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炳桂
释义

方炳桂于1930年在福州出生,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已经50年,是我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著名民俗专家。由于担任福州电台“左海乡音”特邀主持人,并主持福州电视台“方老讲古”栏目。如今的方炳桂老先生已是福州市家喻户晓的人物。

中文名:方炳桂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州

出生日期:1930-8

职业:民俗学家

人物简介

方炳桂,1930.8出生,曾获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 ,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省、市多项文艺文化大奖。 “中国好人榜”入选者、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福州市文明建设顾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曲协会员、福建省民文协、曲协会员、福海文教基金会会长、福州市民俗研究所顾问、福州市人大侨台委委员、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州聚春园集团民俗顾问、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乡音”主持人、福州电视台“榕城风”《方老讲古》主讲。

事业成就

方炳桂从事福州乡俗、福州方言研究近50年,担任福州电台“左海乡音”特邀主持人12年,又是福州电视台《方老讲古》的主讲,10年来共出版乡学文化专著13部180万字,积极推动两岸民间合作,为闽台文化交流牵线搭桥,引进台湾民间刊物《福州月刊》和《罗星塔月刊》,联合出版《福州乡土文化汇编》,在台湾民间人士的支持下,创办成立了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担任会长。十多年资助贫困学生2500多人,捐建希望小学4所。在市委文明办的支持下,2004年起,倡导开办光饼节、“拗九”孝顺节、邻里节和闽都乡学讲习所,均获成功。

主要作品

福州民间故事

作 者:方炳桂 著丛 书 名:福州民俗文化丛书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1060481

出版时间:2009-10-01

版 次:1

页 数:352

装 帧:平装

开 本:大32开

内容提要

本书分经典故事、闽都传奇、市井传说三部分,收录了“郑唐传”、“榴花洞姻缘”、“王成龙别气”、“朱元璋夜宿芙蓉洞”等民间故事。

福州老街

作 者:方炳桂 编

丛 书 名:福州民俗文化丛书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1038046

出版时间:2000-12-01

版 次:1

页 数:324

装 帧:平装

开 本:大32开

内容提要

《福州老街(修订本)》汇集了从清末至今的100多年间福州街道、地段的老照片多幅,其中许多照片忆成孤品。同时,讲述了80多条街道的由来、沿革和地名中蕴含的政治风云、社会角逐、趣闻掌故、名人名店、名胜古迹、风味风情、宗教习俗和经济信息。这是一部反映福州古城风貌和民俗风情的浓缩画卷:古朴的街巷、繁华的市井、独特的民居、醇美的风俗、幽远的遗迹、近代的建筑,还有旧城改造的苦涩、街市的变迁,一一汇于书中,使即将失去记忆的福州老城,又重新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和脑海。它是福州老街在旧城改造中不幸的万幸。

福州熟语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1版 (1999年3月1日)

丛书名: 福州民俗文化丛书

平装: 29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211034321

条形码: 9787211034321

内容提要

《福州熟语(修订本)》是方先生历经十多年搜集、整理,备尝艰辛而写成的一部福州方言熟语专著。这部专著熔汉语词汇学和民俗学研究于一炉,结合民风民俗和地方史来研究福州熟语(含谚语和俗语),并且从语用角度来阐释方言熟语的交际功能,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创造,为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方言词汇开辟了先河。不仅这部书目前在国内属首创,而且在材料的搜集、整理以及民族文化心态和哲理的阐释的广度、深度和精确度方面都达到了十分可喜的程度。坊间虽偶尔也可看到一些方言词汇方面的文章和小册子,但多属零星的、初步的整理和研究。

福州老行当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5月1日)

丛书名: 福州民俗文化丛书

平装: 23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211040384

条形码: 9787211040384

内容提要

《福州老行当(修订本)》把一个城市整整几个世纪的历史、行业发展和世俗风情直观地介绍给读者。历史的演变、行业的兴衰、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栩栩如生、娓娓道来。三百六十行行行生风,回味当年市声充耳,遐想昔时街坊杂趣,此时无声胜有声。《福州老行当》与其说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本值得研读的课本。这既是写给福州市民饭后茶余消遣的书,更是一本写给有志创业者的研读课本。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在忠实于历史的前提下力求生动,但不是为了追求生动而改变和虚构历史,而是尽量让历史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百年聚春园 主编:郭仁宪 方炳桂

责任编辑:俞国强

开本:850×1168毫米 1/32

版次:2002年4月第1版

印次:2002年4月第1次印刷

ISBN 7—80640—617—4/IS·341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百年老店聚春园,以史话和著述的形式全面展示福州聚春园的深邃内涵,全书分4个部分:百年足迹、名人名厨、传闻礼赞、闽菜飘香。

闽都风情录

书籍作者:方炳桂 著

图书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03 印刷时间:1997-03-01

开本:大32开 页数:269 页

左海春秋系列丛书之三

人物生平

方炳桂,男,193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州市蔬菜公司退休职工,福州电台"左海乡音"特邀主持人。

方炳桂长期致力于传承民俗、播撒文明,成为我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他不顾高龄,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坚持研究福州乡俗、福州方言,传播闽都传统民间文化。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长期无私捐资助学,书写出助人为乐的动人篇章。

从1958年开始,方炳桂就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兼职福州电台的福州方言播音工作。50多年来,他被特邀为福州电台"左海乡音"主持人,保护、传承了福州方言,帮助广大福州人记住了历史。他同时还是福州电视台《方老讲古》的主讲。1990年,方炳桂患左肾癌晚期,住院作肾全切手术;1994年,因心肌梗塞又住院作支架植入手术,2008年第三次癌症复发送去医院化疗。在住院治疗期间,他采取术前录好节目,或在医护人员的支持下推后接受治疗等办法,坚持完成了每一期节目制作。观众见到的依然是他和善的笑容,听到的依然是他动情的声音,他的"奇人"称号也由此传开。他70岁时学会电脑,把讲过的资料编著出版《福州老街》、《福州熟语》、《福州老行当》、《福州风情录》等共计13部乡学文化专著200多万字。为了获取翔实的闽都传统文化资料,他不顾年事渐长,走遍闽都的每一个角落认真调查。他说:"我的万里长征,目的是帮助更多的人留住八闽传统文化的记忆。"

在台湾民间人士的支持下,他创办了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十多年来,基金会共捐助贫困学生4000多人次,在永泰、闽侯捐建希望小学4所;资助民间文化人出版乡土文化书籍30多部;他还将自己出版的书籍进行义卖,将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基金会,用作资助贫困学生。

他是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顾问。在他的倡导下,福州市积极挖掘传统节俗资源,成功举办了7届"拗九"孝敬节、邻里节,成为"我们的节日"特色品牌。他还倡导创办"闽都乡学讲习所"和"闽都文化传承示范点"。如今,"闽都乡学讲习所"坚持每月开讲,已先后开办90多期乡学讲座,成为传播民俗的广阔平台;福州二中、十四中、林则徐小学、台江四小、台江实小等中小学校也设立了"闽都文化传承示范点"。他还在讲坛和学校组织开展福州话普及教学、民俗风情体验日等活动,手把手地教青少年学会敬老助老、领略传统文化。2007年起,他设计并开始印发"文明卡片",把《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八荣八耻》和《福州市民行为"十不"规范》等印在卡片上,在公交车上和一些交通路口散发,几年来已发放数万张。

方炳桂先后荣获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建省优秀职工教育工作者、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福州市首届道德模范、2010年度感动福州"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方炳桂所有的业绩,是与死神和劫难的搏斗中夺得的。1991年冬,他的专著《闽都风情录》即将付梓、榕台合作项目“福海文教基金会”正在申办中,同时还要忙着为新闻媒体提供春节民俗稿件的时候,在一次“全过程无痛血尿”后使他意识到“坏了”。经医院专家诊断,他患了左肾恶性肿瘤且已晚期,他听说“癌症有一半是可以治的,有的还能治愈”后,于是他积极配合医生,以最快的速度抓紧手术。之后三年进行了大剂量的化疗,他忍着巨大的疼痛,抓紧时间把半生积累下来的几十万字乡土文化笔记整理完毕,期间,《福州晚报》上依然可以看到他介绍猴年春节风俗的文章。

1994年夏,方炳桂例行检查时,在血液中又发现了癌细胞,住院20天后,他赶紧出院,做他热爱的事业,福海文教基金会这一年也正式成立了。由他主编的“左海春秋丛书之一”《榕树下》出版了,积极帮助民间文化界同仁继续出版系列丛书。

2000年春,死神又一次挡路,方炳桂突患“心梗”,这时正是“左海乡音”热播并成为电台一挡名牌节目,20万听众每天锁定94.4调频等着听“方先生讲报”。医生为他做植入支架手术后,他急忙盘算着如何既做治疗、又不能辜负广大听众朋友。他把这心事告诉护士,护士们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答应每天打点滴的时间由他自己选择,在电台同事的支持下,他或先打点滴后去录音,或先录音再打点滴,没落下一次讲座。他动心脏手术时,听众还是天天都能听到他的“榕城古文化”、“方先生讲报”。他与死神搏斗的三回合中,竟能让外界都不知道,见到的依然是他那和善的笑容,听到的是动情的声音。期间他还应福建人民出版社之约,完成了《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中《福州熟语》、《福州老街》和《福州老行当》等供稿任务。

今年6月,从医院又一次传来方老第三次癌症复发的坏消息。目前,在医院化疗中的他仍然冒着39度的酷暑,由人扶到闽都乡学讲习所,打着点滴,抬到电台录音室,录制“左海乡音”节目,35万字的《名城的记忆》的书稿也已送到出版社,将于近期出版。

77岁的方老先生说: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地把八闽乡音乡俗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

工作经历

1951参加工作。

方炳桂老先生是福州著名的民俗研究专家,方炳桂老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福州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以上所说的倡导孝顺节和邻里节的故事,就是他对福州传统民俗的挖掘与发扬。那么,方老先生是怎样走上民俗研究的道路呢?

方老研究福州的民俗文化的兴趣,缘于他的一段福州话“翻译”生涯。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普通话还没有在福州广大老百姓中普及。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来了许多南下干部,他们做报告说普通话,福州人听不懂。这时的方炳桂在福州市总工会从事职工教育工作,他就被请去做翻译,把普通话翻译成福州话。

“我是替南下干部做翻译。领导做报告,老百姓听不懂,就找我做翻译,1951年到53年就开始了。领导做报告,工人听不懂。老百姓不会听,就请我去翻译。”

福州话与普通话,不仅在语音上相差很远,很多用词也是完全不同的,如何准确而通俗地把普通话翻译成福州话呢?这就激发了方老研究福州话的热情。

1958年,福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名声在外的方炳桂就成为业余福州话播音员。

就这样,方老先生由对福州话研究的兴趣慢慢地发展为福州民俗文化研究的兴趣,他开始撰写方言文艺作品和民俗研究方面的文章。一些作品陆续在《福州晚报》上发表。

1982年前后,方老的福州方言说唱作品《小夫妻三戏星期七》,参加全国职工文艺会演并获得好评。接着,他编写的福州方言小戏《陈林黄郑》获得福州市群众文艺会演一等奖。这些都大大地鼓舞了他研究福州传统文化的热情。

1990年,60岁的方炳桂从福州一家国有企业退休,这成了他人生的又一起点。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和创作。

民以食为天,福州民俗离不开饮食文化。方炳桂对福州菜,特别是福州小吃颇有研究。

1999年方炳桂应邀担任福州饮食集团名下的聚春园和福州大饭店的民俗顾问,为这些饭店带来了浓郁的福州民俗氛围。

“福州的饭店,希望民俗文化浓厚一点,所以我把我的花轿、人力车都抬到这里来。当时因为我一个朋友在南公园想做一个民俗的公园,没有做成,这些花轿、人力车都给运到这里来,人家有婚庆,我就提供给他们用。”

不仅如此,他还邀请“闽剧皇后”胡奇明等文艺界名流一起探讨,尝试着将闽剧、评话、伬唱等福州民间艺术融入“百年聚春园”中,使现代化饭店增添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 现在福州大饭店门口,有一段不高的墙,上面写着“宋外城”,方老说,这面墙的石头是用埋在福州地底下的古城墙的石头砌成的,而这段墙所在的位置原本就是福州城的南门所在的位置。这面叫“宋外城”的墙为福州大饭店增添了点古色古香的味道,而这是方老的得意之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