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动物界
释义

动物界是生物的一界,该界成员均属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复杂有机物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的共35门70余纲约 350目,150 多万种。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生境,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定义

分类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有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在动物界中还分了六个小界,他们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例如马的分类:“种”就是同一物种。“属”就是同一马属。“科”就是同一个科。“目”就是奇蹄目。“纲”就是哺乳纲。“门”就是脊柱动物门。)

动物是生物的一个主要类群,称为动物界(Animalia)。它们能够对环境作出反应并移动,捕食其他生物。以目前遗传学的研究结果来看,动物的祖先应是来源于多种原生生物的集合,然后发生细胞分化。而不是来自一个多核原核生物。

以有性生殖进行繁殖的后生动物,一生可被人为的划分为:胚前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三个阶段。动物的身体的基本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固定下来,特别是发育早期的胚胎时期,也有一些后来要经历变态过程。若两不同种的动物具有相同的祖先,它们在胚胎发育阶段会显示出一些共同点。但当进入胚后发育阶段之后,为了适应环境,它们会各自发展出一些特别的器官或功能。若两种不具亲缘关系的动物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它们因应需要而发展出相同功能的器官,这被称之为趋同演化(convergency)。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单靠形态来为动物分类的不可靠性。

动物是相对于植物的生物。动物不能以光合作用来生存,只能靠捕食植物或其他动物。一般口语中指的动物是所有不是人的动物,其实人类也是动物界的一个种。

一般以为最早的动物是在4.5亿-5亿年前出现的。海绵动物门出现比较早,和别种大不一样。海绵有不同种类的细胞,但是细胞不分化为不同功能的组织。通过不断的演化,动物也经历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截止到2005年,人类已知世界上的120万种动物,其中有超过90万种是昆虫,甲壳类动物和蜘蛛类动物。

动物是生态系统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属于消费者。它们的遗体会被微生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再次进入循环。动物的行为同时也塑造了生物圈的形态。

动物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有名的行为理论是康纳德·洛伦茨提出的本能理论。

结构

除了少部份(如海绵)的例外,动物都有一个分化出分别组织的身体。这些组织包含肌肉(能收缩并控制身体的移动)和神经组织(传递与接收讯号)。一般也会有个内部的消化腔,和表皮连有一或两个开口。有这些组织的动物被称之为真后生动物。

所有的动物都有真核细胞,且被包在由胶原蛋白和具弹性的糖蛋白所组成的独特细胞外网络之中。这些网络或许会钙化以形成甲壳、骨头和针骨等结构。在发育时会形成一个较可变动的架构,好让细胞能移动且被重新组织,好使得复杂的结构变得可能。相对地,其他如植物和真菌等多细胞生物有被细胞壁固定住位置的细胞,所以以渐进的生长方式来发育。另外,动物细胞特有的还有如下几种细胞间的结合:紧密接合、间隙接合和桥粒。

起源

动物界的历史,就是动物起源、分化和进化的漫长历程。是一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为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逐渐出现了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由没有脊椎的棘皮动物往前进化出现了脊椎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圆口纲,圆口纲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上下颌、从水生到陆生。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虽然两栖动物已经能够登上陆地,但它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水域环境的束缚,还必须在水中产卵繁殖并且度过童年时代。从原始的两栖动物继续进化,出现了爬行类。爬行动物可以在陆地上产卵、孵化,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性,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及其以前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身体会变得冰冷僵硬,这个时候它们不得不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然后爬行类动物进化为鸟类,成为了恒温动物,不必进入休眠状态,最后进化成胎生动物哺乳类动物,而人是哺乳类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

繁殖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进行某种类型的有性生殖。成熟的个体是双倍体或多倍体的。它们有一些特化的生殖细胞,行减数分裂以产生较小可游动的精子或较大不可动的卵子。精子和卵子会结合成为受精卵,且发育成新的个体。

许多动物也能够行无性生殖。这可能发生在孤雌生殖(成熟卵没有经过交配而产生),或一些经由断裂生殖。

受精卵一开始会发育成一个小球,称之为囊胚,在此进行重整和分化。在海绵里,囊胚幼体会游到一个新的位置上并发育成一个新的海绵。而在其他大多数的类群中,囊胚则会进行更为复杂的重整。囊胚一开始会内套以形成具有消化腔的原肠胚和两个各别的胚层-外胚层和内胚层。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还会有个中胚层在两者之间。这些胚层接着分化成各式组织和器官。

大多数动物间接利用太阳光的能源来生长。植物利用太阳光来转化出简单的糖类,以一种称之为光合作用的过程。一开始是二氧化碳和水,经由光合作用后,太阳光的能源被转化成葡萄糖中键结的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来。这些糖类接着被用来当做供植物生长的建材。当动物吃下这些植物(或吃下其他吃了植物的动物),由植物产生出来的糖便会被动物利用。这些糖或者直接利用来帮助动物生长,或者被分解掉,释放出储存的太阳能,以供动物活动的能量。此一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生活在靠近海床上的深海热泉和海底冷泉等地的动物不依靠太阳能。而是由化能合成的古菌和细菌形成其食物链的基部。

分类

分类的等级及命名法

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种类繁多,仅已描写过的动物就有120—150万种之多,动物学家根据它们的形态、生理、生态、发育学特征分门别类的区分它们,并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这就是分类学。“种”或“物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因为种内个体不仅有相似的形态、生理及生态学特征,而且种内个体间可以交配繁殖,而种间是生殖隔离的,即种间个体不能交配,或虽能交配但不能产生有繁殖力的后代。动物学家根据种间相似程度的差异,划分成不同的分类等级,即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及种(species)。其中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的种类,其分类的等级越小,例如把相近的种合并成属,相近的属合并成科,相近的科合并成目,余此类推。种以上的分类等级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它可以随着人对动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有所变动,因此是人为的分类范畴。有时在原有的分类等级之上、下又增设了总(super-)及亚(sub-)等级,以代表原分类等级以上或以下的分类范畴,现以变形虫为例说明它的分类地位:

动物界(Animalia)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肉足虫纲(Sarcodina)

变形虫目(Amoebina)

变形虫科(Amoebidae)

变形虫属(Amoeba)

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为了统一物种的命名,林奈创立了双名法(binomialnomenclature),以给每一个物种一学名。学名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书写,以属名和种名联合构成。属名在前,多为单数主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命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定名人还应附在种名之后第一个字母也大写,如大变形虫正规的书写应为Amoeba proteus Pallas。种内个体如果由于地理的隔离而产生了形态差异及生殖隔离,则形成了亚种,亚种则用三名法命名,即在属名、种名之后再写上亚种名,第一个字母也不大写。

动物界的分门

根据许多动物学家的意见,将动物界分为42门,为了反映各门动物发展的水平及相互关系,又可将某些门联合成更大的形态类群。现将此42门及其分类地位列出如下:

1.原生动物门 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

2.菱形虫门 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

3.直泳虫门 与菱形虫类似的动物

4.多孔动物门 又称海绵动物门。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5.扁盘动物门 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6 古杯动物门 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

7.腔肠动物门 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

8.栉水母动物门 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

9.扁形动物门 有涡虫、吸虫、绦虫等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

10.螠虫动物门 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

11.舌形动物门 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12.微颚动物门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

13.纽形动物门 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

14.颚胃动物门 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

15.线虫动物门 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

16.腹毛动物门 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

17.轮虫动物门 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

18.线形动物门 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

19.鳃曳动物门 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

20.动吻动物门 和鳃曳动物类似

21.棘头虫动物门 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

22.铠甲动物门 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目前没有准确分类

23.内肛动物门 苔藓状的小动物

24.环节动物门 蚯蚓、蚂蟥、沙蚕……都是身体呈环节状,这还用说?

25.环口动物门 最近新发现的一类动物

26.星虫动物门 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

27.软体动物门 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

28.软舌螺动物门 已灭绝

29.叶足动物门寒武纪的奇虾等

30.缓步动物门 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

31 有爪动物门 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

32.节肢动物门 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

33.腕足动物门 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

34.外肛动物门 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

35.帚虫动物门 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

36.古虫动物门 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

37.棘皮动物门 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

38.须腕动物门 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动物,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

39.异涡动物门 仅2种,在波罗的海附近分布曾先后被认为扁形动物和软体动物

40.毛颚动物门 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

41.半索动物门 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

42.脊索动物门 包括大部分脊椎动物

主要特征

亚洲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大陆型动物区,它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海洋型动物?区显然不同。亚洲有些动物分布地区很广,如狼、狐等几乎大部地区都有分布。

亚洲动物数量多,种类也多,但特有的高级动物群的种类却很少。哺乳类中仅有一目(两种猫猴)及四科(树鼩、跗猴、长臂猿、猫熊),而且这几种动物又多集中在东南亚。亚洲的面积虽较南美洲大一倍多,但动物群系却比南美洲略少。

亚洲动物和北美洲与非洲之间有密切联系,与澳大利亚的动物联系极少。亚洲和北美洲几乎具有同一的苔原动物种属(如驯鹿、北极狐、北极熊、海豹)和亚寒带针叶林动物种属(如麋、獾、貂、熊、狼、狐、松鼠等)。亚洲与非洲迄今仍以苏伊士地峡相连,在红海形成以前,两洲更是连成一体,加上现在的气候、植物等条件,都使非洲动物有可能向西南亚、中亚和部分南亚发展,同样,亚洲动物亦有可能进入北非,例如狮、豹、跳鼠、豪猪、野雁等,就是两洲共有的动物。西南亚曾有过稠密森林的古地理环境,这对亚非二洲之间森林动物来往也是有利条件,现在分布于东南亚的狐、猴、象、犀、鹿和孔雀等,即可说明这一点。今日阿拉伯南部的动物,仍属于东非动物亚区。

亚澳之间动物联系很少,仅苏拉威西岛和小巽他群岛的动物具有两洲间的过渡型。一般论亚澳之间生物的分布,系以华来斯线为界,在苏拉威西岛和龙目岛以西为亚洲型动物,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为澳洲型动物。

亚洲动物界主要分为全北区和印度-马来区二大动物地理区,其中全北区的面积很大,但动物种类反不如面积较小的印度-马来区多。这主要由于:1)亚洲的全北区没有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景观比较单一,且不适于动物发展的地区广大(如荒漠、高原、苔原等);2)本区曾受冰期影响,有的动物已经绝种,是比较年轻的动物区;3)本区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和北极苔原互相连续,变化不大。印度-马来动物区,远离冰川中心,北有高山屏障,故迄今仍保存有第三纪的种属,成为亚洲最古老和最繁盛的动物区。

亚洲

亚洲动物地理区

从全球动物界来看,亚洲主要属于全北区和印度-马来区。前者又分为五个亚区,即北极亚区、欧洲-西伯利亚亚区、东北中国亚区、中亚亚区和地中海亚区;后者又分为两个亚区,即印度-中南半岛亚区和马来亚亚区。

北极亚区

本亚区位于北冰洋沿岸和苔原地区。这里由于气候严寒,土地长期冰冻,动物种类贫乏,但有的个体数量却相当多。在北亚沿海一带栖息着北极鸥、三趾鸥等沿海鸟类,它们常聚居在向阳、背风和近海的地方,形成天然北极鸟市,由于它们以鱼类为食,故既能飞翔,又能游泳,嘴多为扁平,足趾有蹼,羽毛光滑。大陆苔原带的鸟类则以鹰、雷鸟、雁类等为主,它们多捕食小动物,因此具有锐利的爪和浓密的羽毛,极善飞翔,多为候鸟。

在北部沿海分布着白熊、海豹、海象、海狗(腽肭兽)等动物,其与大陆苔原带分布的驯鹿、北极狐、田鼠、雪羊等有明显不同。前者生活在沿海,因为缺乏连续的苔原植被,故以捕食较大海兽和鱼类为生,如海豹和鱼类就是白熊的主食。后者生活在苔原带,故多以苔原植物或一些小动物为食,如苔原带中田鼠最多,它们住在雪被之下。驯鹿是苔原带最大的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也食鸟卵和鼠类。驯鹿的毛分两层,内层为又密又软又厚的绒毛,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外层为又粗又长的针毛,风雨不透,且在毛皮下面还有厚脂肪层,因此驯鹿能在最寒冷的地带生活,是分布在50°N以北的大型寒带动物。由于寻找食物有季节性的难易,故驯鹿冬季消瘦,夏季体重显著增加。驯鹿南北移动,与觅食和躲避夏季牛虻等的骚扰有关。北极狐为食肉兽,但亦有杂食性,它在夏季毛色灰褐,冬季则变为白色,秋季是它的“换装期”,因此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森林苔原狩猎北极狐和白鼬的季节。此外,苔原带动物还有扒雪能力,为了寻找雪被下的冻硬的浆果、灌木叶子和苔原植物,它们必须善于挖开地面的积雪,如驯鹿即具有宽蹄,蹄鼠冬生小爪,雷鸟的爪冬季也要变长。忍饥耐寒是北极亚区动物的普遍特性。

西伯利亚亚区

本亚区占有除黑龙江以南地区的整个北亚针叶林带和哈萨克丘陵北部,向西与欧洲相连接,故称欧洲-西伯利亚亚区。由于本区植被良好,动物食料很多,故动物种类较苔原地带显著增多,如坚果(松子等)、浆果、青草等即为松鼠、豹鼠、田鼠等的食料,而这些小动物又成为另外一些动物,例如棕熊、狼獾、猞猁、黑貂、红狐等的食粮。麋是针叶林中的大型动物,其毛色冬为棕褐色,夏为黑褐色,毛质粗长,似松针,森林和水是麋生存的重要条件,它主食各种树(如桦、白杨等)的嫩枝、嫩芽、树叶以及一些多汁的树皮。麋身高腿长,以便摘食树上的枝叶。它在各地已受到狩猎法的保护。针叶林中的动物,有许多具有爬树(如黑貂、猞猁、熊、松鼠)和在雪被下冬眠(如熊、松鼠)的特性。黑貂、红狐、猞猁、松鼠等,均有珍贵毛皮,常被称为“软金子”。针叶林中的鸟类有200多种,以松鸡、雷鸟、啄木鸟为最多。由于森林遭砍伐和农耕地带向北推移,若干南方的动物(臭猫、鼬鼠等)也侵入本区。

东北中国亚区

本亚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部分地区,这里主要的自然景观是东亚阔叶落叶林地带,本区北部邻接亚寒带针叶林区,南部伸入亚热带森林区,所以本区就成为全北区与印度-马来区之间的过渡区,同时本区由于未曾受到第四纪大冰川的直接影响,故成为第三纪动物的避难所,保存有第三纪动物的后代。

夏绿林地带的动物种类比针叶林带为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由于生存条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而动物的生活也相应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夏季动物种类比冬季丰富得多,其数量的季节变化极显著,许多动物,尤其是鸟类在冬季都要离开此地,部分动物则进行冬眠(如蝙蝠、刺猬、獾、熊等)。本区的基本动物群有啮齿类的花鼠、黑线姬鼠、东北兔等,食肉类的虎、豹、狐、林貂、黑熊、狸等,有蹄类的梅花鹿、麅、野猪等,鸟类有羽毛鲜艳的鸳鸯、锦鸡等。狸又名貉,是犬科小兽,只分布在亚洲,大致北到西伯利亚的北部,南至越南,东至朝鲜、日本,西到里海,都有分布,多生活在江湖附近的草泽和疏林地区,北方狸也有冬眠习性。虎的分布亦主要在亚洲,分布范围也很广,由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直到热带的一些岛屿。据研究,虎原生于亚洲北部,后来因追逐更多的野食才逐渐南移。已知虎有八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朝鲜虎、高加索虎、印度虎、巽他虎、苏门虎和巴厘虎。在食肉类猛兽中虎是最强的,其毛皮花纹适于藏在山林草丛里,而丛林草莽和山涧水溪是虎的重要生活条件。豹也是分布很广的动物,几乎整个亚洲和非洲都有分布,说明其适应性也是很强的。

中亚亚区

本区南界喜马拉雅山脉,北至外贝加尔草原,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里海附近,由于景观复杂(荒漠、半荒漠、草原、森林草原),动物种类相当丰富。在中亚温带草原地带多善于奔驰和掘地的食草动物,例如有蹄类动物(麅、鹿、赛加羚羊等)即善奔驰;啮齿类动物(田鼠、土拨鼠、花金鼠)即善掘土,其中盲鼠即完全居住在地下而以球茎和块茎植物为食。草原中直翅目昆虫很多。鸟类主要有沙鸡、野雁和灰鹤,河口与沼泽地区常是鸟类群集之地。中亚哺乳类动物还有羚羊、瞪羚、野驴、野马、双峰野骆驼、黄羊、鹿、虎等。

中亚高山地区的动物,可以我国青藏高原和其邻近的山地动物为代表,由于地势高寒,故动物种甚少,主要有野牦牛、高山西藏羚羊、亚洲野羊、西藏褐熊、狐、雪豹(大山猫)等。

地中海亚区

本区包括地中海周围地区,动物界具有过渡性,代表动物有小亚细亚和高加索高山中的摩甫伦羊、岩羚羊、山羊、鹿、熊、山猫等。

印度-马来动物区

本区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中南半岛、我国南部和马来群岛等,喜马拉雅山南麓为本区北界的西段,而北界的东段则不明确,是一个广阔的过渡地带,但大致可与亚热带森林的北界相符合。本区西部的塔尔沙漠为与地中海动物亚区之间的过渡带。

本区动物大部属于热带森林类型。热带森林是动物最适宜的生活环境,因此在种群结构上,如同植物群落一样,动物种类组成特别复杂,而且适应方式也多种多样。终年高温潮湿有利于变温动物的生活,因此,爬行类、两栖类以及昆虫在这里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它们不仅种类多,个体数量丰富,而且体形也比其他地区大得多,有些蛇类可长达9m以上。由于植物终年生长,植物性食料全年丰富多样,而且终年都有树木开花结果,因此,营树栖攀援生活和食果性的动物种类特别繁盛,如许多灵长目动物、松鼠科动物、食果蝙蝠等,它们大都集中在树冠上生活,而在地面和地下活动的种类相当少。由于树木茂密,藤本和附生植物繁多,形成极密的郁闭度,林下阴暗,草本植物不发达,因而不利于大型食草兽生活。食草动物的缺少也影响了大型猛兽的发展。与草原、荒漠动物相比较,热带森林有蹄类动物的集群性较差,它们通常是单独或成对栖息。由于热带森林植物没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因此,许多生物学现象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动物全年都在活动,都在繁殖,没有冬眠或夏眠,季节性迁移也很少见,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动也不大。但昼夜相在热带森林动物中却表现很明显,夜出性种类多于昼出性种类。

本区的基本动物群,哺乳类有猿猴类的长臂猿、蝙蝠猿、猩猩、跗猴(眼镜猿);食虫类的树鼩;长鼻类的象;食肉类的马来熊、巽他虎;有蹄类的貘(马来貘)、独角犀(印度、爪哇),双角犀(苏门答腊);啮齿类的松鼠、鼯鼠、鼷鼠;鸟类的各种鹦鹉、孔雀;爬行类的各种蛇类(如蟒蛇)。亚洲象又名印度象,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等都有分布,它和非洲象同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此外,在苏拉威西岛上还有少数有袋动物(袋貂),已接近澳洲型动物。

由上可见,在自然界,由生物有机体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整体,形成了各种生态系统,如陆地上即由气候、土壤、母岩和植物区系与动物区系的各种组合,构成各种陆地生态系统。非生物物质(大气、水、土等)供给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以能量、原料和生活空间,而生物部分一方面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另一方面生物界也是整个地理环境结构的重要标志。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物量是不同的,如亚热带和热带荒漠的生物量(指植物量,下同)最小,约为2.5t/ha以下;极地荒漠、温带荒漠为2.5—5t/ha;苔原为12.5—25t/ha;北方针叶林为300—400t/ha;温带阔叶林和亚热带森林的生物量约400—500t/ha;热带雨林集中了最大的生物量,达500t/ha以上。在所有生态系统中,森林具有最大的生物量,荒漠和苔原的生物量最小。可见,生态系统不仅是生物圈自然成分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自然资源系统,粮食、纤维、燃料等都是生态系统的产物,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必须对各种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认清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保护环境,不断争取达到较高的生产率。

灭绝原因

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即使发生扩散或缩减,其历程也是缓慢和渐变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

1)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生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

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被翻垦、珊瑚遭毁坏……亚洲尤为严重。孟加拉的94%、香港的97%、斯里兰卡的83%、印度的80%的野生生境已不复存在。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如果森林没有了,林栖的猴子与许多动物当然无“家”可归,“生态”一词原本就是来源于希腊文ECO即“家”、“住所”之意。

灭绝物种中,迁徙能力差的两栖爬行类及无处迁徙的岛屿种类更为明显,马达加斯加上的物种有85%为特有种,狐猴类就有60多种,1500年前人类登岛后,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类动物仅剩下28种(包括神秘的、体大如描的指猴)。大陆生境的片断化、岛屿化是近百年来日趋严重的事件,这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扩散、采食、繁殖,还增加了对生存的威胁,当某动物从甲地向乙地迁移时,被发现、被消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我国计划为大熊猫建的绿色走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2)过度开发 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人类正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边际利益(时尚、炫耀、取乐、口腹之欲),而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销蚀着人类的良心,加重着世界的罪孽。北美旅鸽曾有几十亿只,是随处可见的鸟类,大群飞来时多得遮云蔽日,殖民者开发美洲100多年,就将这种鸟捕尽杀绝了。当1914年9月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许多美国人感到震惊,眼瞧着这种曾多得不可胜教的动物竟在人类的开发利用下灭绝,他们为旅鸽树起纪念碑,碑文充满自责与忏悔:“旅鸽,做为一个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灭绝了。”

3)盲目引种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44种)灭绝了。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15世纪欧洲人相继来到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兰人把这里做为航海的中转站,同时随意引入了猴和猪,使8种爬行动物,19种本地鸟先后灭绝了,特别是渡渡鸟。在新西兰斯蒂芬岛,有一种该岛特有的异鹩,由于灯塔看守人带来1只猫,这位捕食者竟将岛上的全部异鹩消灭了,1894年,斯蒂芬异鹩灭绝,是1只动物灭绝了1个物种。

4)环境污染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

趣怪新闻

非洲大象遭屠杀

野生动物保护学家乘坐直升机在乍得丛林上空飞行时,无意中发现了被屠杀的大象残骸,现场让人触目惊心。当直升机试图降落地面时,偷猎者还向直升机开枪,试图将野生动物保护学家赶走。在有关部门的呼吁下,乍得和欧盟官方高度关注偷猎事件,采取了紧急措施,从空中和地面加强了扎库马国家公园外围巡逻,保护外出觅食的象群顺利度过雨季。

寻找凶残的“怪兔”

《酷狗宝贝》电影有这样的情节:巨型兔子正在糟蹋英国所有农田里的蔬菜。英国东北部费尔顿的居民证实,的确有体形巨大的“怪兔”出没,所有见过这只巨兔的居民都为它的“体形与容貌”感到震惊。它不时留下一串被糟蹋的蔬菜,破坏能力极其强大。费尔顿居民正想方设法扑杀这只“怪物”。见过这只兔子痕迹的人称,它的足迹甚至比鹿的足迹还大。当前,有一名英国人饲养着一只类似的怪兔——这只叫“罗伯托”的兔子体重16公斤,体长1.1米,被称为“世界头号兔王”。专家称,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宠物兔子转变而来。

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

1岁的小河马与130岁的乌龟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在一起,这多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非洲肯尼亚的海勒公园就生活着这样一对“忘年交”。

2004年末,肯尼亚暴发的洪水淹没了河马的栖息地,而紧接着印度洋的海啸,使一头叫做“欧文”的1岁河马被冲进了印度洋,最后被民众从海上发现并救了起来。被救后,成为孤儿的小欧文与肯尼亚海勒公园的百年大海龟“一见如故”。之后,小河马和老龟每天形影不离,相依相伴。这段“忘年交”被拍摄成纪录片《欧文和穆其:真正的友谊》,纪录片已传遍全世界,成为人类都感动的故事。

2048年海鱼消失

如果人类不从现在保护海洋环境,那么到2048年人类可能没有海鱼可吃。这是11月一个国际联合专家小组得出的结论。

专家小组称,由于过度捕捞、污染以及环境问题,海洋生物缺乏足够的营养和食物来源,其抵御疾病的能力正在衰退,这使得许多海洋物种逐渐消失,海洋所能提供的海产品将会越来越少。如果不遏制这种趋势,全球海产品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锐减。届时,美味的海鲜大餐可能只在回忆中寻找。该调查报道一出台,立刻引发极大关注和争议。

印尼惊现失去的世界

由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科学家组成的探险队表示,他们在印尼巴布亚省热带雨林中发现了大批新物种,堪称地球上的“失去的世界”。这片从未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竟存在至少40个新物种和许多珍稀物种,这里有许多种新鸟类、青蛙、蝴蝶和棕榈树,它们显然还保持着原始面貌。科考人员表示,这里接近“伊甸园”,也许是整个亚太地区最质朴的生态系统。

印度发现新鸟类

业余天文学爱好者阿塞瑞拉在印度东北部发现一种色彩斑斓的新鸟。专家认为,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印度发现的第一个鸟类新品种。这种鸟身长约20厘米,身上羽毛呈橄榄色,黑色的帽冠,翅膀尖端的毛像火焰一样鲜红,属于画眉科,由于保护区周围是布坤部落,故取名布坤数鹛(Bugun Liocichla)。目前已知的布坤数鹛总共14只,还包括正在育种的3对。目前,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已经开始关注这种鸟。

神秘怪物四不像

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有人拍下了一只“四不像”的野兽照片。当地居民表示,他们还从未见过这种动物。至今,这只野兽是属于新种类,还是狐狸的变种,还没有人清楚。这只野兽身体细长,有袋鼠一样的脑袋、竖着的大耳朵、像老鼠般的长长尾巴。从远处看,这只“怪物”身体光滑、无毛。之后,有人把这只“怪物”照片贴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人称,它是无毛的墨西哥狗,也有人说它像是传说中的“吸血怪”。生物学家表示,它很可能是红狐的一种,是基因变易的结果,形成了特殊的习性,但这种说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鲨鱼会走路

印尼海岸发现的50多种新生物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会“走路”的鲨鱼。这种体形细长、表面有斑点的鲨鱼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进化而来。它们主要捕食甲壳类动物。比如螃蟹、蜗牛什么的,还有一些小鱼,利用鳍走路对于它们捕食帮助很大。当然,如果受到惊吓后,这种鲨鱼也可以快速游走。由于这种鲨鱼很小,不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生活在海底,走路捕食对它们来说也比较安全。

海豚也有

日本研究人员在日本西部海面捕获的一只宽吻海豚,除背部的一对背鳍外,尾部附近还有一对多出来的鳍。多出来的这对鳍,比背鳍要小得多,大约只有人类手掌大小,长在海豚身体下方的尾部附近,这是人类首次在海豚身上发现一对多余的、发育完全而对称的鳍。海豚和鲸5000万年前都曾是四足的陆地动物,专家称,这对鳍应该是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陆地时留下来的,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发现。

发现湄公巨鲶

体长2.7米、体形就像一只灰熊般巨大的鲶鱼,7在泰国北部地区的湄公河被发现,这是目前有记录的最大的一条淡水鱼。尽管当地村民为维持巨鲶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终还是死掉,随后这条巨鲶就成为当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鲶已被列入到严重濒临绝灭物种名单中。湄公河流经的泰国与老挝村民都承诺,今后不会再捕杀巨鲶,这被称为近10年来保护湄公巨鲶的最大进展。

其他之最

最小的蜘蛛是去年在巴拿马的热带森林里发现的,它体长0.8毫米。

世界上最小的鸟儿是“微型”蜂鸟,它体重2克,从嘴尖到尾尖长5厘米。

在泰国设有“猴子学校”,训练猴子采摘椰子。一只训练有素的猪尾蛮猴一天之内可以摘到1,400个椰子。

猴子学校的“毕业生”们举行了比赛,获胜者在半分钟里摘下了9个椰子。

伊特拉斯坎都被认为是最小的哺乳动物:成年体重2克,体长约为5厘米(若连尾则更长一些)。

在泰国的热带丛林里发现了“最小哺乳动物”这一称号的新的争夺者——小飞鼠。它体重约为2克,体长3厘米,头长11毫米,翼展5.5厘米,以小昆虫为食。

世界上最老的“狗寿星”在奥地利的布里斯班去世,终年32岁,相当于人活了224岁。

产奶量最大的哺乳动物显然是鲸了。一条蓝鲸在哺乳期里每天可产奶430升,相当于最好的奶牛产奶量的5倍。

津巴布韦的三只非洲象创造了这种动物远距离游泳的纪录。它们连续游了不下于30小时,行程超过35公里。

在所有动物中,名称最古怪的要算生活在夏威夷的卡乌阿伊岛上某些洞穴里的一种盲蜘蛛了。这就是无眼大眼蛛。原来,根据各方面的特征它都属于大眼蛛科,只是由于它乔居洞穴,造成双目失明,空留下“大眼”之称。

一只成年猎豹能在几秒之内达到每小时100公里 。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有外声囊的青蛙是雄的。

打蛇打"七寸"是因为那里正好是心脏。

蛇每隔两三个月蜕一层皮是为了长身体。

海龟流泪是在排泄盐份。

驼鸟孵卵,由雄鸟承担。

大雁飞行排成人字或一字,是为了长途飞行而借用前面大雁的翅膀煽动时的气流。

鹤一只脚站立是在轮换著休息。

夏天狗的舌头伸出来流"汗"是在散热。

马韁套在马的口角上,牛韁挽在牛的鼻子上,是因为这些地方痛觉点分布最多。

蝙蝠不是鸟类,是哺乳动物。

狼在晚上嚎叫是在求偶或集群。

鲸喷水是在呼吸。

麝香是雄麝发情用来招引雌麝的腺体

动物诗词

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 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虎迹

唐 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咏卧牛

唐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鹅赠鹤

唐 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鹤答鹅

唐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得房公池鹅

唐 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题鹅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道州北池放鹅

唐 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狡兔行

唐苏拯

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

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

咏死兔

唐苏颋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

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咏鹅

骆宾王

鹅 鹅鹅,

曲 项向 天歌。

白 毛浮 绿水,

红 掌拨 清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2: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