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济各
释义

简介

上面的电影就是说这个人,天主教方济格会创始人,与多明我会齐名是天主教最大的两个托钵会 ,中国天主教大多都属于方济格会,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方济格生平。

生平

圣方济各又称亚西西的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 成立方济会又称"小兄弟会"。他是动物、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

(照约旦·卡塔尔拉尼的记载是1209年), 玛窦福音第十章第九节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使他决定终生要神贫. 那段福音的故事是耶稣告诉他的信徒要他们出去宣扬天国的来临, 他们宣扬时不需要带钱, 连走路的拐杖都不用带, 而且他们也不要穿鞋.

生活

他穿著粗布衣服, 赤脚, 而且照著圣经的说法连拐杖也没有, 四处呼吁大家要反省悔过. 很快的城内有名望的人士伯纳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财产都贡献出去来跟随他, 而在一年内陆续加入有将近十一个跟随者. 他称这些跟随者为"fratres minores", 在拉丁话中"小兄弟"的意思. 方济会修士有时候会被称为Friars, 这是由拉丁话的兄弟"fratres"转来的.

圣方济各与大自然

很多圣方济各生平的故事是和他对动物的爱有关. 关于圣方济各对于大自然的关怀最有名的故事大概是在小花 (Fioretti)一书中提到的, 说到关于圣方济各和鸟的故事.小花 一书搜集了在圣方济各死后的多种传闻及民间故事. 一天圣方济各和他的伴侣们在旅途上看到了路的两边的树上有很多鸟, 他告诉他同伴们说 “你们等我, 我要去对我的鸟姊妹传教.” 鸟在他传教的时候围绕著他, 被他的声音吸引, 一只都没有飞走. 圣方济各对他们说:

“我的鸟姊妹, 你们受助于天主太多了, 所以你们一定要随时随地感谢上主. 为了他给你们自由在天空飞翔, 为了他给你们衣裳… 你们不用耕种不用收割上主就喂了你们, 给你们河流和泉水止渴, 给你们山谷遮荫, 给你们高树筑巢. 你们虽不知道如何缝纫或编织, 上主就帮你和你后代制好了衣服. 因为主如此爱你们, 他对你们满是恩惠. 因此, 永远要赞美天主”

方济各与中国

概述

1506年4月7日,方济各·沙勿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纳瓦拉省城邦比劳纳。父母因为特别恭敬五伤方济各的缘故,便让儿子的圣名叫方济各,沙勿略则是母亲的姓。1525年的时候他来到巴黎的圣巴尔巴拉学院学习。在学习期间,他认识了日后成为耶稣会祖的依纳爵·罗耀拉。到了1530年的时候,沙勿略得到了哲学博士的学位。在1534年的圣母升天节日上依纳爵·罗耀拉召集包括方济各沙勿略在内的六名同道,在巴黎发神贫誓愿和贞洁誓愿。在1540年9月27日的时候,耶稣会正式成立,沙勿略则是该会的第一批成员。是年,沙勿略受命前往印度传教。接下来的几年中。沙勿略在印度的传教工作成绩斐然。本文说的则是此后沙勿略希望进入中国传教,并为此作出努力的事迹。

沙勿略来中国传教

要谈论关于沙勿略来中国传教的事情,就必须从1547年的时候说起。当时,沙勿略在马六甲认识了一名日本青年,他的名字叫弥次郎。弥次郎出身贵族,因失手杀人而出逃在外。沙勿略神父为弥次郎讲道,为他傅洗,还将他送往印度的果阿深造,正因为认识了弥次郎,沙勿略产生了去日本传教的想法。于是,在1549年8月15日的时候,沙勿略偕同弥次郎等人来到了日本的鹿儿岛,该岛为弥次郎的家乡。到日本初期,沙勿略的传教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没有能够见到日本天皇,可还是在不少地方得到了自由传教的权利,这些地方包括山口、丰后等。但是,在下关传教的时候,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一心想让所有日本人都认识天主的沙勿略陷入了困境。在日本传教的过程中,沙勿略得知日本的文化、习俗都是从中国学来的,宗教也不例外。于是,沙勿略意识到如果中国能够归化,那么日本人定然会随之而归化。这一点可以从1552年1月29日沙勿略写给依纳爵·罗耀拉的信中得知,沙勿略在这封信中说:“日本现行各教派,无一不来自中国。如果日本知道中国业已接受了救主的福音,自必起而追随,放弃现有各教。”

抵达中国上川岛

方济各·沙勿略是1552年8月底的时候,乘坐圣十字号抵达中国上川岛的。从8月底到12月3日沙勿略逝世,在岛上他一共住了将近一百天的时间。沙勿略到上川岛之后,便在山坡上搭建了一个草棚,以作为临时的教堂使用。他每天都在这个草棚教堂中作弥撒,教一些孩子们学习教义。尽管人数不多,他还是非常尽心尽力的,一如他在其他地方传教一样。但是沙勿略心中始终挂念着的是进入广州城,见到广东的督抚,最终能够见到中国皇帝,以得到在中国自由传教的权利,这是他来中国的使命所在。此时的中国实行闭关政策,根本不允许外国人进入大陆。如果贸然闯入的话,将会有生命危险,关于这一点,沙勿略是从一名从广州监狱逃出来的葡萄牙商人马诺厄·沙夫斯那里了解到的。根据沙勿略于1552年10月22号在上川岛写的几封信可以得知,当时有一个叫曼努埃尔·查韦斯的华人愿意带沙勿略进入广州城,条件是沙勿略给这个商人两百担胡椒。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那个华人始终没有履行诺言。沙勿略进入广州的前景非常黯淡,但他并没有就此退却或丧失信心,对天主的事业的热爱和执著追求,使他决定继续留下来,以再次获得进入广州的机会。他还有另外一个进入中国的计划,如果实在无法从上川进入广州的话,那么他将坐船前往暹罗(泰国旧称),在第二年随暹罗国王派遣的使团进入中国,但沙勿略并不愿意这样做,他心急如焚,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入华的决心坚如磐石”,他是不愿意等到第二年的。

中国仆人安东尼

天气逐渐地寒冷,岛上的同伴也都一个个的离开了,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中国仆人安东尼,以及日夜紧握于手中的十字架,后者不断地鼓舞着他并给与他力量。上川岛上的生活非常艰难的,沙勿略虽然在心灵上能够抵御来自魔鬼的各种诱惑,但是肉体上却正经受着巨大的考验,由于饥寒交迫,他的身体非常虚弱,以至高烧不退。在1552年11月28日的时候,沙勿略已经病得不能言语,也不识人。直到12月3日那一天的早上,安东尼看见沙勿略临终的光景,心中无比哀痛,便点燃了一枝圣蜡,放在神父手中。不多时,带着深沉的期待与哀伤,带着对于天主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进入中国的无限渴望,沙勿略神父离开了尘世,归到天国里去了。那一年,沙勿略神父四十六岁。巧合的是,他在东方传教事业的继任者利玛窦,于当年出生了。冥冥之中莫非天主之安排?沙勿略虽然未能真正进入中国进行传教事业,倒在了进入中国的门槛之上,但是他无比坚定的传教信心和热忱,极大地鼓舞了后来者效法他的行为,继续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来华传教的事业之中,前面提到的利玛窦便是其中之一。

沙勿略的遗体最终于1554年3月15日运果阿,所有的人都来到港口迎接灵柩。教会也应民众之请,将遗体显供三天,任民众瞻仰,然后厝于印度果阿的大堂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