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菲律宾苦恶鸟 |
释义 | 名称类别【中文名称】菲律宾苦恶鸟 【中文别名】 【拉丁学名】Amaurornis olivaceus 【命名时间】Meyen, 1834 【英文名称】Plain Bush Hen 【科属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鹤形目、秧鸡科、 苦恶鸟属 外形特征一种游禽,身体短而侧扁,以利于在浓密的植物丛中穿行。体形大小似秧鸡。嘴短,其长度约为跗跖的2/3,嘴形多样。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额甲。翅较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短,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第2枚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跗跖细长,其长度短于中趾连爪。体色以黑色为主,翅膀和尾巴棕褐色,喙灰绿色,腿灰黄色。 分布范围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地是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繁殖生活于北方,迁南方过冬。对栖息地的选择较广,有湿地、草地、森林和灌丛等生活型,在非繁殖季节通常单个栖息,繁殖季节为季节性配对或家庭栖息,但在结群物种中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显。 杂食性,在软土中或枯叶中探食,主要寻找无脊椎动物;粗喙的种类能扯下植物,吃种子、核果、嫩枝、叶等,也吃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蜘蛛、马陆、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小鱼。 生长繁殖单配制,配对关系仅在繁殖季节发生。善于游泳和鸣叫,叫声在求偶和配对关系上有重要作用,但在非繁殖季节基本上不鸣叫。在水边或水中的植物丛中营巢,两性营巢,每窝产卵5—10枚,每年产1—2窝,孵卵期14—24天。两性都参加孵卵,通常由双亲喂食和照顾幼鸟。1岁或不足1岁便开始繁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