,策动没收其他寺院产业,不乏有投机之徒以此作为升官发财的机会。内政部部长薛笃弼更是推波助澜,策划没收河南境内的佛教寺院。包括佛教东传汉土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及菩提达摩面壁九年的禅宗祖庭少林寺等各大佛教重镇。于是,全省大小寺院财产被冯玉祥变成了日后抗日军备的一部分重要支持,所有僧众一律驱逐,勒令还俗,强迫从军。所有寺产充公,寺院改为学校,或作救济院、图书馆。全省数百所寺庙,有了更好的作用,两千年的历史文物,除了确实有价值的文物被冯玉祥保留了下来,剩下的。继河南之后,陕西、山东、河北等地,也都纷纷跟从,华北佛教的大部分财产就变成了日后中国军队抗日的一向重要支持。 孤身去美冯玉祥忧国忧民,痛感自己无能为力,加上处境危险,他决定到美国去,在那里开展反对美国政府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斗争。1946年9月14日,他与夫人李德全一行,以考察水利为名,远涉重洋,抵达美国。从此,他和中共朋友一起,团结爱国华侨、国民党左派和进步人士,向美国人民无情揭露蒋介石大打内战的罪恶,呼吁和平民主。他的言行使蒋介石十分恼火。蒋介石下令要他限期回国,他断然拒绝。接着蒋便对他进行了种种打击报复:革除公职,开除党籍,并吊销护照,断绝了经济来源。 冯玉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险恶。1948年2月10日,他在纽约的寓所中写下了遗嘱,并在日记里留下了这样的话:我的遗嘱写好了,不怕任何时候死去。也就是这时,国内人民解放战争已胜利在望,蒋家王朝岌岌可危。当中共中央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消息传至海外时,冯玉祥决定回国,奔赴解放区。回国并非易事,冯玉祥夫妇秘密到苏联驻旧金山领事馆联系,请求帮助。以后,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又单独到苏联大使馆,会见了苏联驻美大使潘友新。 名将之死潘对冯夫人说,从安全角度考虑,最好是乘苏联客船走,如果搭乘其他国家的船,有可能发生两种意外:一、国民党提出冯玉祥是政治犯,要求引渡;二、在航行途中,潜伏在船上的国民党特务秘密将冯玉祥扔进大海,销尸灭迹。 冯玉祥同意潘大使的分析。但是,当时美苏关系处于冷战之中,苏联船员有固定班期,一直等到7月份,苏联客轮“波贝达”号才驶抵美国。流亡异国的冯玉祥度日如年,归心似箭,终于盼来了踏上归途的这一天。7月31日,冯玉祥偕夫人李德全,带着女儿理达、颖达、晓达,儿子洪达,女婿罗元铮和秘书赖亚力,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长期盯梢和威吓,在纽约登上了“波贝达”轮。 客轮分4层。头等舱在顶层,冯玉祥一家住了4套包间,窗外是宽阔的甲板。另外几套包舱里,住着四位苏共中央委员。“波贝达”号船行数日,在巴统停靠了一周时间,又重新拔锚横渡黑海,向目的港敖德萨驶去。 冯玉祥半倚在床上,对面两只沙发上,坐着女儿颖达和晓达。舱门虚掩,露出一道缝,一缕黑烟像条毒蛇似的悄然而入。凡事都很敏感的晓达,忽然吸吸鼻子说:“什么味儿?”四下一看,她发现从门外涌入的浓烟。“着火了!”她惊跳起起来,第一个冲了出去,沿着走廊向楼梯口奔去……晓达的惊呼狂奔引起了慌乱。身经百战的冯玉祥没来得及思索和判断,翻身下床,拎起一只随身的小箱子,本能地向门外走去。冯夫人抓起丈夫的大衣,紧随在后。 过道里浓烟弥漫,一片漆黑,空气中充满了一氧化碳的热浪。冯夫人听见丈夫痛苦的呻吟声,但她已爱莫能助了。火舌舔着她的脸,浓烟使她窒息,她跌跌撞撞地又回到舱室,一头栽进了沙发,灾难从天而降,总共才过20分钟。 冯玉祥就这样窒息过久,急救无效告别人世,匆匆地走了。他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爱国爱民的一生,到此结束了。冯玉祥究竟死于什么?一时传说纷纭。多少年来,在人们心目中一直还是一个谜。 留世疑点“波贝达”号非弹丸之地,当时在船上的旅客和船员上千人,这场大火从下层烧到顶舱,其间怎么会无人察觉呢?唯一的解释是:火是在各个要害部位同时起来的,或许是烈性炸药所致……根据种种迹象分析,“黑海惨案”不是一般的灾难,而是一件谋杀案,但究竟谁是此案的主谋和凶手,50年来这一问号还未有明确的解答。 冯玉祥简介冯玉祥(1882.11.6—1948.9.1),民国时期著名军阀、军事家、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原名冯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之结拜兄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