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俄罗斯科学院 |
释义 | 俄罗斯科学院于1724年在圣彼得堡成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科学院成为国家科学组织,并于1925年更名为苏联科学院。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科学院重新更名为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是俄罗斯联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主导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中心。在苏联时期,拥有全苏联最著名的科学家,属苏联部长会议直接领导,负责协调全国科学活动,以便按照国家计委编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确定国家科学研究的总方向。同时,全面指导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国家其他研究单位重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 机构发展俄罗斯科学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研究实力雄厚,长期以来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众多世界一流的成果。至今已有19位学者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有11位。该院目前拥有18个学部,3个分院,12个地区性科学中心,共366个科研机构。其中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324个。 经费俄罗斯科学院科研经费的来源包括: 1、政府财政预算拨款; 2、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和俄罗斯人文科学研究基金; 3、国家和地方的科技计划和项目; 4、社会基金和私人基金; 5、与国内外协作单位和用户签订的各类协议和合同。 俄罗斯政府拨款采用年度预算拨款制度,俄议会根据全国整体经费情况确定其科研预算经费比例。俄科院各研究所按照其所需经费于前一年向所在学部提出第二年经费预算申请报告,该预算申请报告包括研究所人员总数及工资总额,院士、教授、博士、副博士和其他人员工资等级与工资挂勾,数额明确,科研经费数额、科研仪器经费以及研究所日常开办费等,科学院主席团根据政府拨款总经费核定各学部的经费申请,并通过科学院财经局按比例分块下拨各研究所,需按其预算草案各科目严格执行下拨经费基本,没有使用下拨经费的自主权和机动权。 主办刊物《科学院论文集》、《科学院通报》、《科学院学报》等百种以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