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段民征 |
释义 | 个人简介段民征,研究员,男,1968年2月生于河北省定州市,1987~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大气物理与环境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研究。自1996年留所工作以来主要围绕大气辐射与遥感开展大气辐射理论与建模、遥感原理与方法、以及大气探测的新原理和新技术研究。独立开发了基于逐次散射法的全矢量辐射传输模式SOSVRT;提出大气辐射传输的不连续性及其对大气遥感和辐射强迫计算的影响;开发了大气辐射传输的快速算法、高光谱快速算法,以及高空间分辨率的大气订正算法等。1997年首次提出利用云下阴影的气溶胶和地表的卫星遥感原理。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多项国家863、973、921项目、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自然基金项目、航天部相关项目等。学位情况: 1997 – 2001 学习经历学士(199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大气物理与环境 硕士(1996):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与遥感 博士(200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与遥感 博士论文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同时反演 - 卫星标量辐射和偏振信息的联合利用 工作简经历助理工程师(1991 – 1993)河北省定州市环境保护局 助理研究员(1998 – 200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2002 – 2004)ASRC,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Research Scientist(2004 – 2005)ASRC,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副研究员(200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2010-)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要研究领域大气辐射传输理论与建模研究; 包括全矢量大气辐射传输模式;超高光谱辐射传输算法;高层大气的非局地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大气辐射传输机理与建模;水体辐射传输理论建模及其与大气辐射传输的耦合等。 氧气A吸收带超高光谱探测气溶胶和云的光学参数; 地基及星载探测器在气溶胶和云参数的遥感反演; 气溶胶和云(包括半透光性薄云)的偏振辐射特性; 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的遥感观测与分析; 地基和卫星联合遥感地表反照率和气溶胶的区域分布; 气溶胶与云的遥感新方法探索。 主要成果高空间分辨率大气订正算法:考虑邻近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点扩散模型的建立和算法。 大气辐射传输快速算法研究,指出影响辐射强度和辐射通量计算精度的因素,并对各种快速算法进行对比计算及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提出利用云下阴影反演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同时反演方案,并进行了初步模拟实验研究。 提出联合利用POLDER资料的偏振信息和标量辐射信息反演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同时反演方案,给出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地表反照率的空间分布。 提出并建立用于卷云的辐射传输计算方法,已应用于薄卷云的地面反演方法。 编写了逐次散射法的矢量辐射传输模式,分析了大气辐射矢量特征,拟应用于大气云和气溶胶的反演。 高光谱分辨率快速计算方法,尤其是在 Oxygen-A 吸收带的应用。此方法用仅仅几十次计算取代整个光谱区间几十万次计算,并考虑了O16、O18、O17以及光谱所在吸收线的位置不同导致吸收的空间分布的影响,计算效率提高上万倍。此算法将要替代美国欧洲卫星队列A-TRAIN项目中OCO(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超高光谱对地观测仪器发射前卫星信号的偏振效应订正及反演算法研究。 海面矢量双向反射模式的算法设计(考虑风、悬浮物、叶绿素、有机物的影响)及耦合的大气水体辐射传输。 利用十二年ARM资料反演云参数,并得到气溶胶的间接气候影响特征。其中关于气溶胶与云参数反演程序与结果已经作为美国大气辐射测量项目(ARM)的算法和数据库标准,用于检验其他算法和研究气溶胶、云与气候的相互作用等。 论文情况段民征,吴北婴,吕达仁,1996,海表反射率和大气气溶胶对成像光谱仪测量信号的影响分析,遥感技术与应用,Vol.11(4), 1-7 段民征,吴北婴,吕达仁,1998, 海洋~大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大气科学, Vol.22(1), 19-27 段民征,吕达仁,崔克俭,郝文强,2002,利用云下阴影实现陆地上空气溶胶和地表反射率的同时反演: 1.理论方法和模拟, 遥感学报, Vol.6, No.5 段民征,吕达仁,2006, 矢量辐射传输方程求解中的d-M方法, 自然科学进展,已接收 段民征,吕达仁,2006, 适用于遥感应用的辐射传输高精度快速计算方法, 遥感学报,已接收 段民征,吕达仁,2006, 利用多角度POLDER偏振资料实现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同时反演-理论与模拟,大气科学, 已接收 段民征,吕达仁,2006, 利用多角度POLDER偏振资料实现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同时反演-实例分析,大气科学, 已接收 Duan Minzheng and Min Qilong, 2005, A semi-analytic technique to speed up successive order of scattering model for optically thick media, JQSRT, Vol.95, 21-32. Duan Minzheng, Min Qilong and Li Jiangnan, 2005, A fast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for simulating high-resolution absorption bands, JGR, 110, D15201, doi:10.1029/2004JD005590 Duan Minzheng and Min Qilong, 2005, Effects of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 and Vertical Profile on the Polarization in the Oxygen A-Band, ARM Science Team Meeting, Daytona Beach, Florida, Submitted to J.G.R. 吕达仁,段民征,1998, 卫星对地观测中大气与地表辐射贡献的参数化,大气科学, vol22(4),638-648 Min Qilong, Duan Minzheng and R. Marchand, 2004, Validation of surface retrieved cloud optical properties with in situ measurements at the 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Program(ARM) South Great Plains site, J.G.R, VOL. 108, NO. D17, 4547. Min Qilong and Duan Minzheng, 2004, A successive order of scattering model for solving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in the atmosphere, JQSRT, 87 (2004) 243-259 Min Qilong, Everette Joseph, and Duan Minzheng, 2004, Retrievals of thin cloud optical depth from a multifilter rotating shadowband radiometer, JGR, Vol. 109, D02201 Min Qilong and Duan Minzheng, 2005, Simultaneously retrieving cloud optical depth and effective radius for clouds with low liquid water path, accepted by JGR-Atmosphere Min, Q.-L, Duan, Minzheng, Harrison, Lee, Joseph, Everette, 2005, A Decade-Long Aerosol and Cloud Statistics and Aerosol Indirect Effect at the ARM SGP Site, ARM Science Team Meeting, Daytona Beach, Florida Lu Daren and Duan Minzheng,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ver Inhomogeneous Surface-A New Strategy, COSPAR 2000 Lu Daren and Duan Minzheng, A Composite Retrieval Scheme For Ground-Based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Aerosol Characteristics, IRS2000 Li Fang and Duan Minzheng and Lu Daren, 1998, Modification of Sea-salt aerosols over the coastal area in Chin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15(4),531-54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