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脿镇 |
释义 | 法脿镇隶属于云南省双柏县。位于县境东北部,海拔2050米。距县城53公里。面积234平方公里,人口2.5万。少数民族人口13916人,占56%。辖13个行政村,185个自然村,235个村民小组。农产品以稻谷、玉米、烤烟为主,特产白竹、山茶叶。2008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658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2元。2000年6月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中文名称:法脿镇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政府驻地:法脿村 面积:234平方公里 人口:24846人 乡镇概况云南省法脿镇地处双柏县东南方,为双柏县辖镇。1950年为五区,1958年建法脿公社,后几经分合改制,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2002年撤乡建镇。辖区面积409平方公里,东与易门县隔江相望,南连安龙堡、大麦地两乡镇,西靠妥甸,北与大庄镇毗邻。辖法脿、雨龙、石头、烂泥、双坝、者柯哨、麦地、红栗、六街、铺司、折苴、古木、法甸13个村民委员会,185个自然村,235个村民小组,环状分布于州级自然保护区白竹山。2008年全镇共有农户6211户24846人,其中农业人口23934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6.3%,非农业人口1082人,女性11739人,占总人口的47.2%。居住着汉、彝、哈尼、回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916人,占56%。全镇耕地面积24349亩,其中水田12404亩、旱地11700亩。境内最高海拔2554米,最低海拔900米,森林覆盖率58.7%。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法脿海拔2050米,距县城53公里,是一个发展中的小集镇,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民族和睦,可谓“笙歌拌茶香,盛世农家乐”,素有“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8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658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2元,乡镇企业986个,从业人员2084人,乡镇企业总产值7680.9万元,粮食总产量750万公斤,烟叶总产量114万公斤,总产值1148.5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46.9万元。 面对新的形势和历史机遇,法脿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凭借交通、区位优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围绕一个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两个关键(扭住粮烟促增收,培强茶叶拓财源),营造三个氛围(特色分明的民族文化氛围,繁荣活跃的集镇经济氛围,勤学实干创新的学习工作氛围),强化四项工作(调优结构增效益,典型引路兴畜牧,外争内活打基础,上下并重抓科教),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群众生活宽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强镇和民族文化旅游强镇的发展思路,全镇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贯彻各项惠农政策,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强农富民步伐。 基础设施法脿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扶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008年,全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上级争取一点,财政挤出一点,群众投上一点的“三”扶持政策,抓紧抓实以农业综合开发,高稳农田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基本烟田建设、和“五小”水利建设以及农村能源、交通、电力、通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800万元,组织实施了烟水配套工程11件,山区小康水利工程2件,扶贫工程6件,村委会建设2件,学校建设2件,卫生所建设3件。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认真抓好法脿镇13个村委会的农网改造为主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组织实施了以雨龙丫干母、李芳村2个村民小组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治理脏、乱、差等现象,着力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法脿镇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完成了4000亩封山育林任务,义务植树11100万株,巩固退耕还林12783.37亩,兑现补助款332.4万元。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代柴节能技术,2008年末,共建成朝沼气池1650口,新立项2000口,力争在“十一五”末,农户使用沼气率占全镇农户总数的50%以上。新建修复了红栗黄草滩、法甸乃摸甸、回头村两个村民小组的公路,2008年末,组织实施晋云县油路工程、麦地村委会、法甸村委会、烂泥村委会,法脿镇的交通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全镇电视基本普及,固定电话用户762户,移动电话通讯覆盖法脿全镇。 人口卫生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6211户,总人口24846人,其中:男性13107人,占52.8%,女性11739人,占47.2%,非农业户口1082人,占总人口的4.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6‰,控制在6‰以内。镇内居住着汉、彝、哈尼、回、白、傣、苗、拉祜、傈僳、纳西等10个民族,其中:彝族占49.9%,其他少数民族占6.1%。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石头、铺司、法甸、雨龙、折苴、者柯哨、麦地等7个村委会。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镇村一体化办医管理改革工作,优化卫生资源合理配置。镇、村两级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配备已进一步完善。加强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尽量在卫生院就治。积极开展疾病医疗宣传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积极参与药品招标采购,实行医疗收费价格公示制,有效降低了患者医药费负担。2008年全镇基础免疫接种率达100%,强化免疫接种率达100%,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第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共有21038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累计集资210380元,第一轮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坚持合作互补、互助共济的方针,全年共减免群众看病医疗费17.79万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文化教育法脿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勤工俭学,“两基”、“普实”工作在巩固中提高,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8年,全镇有中学两所,教师83人,学生758人,村级完小14所,教师 203人,学生758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中学入学率达98.7%,巩固率达98.5%,中考高中上线率为45.6%,升学率在全县中学中排名第6位。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发展方针,积极培育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举办了“第十九届虎笙文化节”和“火把节”参与群众达2万多人次。法脿镇的民族民间文艺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人文地理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为彝族盛大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来历传说不一,现流传较多的为:火炬照田苗,焚虫逐疫。法脿主要以小麦地冲、上者窝、李方村等地彝族罗武支系为主,其他民族参与。节日期间,杀牛祭祖,杀鸡祭田,夜晚束松燎燃,用木香撒火把;男女老幼吹笙跌座,以歌和之,饮酒为乐。白竹山、麻栗树彝族罗武人还遵古连寨跳大锣笙,每年六月二十三日举行扳牛赛,然后杀牛祭祖,分而食之。二十五日逐户笙歌相贺,昼夜不休。二十七日敬“火神”,二十八日“送火把”,收锣休舞,节毕。 虎笙节每年正月初八至十五,在法脿小麦地冲举行隆重的跳虎节,数以万计的群众八方云集,近几年还吸引了尊贵的外宾前来观光、考察。扮演角色为山神司、猫祖公祖母,由毕摩道人指挥跳虎,摹拟老虎生活习性进行舞蹈,其内容主要有接虎、跳虎、送虎等情节。反映出勤劳智慧的彝族群众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追求。 祭龙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境内铺司等地的哈尼等民族,在居住地水源较好的地方(即出“龙水”处),举行祭龙活动。村中男女青年扮成“天公龙女”、耕牛等,跳龙笙、跳花鼓,杀鸡宰羊祭之。活动三天,第一天为祭龙,第二天为转龙,第三天为请龙。祈求得到龙的赐福,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法脿“三笙”法脿是多民族集居的乡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原始、古朴、粗犷、豪放的老虎笙、大锣笙早已漂洋过海,名扬海内外,并获得多项殊荣,被称作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法脿被誉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是大锣笙、龙笙的发源地。2000年6月法脿镇被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老虎笙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虎笙、大锣笙、龙笙统称为法脿“三笙”。 彝族古傩—大锣笙流传在法脿镇者柯哨、李芳村、双坝、铺司秧田箐的彝族罗婺支系在火把节表演的大锣笙,是一种火图腾崇拜的传统祭祀性舞蹈。相传,皇帝落难到白竹山下罗婺部落时,罗婺青年用九十九窝马蜂(胡蜂)击败追兵,使皇帝躲过了大难,并用苦荞粑粑蘸蜂蜜,给皇帝充饥。为感谢罗婺青年的搭救之恩,皇帝欲封青年人为大臣,罗婺青年不愿,皇帝只好按民族习俗与他结拜为弟兄,并赠予大锣。 后来,罗婺人为纪念这位有功的青年英雄及此段美好佳话,就把罗婺人跳的舞蹈叫做大锣笙。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就用锣声来诉说心中的苦情,用锣笙来表达所经过的磨难,代代相承,沿袭至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