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荣瑞
释义

1976年6月12日,广州市长堤318号大楼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火灾。模范消防战士冯荣瑞在扑救火灾战斗中,舍生忘死,为保卫国家财产和营救阶级兄弟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生前“愿把自己珍贵的青春献给党的壮丽事业”的誓言。

冯荣瑞,1955年7月11日出生在广东省信宜县怀乡镇平梅乡街尾村一个农民家庭。

冯荣瑞从小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哺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他在小学读书时,就懂得了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他看到一群小鸡吃生产队的谷穗,便去找放鸡的人家,提出应把小鸡圈起来养,他见到队里的几个打禾桶露天放着任由风吹雨打,便一声不响地一个个把它搬进屋子里。有一年,家乡发生早灾,稻田被晒得龟裂,村中群众都投入了抗早斗争。年纪尚小的冯荣瑞电串连了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给稻田浇水。有一天,夜里突下暴雨,村后的一条灌溉渠被山洪冲垮了,大人们纷纷前去抢救。正在酣睡的冯荣瑞被大人们的行动惊醒,从床上爬起来,顶风冒雨去参加抢险战斗。群众高兴地说:小冯年少志高,长大定有作为。

l973年,冯荣瑞中学毕业后,愉快地留在农村,决心在劳动中磨练自己。有一次,他参加队里的水利工程劳动,突然抽水机的水管进水口被堵塞了,影响了工程的进展。当时,正逢隆冬腊月,天寒地冻,冯荣瑞见状,二话没说,便跳进三米多深的冷水里,潜水作业,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把水管进水口处的淤泥、杂物清除干净,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1973年12月,冯荣瑞光荣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广州市公安局消防大队芳村中队当一名消防战士。

冯荣瑞把“身居消防立大志,刻苦攻读马列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看书学习过程中,不仅善于用脑思考问题,而且勤于动手写学习心得。他坚持做到有空必读,每读必写,甚至晚上熄灯后也要打着手电简写完当天读书心得才上床休息。两年多来,他先后学完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写下了三百八十多篇近八万字的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他还注意把学与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他在一篇读书笔记里写道:自己在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中,用革命导师的有关教导进行分析、思考,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一个青年战士应发扬革命前辈‘只讲贡献,不计报酬’的革命精神,努力做到像列宁所讲的那样:自愿地尽其所能来工作。”

冯荣瑞树立了一个牢固的思想:“紧握水枪为人民”。他又选择了实践这~思想的正确道路: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跟着英雄的脚印走。他把“像雷锋同志那样,正确对待革命分工,一心为人民谋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忘我工作”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前途,理想、章福”。因此,他时时处处竭力“做一个使人民放心的革命战士”。

在训练中,他敢于吃苦。冯荣瑞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消防本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要求在十多秒钟内穿着好战斗服,这是新战士接受业务训练的第一个科目。冯荣瑞在练习这个科目时,手指磨出了血,也不哼一声,终于在短时间内按规范要求完成了这一训练科目。挂钩梯项目是消防训练的一个高难动作。冯荣瑞开始训练时,由于臂力不足,成绩一度上不去。为了增强臂力,他每天提前起床练习单双杠和举重,为了增强耐力,他给自己加码训练、苦练;为了不间断训练,他隙盖碰肿了,脚趾磨破了,左脚上的“鸡眼”渗出了鲜血,甚至发烧三十八度多,仍然活跃在训练场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挂钩梯科目训练获得了班里最好成绩。

对待工作,他勇于负责。冯荣瑞对待革命工作,总是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l975年,中队准备抽调一批同志学开汽车。小冯很想当一名汽车司机。但是当组织上决定安排他当饲养员时,他二话没说,乐意接受了任务,并且一个心眼扑在养猪工作上。正如他在日记上所写的:“作为一个人民的勤务员,党叫干啥就干啥,一生交给党安排。”他经常起早摸黑清洗猪舍,有时猪舍粪槽堵塞了,用工具难以疏通,他就毫不犹豫地用手去掏。当同志们问他脏不脏时,他说:“手脏了可以洗干净,但思想不能脏。”饲料供应不足,他不辞劳苦,蹬着三轮车四出找青饲料,甚至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南海县、佛山市附近去找。冯荣瑞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种,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组织上又把他调回战斗班当战斗员。他还是那句话:“尽心尽力为部队建设服务。”由于他工作出色,先后于1976年2月7日、2月25日和5月三次受到中队的奖励。

对待同志,他乐于帮助。冯荣瑞入伍两年多来,以雷锋为榜样,处处体现出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营房,他坚持天天打扫室内外卫生,外出乘船坐车,主动让位让座,节、假日除安排学习外,或下伙房帮厨,或帮助管船艇的同志擦洗机器,保养船艇;发现战友家里经济有困难,他主动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钱给战友寄回家里。他调离养猪班工作后,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养猪班的同志切菜、浇菜。冯荣瑞在战斗班期间,南海县东风藤厂发生火灾,大部分同志去参加灭火战斗,他被留下值班站岗。为了让参加救火的战友多休息,他从午夜接岗一直站到天亮。当领导知道他连续站了四班岗关心地问他累不累时,他说:“战友们在火场奋战更辛苦,为了让同志们多休息,我多站几个小时岗算不了什么。”

对待个人,他严于律己。冯荣瑞不仅在学习、训练和工作中高标准要求自己,在生活作风方面也严格要求自已。平时他十分注意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1973年,他入伍时,部队发给的一双线袜,穿了两年多,破了补,补了穿,袜身已补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让它“退役”。他平时非常爱惜粮食。当他看到个别同志对粮食不经心,把饭拨弄到地上时,便心疼地把饭粒一粒一粒捡起来,并诚恳地对弄丢饭粒的同志说:“这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啊!丢了它,就是丢掉了劳动人民的政治本色。”在花钱问题上,冯荣瑞从来是厚人而薄己。把钱花在别人身上他舍得,可为自己,他从不乱花一分钱。酷暑盛夏,他和战友们下乡下厂进行防火宣传,步行路过冰室时尽管口干舌燥,也不进去喝杯冰水,忍着渴回到中队才喝开水。冯荣瑞对自己的缺点总是严于解剐,从主观方面检查原因。有个星期天,他请假上街为父亲买药,回来时等船过渡耽误了时间,尽管他一上岸就一路小跑返回中队,但还是比规定的时间超过了十五分钟。他没有向班长作客观方面的解释,而是检查了自己违反纪律的行为,并主动在晚上的班务会上检讨了自已纪律观念不够强的问题。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1976年6月12日下午,广州市长堤路318号大楼(即市二商局大楼)突然发生火灾。正在看书学习的冯荣瑞,当听到急促的出动灭火的警铃声后,他第一个冲向码头,登上消防船,最先着装完毕,做好战斗准备。冯荣瑞和他的战友们赶到火场时,只见大楼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他看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恨不得立即投入灭火战斗。

战斗命令刚下达,冯荣瑞便紧握水枪,冒着浓烟烈火,从大门口最先冲进已经着火的二楼进行扑救。浓烟呛得他喘不过气来,灼人的热浪冲得他难以支撑,但他见到楼梯的通道还有一箱箱物资即将被烈火吞没,便不顾一切地和几个职工冲进火海中枪救国家财产。接着,他又用水枪压住火势,掩护奋勇抢救物资的群众撤离火场。这时,楼顶上一团团火球,一块块燃烧着的木板夹着砖头和灰沙往下掉,不断打在冯荣瑞的身上。但他临危不惧,为了使国家的财产少受一点损失,让抢救的群众多一分安全,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烈火把大楼的钢梁已烧得通红变形,墙壁也已开始倾斜,楼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火场指挥员再次发出了抢救人员全部撤出大楼的紧急命令。和冯荣瑞一起战斗的工人王宝生催他赶快撤出。冯荣瑞看到还有一些抢救物资的群众没有撤完,便果断地说:“不要管我,你们先走!”就在这时,奋力抢救国家物资的百货批发部职工马国在撤离时,由于身体支持不住,突然晕倒在地。冯荣瑞一个箭步冲上去,抱着马国拼尽全力往外冲。可就在这一瞬间,楼层塌了下来。冯荣瑞为保卫国家财产和抢救人民生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牺牲时年仅二十一岁。

当市委、市公安局组织力量以最快速度清理火场,找到冯荣瑞的遗体时,见到他左手还紧紧抱着马国的遗体。此情此景,使在场的革命干部、工人群众、消防战士无不为之感动。

1976年6月19日,广东省公安局授予冯荣瑞革命烈士称号。中国共产宅义青年团广州市公安局委员会于1976年6月20日作出追认他为共青团员的决定,1977年3月H日,中共广州市委追授冯荣瑞“模范消防战士”称号;同年5月7日,中共广州市公安局委员会作出“关于向‘模范消防战士’冯荣瑞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体干警员工,广泛开展学习冯荣瑞的活动,1978年5月,广州市公安局在广州文化公园内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模范消防战士’冯荣瑞同志事迹展览”。

冯荣瑞的英勇事迹,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那勇于献身精神和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的高尚品德,将更加发扬光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