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红星 |
释义 | 方红星,“新生代出版人”的代表。男,1972年生,汉族,湖北黄冈人,管理学博士,会计学教授,编审。拥有众多科研成果,获过众多奖项。 简介性 别: 男 职 称: 教授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72-07-31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主讲课程: 审计理论研究(研究生)、会计理论专题(本科) 学习经历1989年9月—1993年7月,合肥经济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本科 1993年9月—1996年4月,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 2001年9月—2004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10年1月-今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1996年4月至今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工作,历任部主任、 社长助理、副社长,2001年7月至今任社长 1998年至今任三友会计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任三友会计研究所所长 2004年8月至今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双肩挑”教师 学术/社会兼职学术兼职: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组成员,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多家学术期刊编委等 社会兼职:大连市政协委员等 科研成果主要研究兴趣为:财务报告与会计管制理论,独立审计,财务经济学, 国际比较会计。 在《会计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 译著8部,主编、参编专业图书近20部,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 近5年来公开出版的代表性著作: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译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比较国际会计》(英文,改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国际视角》(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公司理财》(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会计与控制理论》(译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国际会计学》(译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税务会计》(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近5年来独立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经济转型国家的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改革,《财务与会计》,2005(5) 注册会计师保证服务的发展与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5)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分析与解释机制,《会计研究》,2005(4) 新兴市场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改革与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05(1) 制度竞争、路径依赖与财务报告架构的演化,《会计研究》,2004(1) 资本结构理论演进、评述与思考,《财经问题研究》,2003(7) 公司财务会计与报告架构:美国模式的剖析和启示,《会计研究》,2003(6) 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会计研究》,2002(7) 财务经济学及其演进,《财政研究》,2002(5) 理财学科的分野与企业理财的定位,《会计研究》,2000(6) 获得荣誉曾获得中国会计学会TCL杯优秀论文奖等多种学术奖项 199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同年调入出版社开始从事出版工作,先后担任部主任、社长助理、副社长;1998年至今任三友会计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任三友会计研究所所长,2004年8月至今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双肩挑”教师,2001年被任命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成为目前中国大学出版社中最年轻的社长。 方红星1997年开始主持社里的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业务,在引进了大量经典教材的同时,也引进了国际流行营销观念和教材销售方式。1999年,他对传统的发行部门进行改造和转型,较早提出了“营销导入工程”, 具体说来,就是把营销工作“导入”到出版社的各个工作流程中去,使策划、编辑、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构成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统一整体,从而改造了既有的业务流程,使出版社的发行工作得到质的提升,实现了由过去主要向新华书店发行图书,到现在面向全国的图书消费者全方位开展市场营销的飞跃。 方红星曾两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十余次获得省部级图书奖项,并获得了首届“全国新闻出版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辽宁省十佳出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同时他还是全国知名的青年会计学者,先后在全国重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十余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并担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组专家等重要学术职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