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都镇湾
释义

都镇湾镇国土面积52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5733公顷,耕地面积4427公顷。共有26个村、170个村民小组、14657户、51754人,总人口中,男性27336人,女性24418人。辖庄溪、五尖山、嵩水坪、杨柘坪、丰岩、水竹园、向王桥、沙堤、麻池、璞岭、朱栗山、城五河、响石、塘坊河、樟木垒、高桥、晓溪、金福、十五溪、横山、龙潭坪、立志坪、雪山河、杜家冲、重溪、西湾26个行政村(居委会),全镇有894户1942人享受农村或城镇低保;发放低保资金1361259元,集中供养五保户59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14人,全年下发供养费88500元。

本镇概况

47351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49%;兑现奖扶资金、独生子女保险费等92960万元;实施“助学启智工程”,24名困难学生得到救助;社保人数达1050人,征收社保基金523万元。探明煤炭储量200万吨、重晶石100万吨、高岭土50万吨、重钙40万吨。铅锌矿、铁矿等资源正在勘察中。四方洞、回龙贯等6个水电站建成,总装机容量超过8065千瓦。栀果、茶叶、椪柑、烟叶等多种经济面积达5万亩。

经济发展

主导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突出栀果、茶叶两大主导产业,加快新改扩建步伐。当年新发展栀果8000亩,建成高标准示范园2000亩;新发展无性系茶叶1800亩,改造低产老茶园3000亩,建成标准示范园1000亩。截止目前,全镇栀果面积达到3万亩,茶叶面积达到1.6万亩,占全镇耕地播种面积的44.8%。2005年鲜栀产量仍达到6190吨,实现鲜栀收入557万元;茶叶鲜叶产量达到1592吨,实现鲜叶收入875万元。仅栀果、茶叶两大产业为全镇中、低山农民人均提供现金收入300元。

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平衡。积极探索并扶持在高山村发展生猪、木瓜、烟叶,产业初具规模。2005年全年新发展木瓜1300亩,发展烟叶721亩。对全镇2969亩柑桔进行改园改树,促进了柑农当年增收,当年产量达到1849吨,实现收入272万元。突破性发展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态势良好,全年出栏生猪42805头,山羊15410只,家禽43314只,实现收入5179万元。

劳务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建立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健全劳务信息网络,组建维权服务专班,培养一批“外出一人,引导一片,带富一方”的务工人才典型。2005年全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499人,当年全年劳务收入突破5000万元。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总投资300万元的富源高岭土矿和樟木垒泥炭矿顺利建成投产。干洞湾等5家煤矿进行了接替井建设,总投资达1060万元,全镇8家煤炭企业年生产能力普遍提高,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着力抓好水电开发项目,招商引资有所突破。回龙贯电站续建项目2005年6月竣工投产。许家坪、中溪、二叉口、塘坊河电站完成了勘测、设计等前期筹备工作,并已相继开工,未来两年可新增装机1.1万千瓦。

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镇村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码头至宝塔8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后续工程,启动了宝塔至横山通村水泥路建设。加强镇村两级公路建设,新修村级公路58公里,维修镇级公路75公里,基本实现了路网组组覆盖目标。同时,进一步完善通讯设施建设,实现通信村村覆盖,当年新建龙潭坪、麻池两个移动通讯机站,新增“村村通”电话540门,移动电话1875部。

都镇湾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0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0元,实现财政收入932万元。全镇5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17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60万元。 共有中学2所,小学9所,托教点5个,教职工227人,其中:中级教师155人,初级教师59人。在校学生3377人,其中:初中1507人,小学1870人。全镇共有医疗机构28个,其中卫生院2所(都镇湾中心卫生院、麻池分院),村中心卫生室26个,镇卫生院在职职工6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4人。集镇内有文化站1个,书店2个,福利院2所,有线电视用户995户,安装电视卫星接收器12295户,电视覆盖率达到90%。全镇电话村村通,拥有各种电话2万余部。

都镇湾镇是中国土家族的发祥地,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都镇湾镇。距今4900多年前,巴人五姓共同生活在在武落钟离山,后来五姓首领选出了共同的君长,史称“廪君”。巴王廪君带领他的部落从武落钟离山出发,逆水西进,开疆拓土,呼军夷城,建立巴国。这就是拥有802万人口的土家族的前身。

都镇湾镇是著名革命老区,麻池苏区革命遗址位于长阳都镇湾麻池村,现保存有“中共长阳县委员会”等四处革命遗址,是长阳乃至宜昌范围内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遗址群,是长阳县第二届县委、第一届县政府所在地。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曾发生过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西湾起义,成立了“土家第一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养育了李勋、李子骏、李步云等一大批早期革命活动家,开国元勋贺龙曾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此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过英勇不屈的斗争。 <!--end-->

景点——武落钟离山

武落钟离山

武落钟离山古称艮山,据史载为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发祥地。武落钟离山其实是武落山、钟离山的合称,武落山因有五个小山峰而得名。武落山隔江靠东的对面有座山叫撞钟垴,相传山中悬有一钟,其实是块巨大的钟乳石,撞击它可发出高亢悦耳的声音。并传递到武落山,故人们把撞钟垴又称“钟离山”,两山合称武落钟离山。

武落钟离山相传是巴人祖先廪君诞生地及掷剑称王处,廪君即为现代土家族的直系先祖,史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谭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举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皆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自此,廪君率部落西徙,建夷城而王于巴,这就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巴国,景区主要景点有碑廊、白虎亭、德济亭、向王庙等,武落钟离山四面环水,山峰险奇,朝拜者将之视为土家人寻根祭祖的圣山,巴人后裔来此处络绎不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