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泛珠三角区域 |
释义 | 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念(即知名的“9+2”经济地区概念)是2003年7月在国内正式提出来。泛珠江三角地区包含了中国华南、东南和西南的九个省份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是: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江三角地区覆盖了中国1/5的国土面积和占1/3的人口。2004年泛珠江三角地区GDP达到6353.6亿美元。 “泛珠三角”五大背景一、两个世纪交替之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日益深化。作为中国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及其周边省区都面临如何以更广阔视野面对新一轮开放和融合的问题。 二、国际产业大循环与中国制造产业的崛起。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胜利起飞,而中国第二梯度、第三梯度地区将在本世纪前20年进入工业高度发展期,其产业如何协调已提上议事日程。 三、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经济圈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三大经济圈内部如何加强互动、相互间如何竞合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四、如何继续推动香港繁荣、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成为中央关注的重大课题。 五、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意识迅速成长。各地都希望通过区域合作来拓展市场,优化产业布局,使区域合作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泛珠三角”优势“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有不少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此次泛珠三角所涵盖的9省区和2个特区,均是在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在这个区域内,以广东的经济发展最快,并成为这个区域未来协作的“龙头”。西部地区很多省份均属欠发达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东西部协调发展战略已经实施。而打造“泛珠三角”可以更好地解决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个区域里,东部地区如广东、福建发展得较快,对其它省份的带动和互补作用更强,如果能更好发挥其优势,区域内各省区之间的互动将会更好。从区域外部来看,泛珠三角区域的优势在于紧邻东南亚,与东盟联系非常紧密,而且有香港、澳门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著名的旅游娱乐城市,因此,泛珠三角完全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提出的国内、国外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这比我国其它区域具有更大的区位优势。 其次是资源优势。四川等西南各省区都是人力最丰富的地方,且劳动力价格低,对区域发展有很强的支撑力。此外,泛珠三角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再次是体制优势。广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是“排头兵”,而在建立经济协作区过程中,体制优势显得更加重要。只要拥有一个开放、健康的体制,泛珠三角就可能向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起来。泛珠三角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很好,区内其它省区可以借鉴广东和福建的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 区域高速公路网1.布局方案 泛珠江三角洲是加强区域联系、强化区域合作的重要公路通道,主要包括泛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与次核心区域之间、相邻次核心区域之间、内地与港澳之间、中国与东盟等国家之间、主要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重要公路通道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际高速公路网;覆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及旅游城市、主要港口、机场、公路和铁路运输枢纽及重要的公路口岸。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由国家高速公路和部分地方高速公路组成,规划总里程约3.7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2.85万公里,地方高速公路约8800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城际高速公路网,里程为3300公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态归纳为“十射、六纵、五横、六条国际通道及三个环线”。 十射: (1)广州-深圳-汕尾-汕头-厦门-泉州-福州-宁德(延至闽浙省界) 支线:宁德-上饶 (2)广州-惠州-揭阳-漳州-福州 (3)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龙岩-三明-南平(延至闽浙省界) (4)广州-河源-瑞金-南城-鹰潭-景德镇(延至赣皖省界) 支线:梅州-汕尾 (5)广州-连平-龙南-赣州-吉安(延至赣鄂省界) 支线:龙南-河源、吉安-南昌 (6)香港-深圳-广州-韶关-郴州-衡阳-株洲-长沙-岳阳(延至湘鄂省界) 支线:长沙-常德-张家界-吉首、韶关-赣州 (7)澳门-珠海-中山-广州-连州-永州-邵阳-娄底-常德(延至湘鄂省界) (8)广州-贺州-桂林-麻江-贵阳-毕节-泸州-隆昌-内江-成都 支线:麻江-遵义 (9)广州-肇庆-云浮-玉林-南宁-百色-富宁-开远-石林-昆明 支线:开远-元江、云浮-梧州-来宾-平果 (10)广州-佛山-开平-阳江-茂名-湛江-海口-三亚 支线:阳江-珠海 六纵: (1)九江(起自赣鄂省界)-南昌-南城-南平-福州 支线:南平-衢州 (2)岳阳(起自湘鄂省界)-株洲-汝城-韶关-惠州-深圳 (3)达州(起自川陕省界)-重庆-黔江-吉首-怀化-桂林-梧州-茂名 (4)广元(起自川甘省界)-南充-重庆-遵义-贵阳-麻江-都匀-河池-南宁-钦州-北海-湛江 支线:钦州-崇左-富宁 (5)巴中(起自川陕省界)-遂宁-内江-宜宾-昭通-昆明 支线:内江-重庆 (6)广元(起自川陕省界)-绵阳-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昆明 支线:成都-遂宁-南充-垫江 五横: (1)景德镇(起自赣皖省界)-九江-咸宁-岳阳-常德-吉首-遵义-毕节-六盘水-曲靖-昆明 支线:六盘水-兴义 (2)上饶(起自赣浙省界)-鹰潭-南昌-宜春-株洲-长沙-湘潭-邵阳-怀化-麻江-贵阳-安顺-曲靖-昆明 (3)泉州-永安-吉安-衡阳-永州-桂林-柳州-南宁 (4)厦门-漳州-龙岩-瑞金-赣州-郴州-桂林 支线:桂林-平南-玉林-北海 (5)汕头-梅州-韶关-贺州-柳州-河池-百色-兴义-石林-昆明 六条国际通道: (1)昆明-楚雄-大理-瑞丽 (2)昆明-元江-思茅-磨憨 支线:普洱-临沧-大理-丽江-香格里拉 (3)昆明-开远-河口 (4)南宁-友谊关 (5)南宁-钦州-防城-东兴 (6)景洪-打洛 三环: (1)成渝环线:成都-绵阳-遂宁-重庆-合江-泸州-宜宾-乐山-雅安-成都 (2)海南环线:海口-琼海-三亚-东方-海口 支线:万宁-琼中-儋州-洋浦 (3)珠江三角洲环线:深圳-香港(口岸)-澳门(口岸)-珠海-中山-江门-佛山-花都-增城-东莞-深圳 支线:东莞-虎门-佛山 按上述路网布局,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以广深(港)和广珠(澳)为主轴,以环线及放射线为骨架,以纵横联络线为补充的城际高速公路网络,主要承担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及区内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 区域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布局方案省份 城 市 广东 广州 佛山 东莞 深圳 汕头 湛江 珠海 茂名 梅州 江门 韶关 肇庆 惠州 中山 福建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南平 龙岩 三明 海南 海口 三亚 广西 南宁 柳州 防城港 桂林 百色 河池 梧州 北海 崇左 贵港 贵州 贵阳 遵义 六盘水 湖南 长沙 株洲 衡阳 岳阳 常德 邵阳怀化 湘潭 张家界 江西 南昌 鹰潭 赣州 宜春 九江 上饶 吉安 云南 昆明 曲靖 大理 景洪 瑞丽 开远 四川 成都 宜宾 内江 南充 绵阳 乐山 泸州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会标区会标由三个环组成。内环象征小珠三角,中环象征大珠三角,外环象征泛珠三角区域。环环相连,象征着泛珠三角区域互联互动、合作共赢、蓬勃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追求。泛珠三角的英文简写为PPRD。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基础“泛珠三角”包括东部、中部、西部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1/3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四成。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以下简称“九省(区)”)及港澳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源远流长,既有地缘关系,也有历史基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已初步形成区域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合作领域广、互补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广东与八省(区)之间签定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议金额累计超过6000亿元,合作项目超过1万个。合作领域涉及经贸、交通、能源、旅游、农业、劳务等方面。广东与周边省(区)组建了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投资和贸易合作力度不断加强,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西电东送”成效显著,广东与周边省(区)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已开始对区域经济合作发挥积极的作用,九省(区)签定的省际旅游协议,逐步构建起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和旅游网络质量标准。多年来,9省(区)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并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多赢”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地区成为广东最为密切的经贸伙伴,广东引进外资中约70%来自港澳地区。粤港澳合作的不断加强和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CEPA的实施,粤港澳合作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去年召开的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粤港澳合作发展的目标是:在今后10至20年内,广东要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香港要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之一,澳门要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努力将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目前,“大珠三角”概念已得到一致认同,三地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粤港澳合作在高层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合作及通关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时代潮流。在此发展趋势下,通过进一步加强九省(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交往与合作,对于促进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和要素自由流动,获取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聚集和互补效应,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依托市场力量对资源进行更为充分和合理的配置,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进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紧密联系和合作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符合中央提出的关于“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的战略方针,同时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物流、信息和旅游中心,服务业占有明显优势;澳门与欧盟、葡语系国家关系密切,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资金、建立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而九省(区)资源丰富、人才众多、科研力量雄厚、市场容量广阔,九省(区)与港澳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当前抓住CEPA实施和东盟“10+1”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的重要机遇,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有利于促进九省(区)经济持续增长,加快九省(区)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有利于同步推动环境治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内地九省(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合作,不仅对九省(区)整体上提高对外开放、对内拓展的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港澳的桥梁作用,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拓展港澳发展的空间,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