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飞来峡
释义

飞来峡风景区位于广东清远市东11公里处,南距广州68公里。这里历史悠久,有“风光誉南国,古迹遍峡山”之称。飞来峡又名禺峡、中宿峡、清远峡、位于北江中下游,全长9公里;是北江三峡中最险要的地方。飞来寺为岭南著名古刹,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20年),距今巳有1400多年历史。古寺在北禺半山中。宋大观后,为方便老弱善信进香礼佛,于江边另创殿宇,最初的殿宇很小,建在今方丈楼的地方。

基本介绍

飞来峡信息

飞来峡全长九公里,是北江三峡中最雄伟、最险峻的,峡江两岸各有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千姿百态,历史上早有名称。两岸高山耸翠,霞蒸雾绕,七十二峰参差对峙,起伏连绵数公里,气势雄浑。碧绿的北江河蜿蜒其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飞跃,苏东坡“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震撼诗句,正是对飞来峡最贴切的升华。峡中古迹有飞来寺、飞霞洞、藏霞洞、锦霞禅院。如果在江中泛舟,可览“金锁潭”、“白花谭”、“钟潭”、“凝碧湾”、“韩愈泊舟处”、“东坡钓矶”以及“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的好景。

景色特点

飞来峡江面开阔、峡江对峙,是道教第十九福地。历代兴建的寺观、亭、楼,都有意将其隐没在林木葱郁的山水色之间,形成古雅清幽的天人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这里风平浪静、水波不扬、山峦青翠欲滴、江湾碧绿清撤、一派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古代南平北往的名人客经过此峡,无不吟诗作赋,把峡山风光赞咏一番,宋代大文家苏东坡当年游览清远峡之后,留下了“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诗名,其中凝碧湾就是指飞来寺前面的那个地方。

飞来峡主要景点具有“古”“广”“美”“奇”特色,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

景点介绍

飞来寺

飞来寺为岭南著名古刹,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巳有1400多年历史。古寺在北禺半山中。宋大观后,为方便老弱善信进香礼佛,于江边另创殿宇,最初的殿宇很小,建在今方丈楼的地方。

到元代天历二年重修时大规模扩建,因而成为岭南巨刹。时人称梁代建在半山的为“旧寺”,也叫“飞来禅寺”;称元代在江边扩建的为“新寺”,也叫“飞来寺”,总称为“清远峡山寺”。两寺原出于一僧座主管,不分门户,游寺者轮流参拜,香火同样鼎盛,历代重修,新旧兼顾。飞来寺除江边寺庙与半山的旧寺外,还有多处引人入胜的景观,从而构成飞来峡风景区中一片自成体系和相对独立的风景名胜区。 飞来寺内的主要风景点有:江边寺庙、临江台石(秦将钓鲤台石、东坡钓矶石、中宿分潮石、葛坛炼丹石、达摩谈经石)、九级瀑布、慈云殿、峡山亭台与奇径、第十九福地、归猿洞等。

飞来寺在飞来峡北岸,依山傍水,建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汉景帝时被道教徒列为全国策十九福地。历代名人墨容,如唐代李翱、韩愈、张九龄、沈佺期、宋代苏东坡,朱熹,元代郭孝基,明代海瑞,清代屈大钧、袁枚等都慕名前来、留下不少碑刻及摩崖石刻。

飞来寺传说

从前,飞来峡本是一座完整的大山,孤危兀立,挡住北江大河的去路,阻碍着南北交通,使中原的先进文化不能传播到南海之滨,人民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落后困苦生活。

到了太古时代,中原华夏族首领有熊氏,打败了蚩尤,降服了异邦,统一了北方,建立了炎黄世系,号称轩辕黄帝,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时,黄帝眷念南方尚在荒服,百姓未蒙教化。便派其庶子大禺和仲阳到岭南滨海地区,聚集黎民百姓传授耕田蚕织等生产技术,教谕读书识字,传播中原文化,使当地人民脱离游牧狩猎,刀耕炎种的原始蒙昧,组织文明社会。

话说轩辕二子率领陪臣初、武等到众,到达南方,发现珠江两岸泉甘土厚,适宜耕种,便驱策五羊,来谷穗,与当地百姓一起建造五羊城,又名穗城,即现在的广州。他们开荒烧村,驱赶猛兽,一时烟焰冲天,吓得野兽到处奔跑,林木烧光,露出大片肥美土地,人民喜地欢天,就在此处开荒种地。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乔起巨大台风,烧荒野火又蔓延开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焚烧大地,直向北方卷去。沿途百姓的村庄也烧成平地。大禹兄弟连忙前往抢救,作法驱使大海浪潮,汹涌向北,冲刷出一条河流,使海潮北上,淹灭大火,抢救黎民百姓的房舍,牲畜等财产。大火蓬蓬向北方蔓延,海潮冲刷着河道向北伸展,正要与北方大江会合,最终扑灭火灾。忽然有一座孤危兀立的大山,接往海潮去路,眼看熊熊烈火越过山峰,向北方烧去,将造成更大的祸害。大禺仲阳兄弟立即运用神力,命陪巨初、武二将,手持神斧,向阻路大山劈去,霹雳一声,震撼大地,一阵雷鸣电闪,山裂岭崩,这座大山,当场被劈开两边,海潮当中冲入,穿透山谷,接通北方大江,一时波涛汹涌,巨浪凌空,把大火彻底扑灭了,一场弥天大祸也就此消除了。这座挡路大山被劈开后,自此,北江大河就在当中流过,使之成为险峻的峡谷。峡内奇峰壁立,夹峙江流,山水相辉,成为胜景。

大禺仲阳与陪臣们在完成了造福黎民事业后,看到这里风景幽美,便在峡隐居,读书之余,优游山水之中,将峡内阮俞竹制成箫管,日夕吹奏自娱,引导百姓歌舞升平,以后成为庇护一方的大神。后人记叙黄帝二子开发岭南的功绩,说峡山是“帝子流风”,名之为《禺阳峡》,又因自二子驱潮扑火,斧劈峡山,伸延北江之后,海潮经常往返峡内,方便船舶交通。古籍记载:“二、五、八月,海潮至峡中,经宿返五羊。”

人们便在峡中海潮涨落处摩崖石刻《中宿》两个径尺大字,因此这峡又名“中宿峡”,后来峡中建立了“飞来寺”,又称飞来峡,至今峡内还有拜祀大禹仲阳和陪臣初、武的“帝子祠”。宋代文豪苏东坡南下广东,路过飞来峡。他听了大禺仲阳开辟峡山的传说,饱览峡山风光,惊叹其险峻和奇妙的形势,认为确实为鬼斧神工神工之作,因而咏下了“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壮丽诗句,而飞来峡的美妙风光,也就名垂古今。

游览

飞来寺在之飞来峡右岸,又名峡山寺。从山门前到寺背后的峰岩,有江边台石、飞来古寺、爱山亭、飞泉亭、交影亭、狮子石、归猿洞等十余处佳境。

沿着“径曲林幽”直上,便见一间殿宇,门前石坊矗立,上刻“第19福地”。这里“山水奇绝,层峦叠谳,幽洞澄潭,白练飞云,嘉木异卉”,不愧为大自然风光“福地”。 寺内有苏东坡当年的钓台和他的《峡峙》诗。飞来寺殿宇巍峨。步入山门,正中是大雄宝殿,两翼的建筑物依山顺势排列;左侧为帝子祠、精舍,右侧为万丈楼、六祖堂、禅房。正门分三进,大雄宝殿后面是带玉堂和观音阁。

飞来寺与韶关的南华寺、鼎湖的庆玄寺,合称为岭南三大古刹。

劫难

1997年5月8日,飞来寺遭受千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袭击,古寺被冲毁,千件珍贵文物沉没北江,11名僧侣丧生或失踪。1998年,清远市市委、市政府启动飞来寺的重建工作,海内外各界人士、善长仁翁也纷纷解囊捐款捐物,目前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飞来寺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已全部竣工。

飞霞山

飞霞山位于飞来峡的上游,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场所,是广东八大名山之一,主要由飞霞洞、藏霞洞、锦霞禅院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国内会道门至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庙观。

飞霞洞四面环山,以建筑雄伟闻名。全部建筑物有2万平方米。最惹人注目的是中央的“三教殿”、“弥勒佛殿”和“无极宫”,还有“礼耕书室”、“乐善山房”、“轩辕黄帝祠”等亭楼舍塔。“松峰亭”是俯瞰飞霞全景的地方,也可观日出。飞霞建筑有布达拉宫的气势,故称“小西藏”。

藏霞洞建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3年),过去是道士潜修之地。主要建筑有三仙殿、玉皇殿、灶君殿、水月宫、美真庐、报本祠等。各殿结构巧妙,环境幽静,素有“名山洞府”、“幽谷藏珍”之称。其“三点一线”、“天然石佛”、初祖遗迹”、“琴音奇树”、“仙人对弈”等为藏霞胜景。藏霞洞建于密林幽谷之中,云霞在此会经久不散,令寺院时隐时现,故而得名。

锦霞禅院在登山路上“两霞”分界处,与飞霞、藏霞鼎足而立,四面青山环抱,古木参天,庭前溪涧环回,桃花摇曳,号称“桃花村”,幽然有如世外桃源。

飞霞山还有松峰观日亭、长天塔、修行精舍、登极桥、帝子祠、洗心飞瀑等30多个景点和飞水潭山水泳场。每年春节期间,都举办节目丰富的“飞霞庙会”和赏花会,更加上这里群山环抱、谷幽林深、清涧长流、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很高,是避暑消闲,回归自然的理想之地.

天子山瀑布

天子山瀑布为一组天然梯级瀑布群,东距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8 Km,毗邻飞霞旅游风景区。瀑布群由汇聚天子山泉的溪流穿山跃谷而成,流量巨大。共有大小瀑布十多处,并有一字潭、龙潭、水帘洞等众多景观,其中天子瀑落差90多米,溪水顺山岩铺泻而下,有如珠帘挂壁;天后瀑,落差80多米,溪流飞湍而下,穿过元阴雾,蔚为壮观。区内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以上,实为一座天然氧库,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天子山山高险峻,林木茂密,物种丰富,山花烂漫。沿谷底溯溪而上,流水潺潺,幽森险峭;溪中巨石或平滑如砥,或嶙峋突兀,石下成潭,清澈见底,鱼游嬉戏;兼有罗山翠竹,自成一景。探险、观瀑、揽胜、亲近山水,荡涤尘嚣,乐在其中。

相传七百多年前宋少帝被元兵步步追击,仓惶南下时,途经此地,在天子山守山暂避。在陆秀夫、文天祥等主战派的护卫下,在朱文焕、王九都、徐起公等战将的浴血抵抗下,元兵在北江两岸遭受重创,南宋三位战将也兵败殉国,长眠于清远。

飞来峡水利枢纽风景区

飞来峡水利枢纽风景区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飞来峡境内,距省会广东仅6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幽雅,高峡平湖,碧波荡漾。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供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水库,总库容 19亿立方米,最大坝高52.3米,主副坝长2954米,装机容量14万千瓦,船闸可通过500吨级组合船队。

飞来峡水利枢纽风景区主要由库区风光及周边自然景观、枢纽工程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高峡出平湖,大坝展雄姿,远眺飞来峡,景色真迷人,四处呈现出山水相辉、水天一色,鱼跃鸟翔的如画景色,风景区具有相当高的集科学、文化、政治、教育和观赏价值。库区内的浈阳、盲仔、香炉三个峡谷素有“小三峡”之称,轻舟畅洲北江,观光湖面,会给游客一种美不胜收、美无尽头之感,让游人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尽情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景区旅游气候常年适宜,山清水秀,沿岸居民民俗文化的朴实,土特产和独特的饮食风俗极具吸引力。优美的风景,超级的氧吧,独特的优势,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丰富的景观,使风景区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水利风景区。

飞来峡

飞来峡(又名飞霞)风景区距清远市政府所在地清城区23公里,总面积51.2平方公里,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它的特色在于山、水、文物景观兼具,“风光誉南国,古迹遍峡山”是人们对它的评价。

清城区是个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清朝榜眼朱汝珍的故乡就在这里。这里南接广州,东连从化,西与三水接壤,是珠三角地区和粤北山区的连接通道,区内公路和水运交通都很发达,是粤北一带的商品集散地,经济活跃,有“小广州”之称。

饮食特色

清远当地饮食以粤菜风味为主,川菜、鲁菜、东北菜等各种风味的美食在这里都可以品尝到。粤菜选料讲究鲜活广博,口味比较清淡,因为临近北江,各种河鲜肥美鲜嫩,人们用不同的原料和方法烹饪出的河鲜宴便是清远美食中的代表。除了各个菜系的大餐,清远各地的风味小吃也别具特色。清远的白切鸡、刀切糍远近闻名,连山的鹿鸣路和市场路小吃店林立,各种山间野味味美价廉,英德的九龙豆腐、跑地鸡、擂茶粥、沙河粉风味独特,都是来到清远不容错过的美味。

交通食宿

交通

从广州到清城区,可在广州环市西路省汽车站、市汽车站以及罗冲围汽车站乘坐班车,从早上6:30至晚上7:30分均有固定班车,票价从15元至25元不等,全程约1.5小时。从清城区至飞霞景区已开通旅游空调中巴,全程票价8元,1.5小时可达。

食宿

沿江路、下廓后街、北门街、麦围大街、松鹤街、先锋东路中段是酒楼和排档较为集中的地区,餐饮价格与广州差不多;去飞霞景区游玩时一定要尝尝凝碧虾,这种虾是飞霞凝碧湾的特产,味道鲜甜。清城的住宿比广州稍便宜一些,高档宾馆从300至1000多元不等,中低档酒店、招待所一般在50至200多元之间。

相邻景点

佛山祖庙

万福台

中山公园

仁寿寺

石湾美术陶瓷厂

南风古灶

石湾

佛山梁园

飞来峡

燕子岩

飞来寺

霭雯教育农庄

飞霞洞

藏霞洞

锦霞禅院

东林园

东华里

金沙滩旅游中心

经堂冶铁遗址

坭模岗冶铁遗址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孔庙

南海西樵山

顺德清晖园

禅城南风古灶

顺德花卉世界

三水荷花世界

文昌塔

南海影视城

钟楼

陈岩野先生遗迹

顺德宝林寺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芦苞祖庙

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

西樵山白云洞风景区

南海观音寺

标卓骑士乡村俱乐部

南海康有为故居

莲峰书院

西岸旅游度假区

甘鹭度假村

虫雷岗公园

丹灶仙湖旅游度假区

观音文化苑

南海千灯湖

顺德新世纪农业园

顺德生态乐园

三水森林公园

大浩湖度假区

高明灵龟塔

季华公园

桂城半月岛

雷岗水上乐园

泥模岗冶铁遗址

顺德德胜广场

顺德西山庙

黄大仙圣境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