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村 |
释义 | ①人名:指清代诗人李啸村与鲁星村二人,《随园诗话》卷十有记载。②地名:我国云南省、云南省、浙江省等地都有二村为名的村镇,故名。 基本词义词语注音二村:èr cūn ㄦˋ ㄘㄨㄣ 词语出处指 清 代诗人 李啸村 与 鲁星村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安庆 诗人以‘二 村 ’为最。一 李啸村 葂 ,一 鲁星村 璸 。” 地名。指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山区 沙朗乡 二村 ,河南省 南阳市 卧龙区 石桥镇 二村,浙江省 绍兴市 嵊州市 谷来镇 二村 云南省昆明市沙朗乡二村村情概况二村隶属于沙朗乡龙庆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 沙朗乡政府西边,距离龙庆村委会2公里,距离沙朗乡政府16公里。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1791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蔬菜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19亩(其中:田300亩,地319亩),人均耕地0.36亩,主要种植蔬菜、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103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8亩,主要种植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50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96户通自来水,有14户饮用井水,有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5%)。有201户通电,有18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8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2.5%和92.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6户(分别占总数的98.5%和92.5 %)。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0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0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 亩。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4.1万元,占总收入的31%;畜牧业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24.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78.4万元,占总收入的44.9%;工资性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57.3%。农民人均纯收入332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 4.9%),在省内务工10人,到省外务工10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7.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1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龙庆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沙朗民族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2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0,其中小学生180人,中学生120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8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25万元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支部3个,党员总数24人,党员中男党员14 人,女党员10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28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畜饮水困难,农业投入大,产出受自然条件、市场影响较大。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园林绿化苗木。 河南省二村简介二村地处卧龙区石桥镇镇区所在地,全村4315人,1100户,15个村民小组,耕地1892亩。该村是卧龙区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村,回民2050人,占全村人口47.5%。全村党员57人,2005年人均纯收入2650元,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集体固定资产430多万元。先后被省、市、区誉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乡镇企业强村”,多年来一直被市、区评为“五好村支部”,2000年6月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五好村党支部”。 经济状况石桥镇二村地处集镇,1985年以来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发展集镇建设,先后共开发回民街、张衡南街、白河街、中山南街、车站商场,发展商户300多户,经营项目达20多个,办大棚蔬菜30多亩,该村东临白河,滩涂宽敞,非常适应速生杨树的生长。目前,已栽植速生经济林350多亩,集体管理的林地200亩,是村集体的绿色银行,预计第一个采伐期产值将达到100万元以上。河沙资源丰富,南北长约2公里,深层沙源厚,是今后各项建设的主要原料。 几年来,二村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年年新变化。目前,全村的所有主干道都进行了硬化,约为2000多米长,并且都配上了路灯,电话普及率占80%的户,有线电视普及全村,村部文化大院先共投资20多万元,建成了村办公大楼、活动室、阅览室、足球场等,两道社的大锣鼓、曲艺队逢年节均有正常活动,医疗保健所运转正常,服务周到,保障了幼婴儿的防疫工作。1995年村两委多方筹资20多万元,建起了28间的高标准教学楼,硬化美化了校园,使我村的回民小学达到了市级花园式学校,2000年在省民委的支持下,又筹资15万余元,建成了民族中心幼儿园,使该村的幼儿教育走在了基础教育的前列。 浙江省二村简介谷来镇二村位于嵊州市谷来镇镇政府所在地,绍甘线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村共有525户1466人,村庄总面积4.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57亩,山林面积4534亩,茶园587亩,分22个村民小组。 经济状况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6977元。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加强了基础建设,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开展农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 行政区划地区代码: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二村[330683106215] 邮政编码:312472 电话区号:057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