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ER图
释义

实体-联系图(Entity-Relation Diagram)用来建立数据模型,在数据库系统概论中属于概念设计阶段,形成一个独立于机器,独立于DBMS的ER图模型。 通常将它简称为ER图,相应地可把用ER图描绘的数据模型称为ER模型。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即数据对象)、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历史

ER模型最早由Peter Chen于1976年提出,它在数据库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很少用作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即使对SXL-92数据库来说,设计好的数据库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它们可以在许多关于数据库设计的文献中找到,比如Toby Teorsey 的著作(1994 )。

大部分数据库设计产品使用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库设计。ER数据库设计工具提供了一个“方框与箭头”的绘图工具,帮助用户建立ER图来描绘数据。

要素

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联系。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既可以是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对象。

属性(attribute):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主属性(identifier)则是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

联系(relationship):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联系。联系可分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3种类型。

成分

在ER图中有如下四个成分:

矩形框:表示实体,在框中记入实体名。

菱形框:表示联系,在框中记入联系名。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将属性名记入框中。对于主属性名,则在其名称下划一下划线。

连线:实体与属性之间;实体与联系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用直线相连,并在直线上标注联系的类型。(对于一对一联系,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1; 对于一对多联系,要在一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对于多对多关系,则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