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峨眉赋菜 |
释义 | 概况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秀丽古老的峨眉仙山同样也孕育了许多美味可口的峨眉特色食品。 历史清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四川省峨眉县城乡,饿死了很多人,峨眉山上的蕨菜和竹笋很多,人们纷纷上山采摘,但蕨菜和竹笋不能长时间储藏,人们就采用“孵”的办法,逐渐成为一种地方特色食品--孵菜 。 解放前,在四川省峨眉县城乡,流传着一种地方特色食品。峨眉人勤劳朴实,每到蔬菜收获季节,家家有吃不完的蔬菜,如菖头,洋姜,娃儿菜,萝卜,莲花白,青菜等,于是就将这些菜除去皮,根,筋等,洗干净,晒干,放在腌缸里,一层菜撒上一层盐和辣椒和其他调料,压紧,倒扣在水槽里,象母鸡孵小鸡要等到三周以上才能吃,故称孵菜,做成孵菜可以存储到缺菜季节,由于盐份与菜的比例特殊,腌制火候掌握得当,又采取倒扣沥水的方法,故腌制的孵菜酸度,水分,口感都非常好。 现状绥山镇(今峨眉山市城区)有一名叫‘沁香坊’的小作坊(创建于1908年)的孵菜配方独特尤为出名,解放后著名峨眉籍作家、翻译家金满成携夫人陈风兮回乡探亲,再次品尝久违的沁香坊孵菜时候大加赞誉,写了一副对联:“绥山小小藏佳坊,妙手支支赋沁香”,于是,老板就将孵菜改为赋菜,从此峨眉赋菜就名声大震了。四川峨眉沁香坊赋菜食品有限公司沁香坊牌赋菜系列产品就是以峨眉山无公害绿色蔬菜为原料采用‘沁香坊’的小作坊的祖传赋菜配制技术经现代工艺制作而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