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多血症 |
释义 | 提起贫血,许多人都知道,但说到多血症,恐怕知者甚少。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大类:一是红细胞生成减少。成人的红细胞在骨髓中生成,其原料主要是铁、叶酸、维生素B12和蛋白质,当体内缺乏这些原料时,便会发生贫血。所谓“造血工厂”的损害即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当然亦会使红细胞生成减少。二是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与其它组织细胞一样永不休止地新陈代谢,正常红细胞寿命约120天,每天大约有0.8%的红细胞衰老。已衰老变异的红细胞经脾脏毁灭,并将其原料重新送至骨髓再利用。若各种原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多,便会发生贫血,称之为溶血性贫血。三是失血,即因各种疾病损害了血管,使红细胞流失于体外,例如痔疮、消化道出血等等。此即所谓失血性贫血。明确了贫血的原因给贫血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贫血的治疗,最主要是针对病因或原发病的治疗,这是关键。例如胃癌引起的出血,必须手术切除病灶,贫血才能根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用雄激素或作骨髓移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必须抑制自身抗体的生成;造血因子的缺乏须给予补充如缺铁应给予铁剂,叶酸,缺乏维生素B12应给予相应的补充等。 贫血是属于红细胞减少的疾病,而多血症则是红细胞增多的病证,又叫做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病分两类:一类是由红细胞本身所引起的,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类是在患了某种疾病后作为多血症的一种症状而表现的,叫症状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又叫慢红血病,多见于中年以后的人。其临床表现为:脸红,特别是嘴唇、鼻尖、面颊、耳垂、口腔粘膜、眼睑结膜及指尖等均呈深红色。有的也可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全身倦怠、皮肤瘙痒、胸痛、鼻子及牙龈出血等症状。约有近半数的患者分别患有高血压及脾脏肿大。其病程发展缓慢,有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在患此病期间可促发心脏血管障碍或严重出血而并发感染、白血病等,有的可导致死亡。症状性红细胞增多症一般是在连续呕吐与腹泻使血液浓缩,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结核等慢性呼吸器官疾病以及一氧化碳、乙酰苯胺等中毒时发生。在治疗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变态反应素等。而对症状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关键是针对病因疾病进行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