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动漫 |
释义 |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在其他语言相当少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 日本动漫(动漫作品缩写 日本动漫名词 日本动漫术语 日本动画分类 日本漫画昌盛) 美国动漫(说明 开创 初步发展 第一次繁荣 蛰伏 又一次繁荣) 中国动漫(中国动漫落后原因 中国动漫发展制约因素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 简介由于漫画本身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故事漫画的表现形式,将影视艺术融入漫画之中,使得漫画与动画更容易结合,影视艺术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能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片段剪辑的蒙太奇技巧来表达想法和感受。漫画正是吸收了影视艺术的这两个特点。当要讲述的故事越发复杂、人物越发丰富的时候,用传统单线式叙事的方法就越行不通,蒙太奇的介入就成为一种需要了;当漫画家在传统表现手段中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抒发感情的方法的时候,当读者需要作品有更强的冲击力和表现力的时候,各种镜头的灵活运用就成为一种必需了。一部现代故事漫画往往集远、中、近、特四种镜头于一身,漫画家往往能熟练地运用镜头的移动和各种蒙太奇剪接,对故事特定部分的情绪和氛围进行渲染。这就是现代故事漫画容易和动画结合的一个原因,因为它天生就像动画的分镜头剧本,读者在看漫画时仿佛就是在看一部电影。正是有着这样的相似性所以如今将动画和漫画合称为“动漫” 美国和日本是制作和生产动漫最出名的国家之一。 “动漫”一词在1996年以前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出现这个统一的概念,2者是分立而互有联系。此词的出现和推广,源于在98年全中国第一家首先拔地而起的动漫资讯杂志《动漫时代(ANIME COMIC TIME)》,因此“动漫”一词才得以出现并慢慢深入人心成为全中国动漫迷常用的词汇和动画与漫画的总称。动漫就是建立在漫画和动画的基础上,因为如今两者的相似性把其归为一类,而产生的一个名词。 “动漫”一词首创则是源于1997年创刊的《漫友》杂志。 其中漫画对于我们来说是怎样存在的呢?漫画艺术在今天呈现出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报刊杂志上十分常见的单幅或者四格漫画,以讽刺、幽默为主要目的;另一种是与动画结合非常紧密的故事漫画,一般在专业的漫画杂志上连载或者集结成册出版;还有一种是今天已经比较少见、但在20世纪乃至19世纪却兴盛一时的连环画。其中现代故事漫画是如今最常见的漫画形式,其中尤以日本漫画最为突出,集娱乐性,艺术性,商业性于一身。而由漫画衍生而出的的产品,其中之利润更是令人眼红。而动画,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机构、不同的大师对“动画”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以日本为例,《日本大百科全书》对“动画”一词的阐述是:动画就是将那些本体不会动的图画、木偶等等,每次逐渐变化其形态拍摄一格(有时是多格),这样反复地拍摄使之看上去能动的一种影视的总称。动画本身亦可以作为纯技术而独立应用,大家普遍观看和接触的动画,其实是和影视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种复合艺术。动画也是一种颠覆现实的方法,它对每一天重新定义,它推翻了我们所接受的现实的观点,它还挑战我们对于存在的正统理解等等。漫画与动画作为美术的一部分,从艺术的一个角度展示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反映人类的精神,而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局面。但美国作为世界文化的象征,聚集世界各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以迪斯尼,MARVEL为首,创造着雅致的画廊。面向儿童的,就该纯真;面向成人的,就该美妙。动漫画也是心灵的艺术,也就应该有超越思维的永恒…… 我们可以继续的编造一个个漫画,把快乐传给所有人,让他们从漫画中得到知识和快乐! 动漫概论动漫领域衍生出的许多术语均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萌(日语中的萌えe),萝莉,御姐,宅等等。 动漫产业日益与游戏产业结合紧密,在日本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动漫已经从单单的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扩展到游戏机,网络,玩具等众多领域。许多动漫游戏应运而生,例如《死神bleach》PSP平台的游戏,也有许多GALGAME被改编成动漫作品。 Manga(まんが,manga)为日语“漫画”的罗马字注音。另外,英文词cartoon的中文音译“卡通”,也是漫画与动画的合称,但常被用来特指美国动画。 动漫人才是指掌握动漫制作设计技巧的人,日本目前大约有三万人从事动漫制作设计相关职业,他们多在相关行业单位中工作,以动漫制作设计主要为工作内容。动漫培训是指参加动漫职业学校或者动漫培训班,以求掌握动漫知识或动漫制作设计技巧的行为。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动漫概论” 按类型分类: 情感 推理 动作 战争 后宫 宠物 历史 搞笑 机战 少年 冒险 治愈 少女 悬疑 科幻 竞技 社会 神魔 热血 校园 耽美 原创 魔法 教育 按动漫版本分类: 电视动画:电视频道上播映的动画作品。 剧场动画:影院公映的动画作品,是日本动画按传播方式分类的一种,在中国又被称为电影版。 OVA(OAD):原创动画录影带。 动漫音乐:一部动漫作品中的音乐,包括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 原创动漫:依漫画改编的动画,由于动画的更新速度比漫画快的关系,当动画的剧集快赶上漫画时,动画的剧情就要脱离漫画,开始动画原创。 cos同人:由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影视等作品甚至现实里已知的人物、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等等,或“自主”的创作。 动画简介动画(animation或anime)或者卡通(cartoon)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虽然两者常被争论有何不同,不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无论其静止画面是由电脑制作还是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轻微的改变,然后再拍摄,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一般动画片都是以每秒24帧的速度播放的),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因为视觉暂留现象所造成)。通常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随着电脑动画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动画制作可以相对节省更多人力物力,一般导入电脑技术,都是为了节省人力和成本,动画片也一样,特别是对于不得不以较少的预算进行制作的电视动画剧集来说,电脑化就等于节省人力。但是完全电脑化所要耗费的成本也不见得有多低(看看皮克斯等好莱坞工坊的电脑动画大片的制作成本就可想而知)。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动画” 漫画简介漫画(在英语中,有三个词可以被翻译成“漫画”,分别是cartoon、caricature和comic)。Cartoon”一词源自意大利文“cartone”,原意是“绘画速写用的厚纸”。它诞生于1671年,是三个表示“漫画”的词中最早产生的一个。速写绘画往往是简练而夸张的,而漫画的特点即是简练且夸张,“cartoon”一词因此便具有了漫画的含义。这个词的意义相当广泛,既可以表示有讽刺、幽默意味的单幅漫画,也可以代表任何经过简化、夸张和变形之后的漫画形象,如果在前面加上“animated”一词,则表示动画。事实上,“cartoon”可以作为“animated cartoon”的简称而单独使用,也能表示动画,在迪斯尼早期为自己公司打出的广告中可以看到,迪斯尼称自己的公司可以制作“cartoon”,即指动画之意。“Cartoon”作为漫画,可以指那些以讽刺为目的的漫画,也可以指故事漫画中的任何一格画面,还可以代表任何一个在漫画中出现的形象,可谓动漫领域里的“万能”单词。 “Cartoon”音译到中文便是“卡通”一词,这个词也同时可以代表动画和漫画。“Cartoonist”既可以指漫画家,也可以指动画家,但一般是指漫画家。 “Caricature”一词源自意大利文“caricare”,原意是“装满”、“使之负担”、“过重”,即有夸张、强化之意。它产生于1712年,大抵是欧洲漫画兴起的时代。和“cartoon”一词的“万能”用途相比,“caricature”的意义显得要单一许多,它专指讽刺漫画,一般为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针砭时弊、对某人某事发表看法的单幅漫画。我国老一辈漫画家方成评论说:这类漫画为取得强烈效果,都采用夸张画法,夸张便出奇像,显得滑稽可笑。相应的,“caricaturist”一词则专指讽刺漫画家。 “Comic”一词来自希腊语“komos”,意思是骚动、狂欢,后来引申为诙谐、戏谑与具有戏剧性的意思。这个词既可以表示喜剧演员,又可以表示漫画;表示漫画的时候,它通常和“strips”一词连用,组成“comic strips”的词组。这个词组在字典中的意思是“一组有叙述顺序的卡通画”,应该翻译成连环漫画或者故事漫画,是漫画发展到后来比较成熟的形式,以通过连续的画面叙事为主要目的。它的简称是“comics”。在英国,很多人将“comic strips”称作“graphic novel”或者“picture novel”,意思是图像小说。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漫画” 动漫学科概述以漫画、动画为研究主体,包括其起源、发展经过、未来发展走向等内容,辐射网络游戏、图书小说、电影、周边玩具、音乐制作、服装设计、动漫产业链等多个领域的一门学科。简言之,研究一切与动漫相关的学问。当前,世界动漫发展正处于黄金期,而国产动漫正处于起步与发展的阶段。因此,迫切需要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动漫进行研究,弄清其发展规律,以服务于国产动漫的发展。动漫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正等待着漫迷和动漫研究者的探索与发现。 分支动漫经济学:以研究动漫产业链及动漫对经济发展影响为主体的学科。 动漫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动漫发展及流行的学科。 动漫社会学:研究动漫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动漫史学:研究动漫从诞生至今的历史经过的学科。 日本动漫动漫作品缩写动漫发烧友之间常常用缩写代表自己熟悉的作品,这些缩写一般是用作品名字的首写字母或者进行部分改写等方式拼合而成。所以缩写通常是能理解的,但也有些对于新人来说不是很熟悉,在此略举几个代表性的缩写,以后逐渐补充。 FF: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FF(FINAL FANTASY)系列了,FF系列本来是SQUARE公司的一个著名游戏,因为非常受欢迎所以有很多周边,比如游戏动画,OVA,电影等。但是 最近使用FF的缩写则需要辨别一下了,因为《黑客帝国》系列也出品了一部动画短片名叫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欧西里司最后的飞翔),缩写同样是FF。该片导演和《FINAL FANTASY》的电影版是同一个人(安迪*琼斯),怪不得连名字都一样了。 M0=MACROSS ZERO(ZERO是零的意思,所以用“0”表示) ROD系列:目前出品的有两个作品,一个是READ OR DIE(OVA),中文名为“死亡的思考”;另一个是正在制作放映中的READ OR DREAM(TV),目前国内还没有D版。它们的缩写均为ROD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见:“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名词监督:导演 原作:原漫画或小说的作者 脚本:依据原作进行创作剧本人员 CAST:角色-声优 STAFF:参与制作动画的人员 制作:指负责制作该动画的公司或部门 声优:给动漫人物配音的人员(在日本,要制作一部动画通常是要数个部门或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分工明确,流水线操作。一部动画的制作水准往往会受到制作单位的影响。所以在一些情况下,知道制作某部动画的公司或部门就知道该动画的水准。) 新番 新番 源自日语词汇“新番组” 意思是 新节目 新番的原意是对新出的影视节目的统称,但由于新番这词是属日本影视界所特有,且由于日本影视界中以动画出现“新番”一词的频率最高,所以新番可以说就是新番动画的代名词(也可以说是简称),如果没做出任何说明的话,新番就是日本最近(或即将)出的动画的意思。 一般新番动画播出的时间在一、四、七、十这4个月份上面。一周一话,三个月为一季。一季刚好13话左右。所以日本动画大多都是(一季)11~13话、(两季)22~26话、(四季)52~56话。1998年-2005年的动漫也有很多尝试了(三季)36-39话的集数特点,但现在已沉寂。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新番” 日本动漫术语BL:原英文为Boy's Love,特指男同性恋,又称玻璃,同志,断袖,断背,兔子等。 GL:原英文为Girl's Love,特指女同性恋,又称百合,蕾丝边。 BG:原英文为Boy and Girl,特指男女之间的配对。 CP:指的是配对。 SM:的sabisu(service)和manzoku(日文满足的意思)两者均为日文假名,以两者假名发音首字母组成的术语。用来形容以虐待与被虐从而产生快感的性行为。(英文"虐待狂"与"被虐狂"两词分别为'sedochism'与'masochism') CJ:纯洁的缩写(与邪恶XE相反) 残念:日语音译,意思为遗憾,引申词语有“碎碎念” 。 萝莉:是洛丽塔(ロリータ,Lolita;源于美籍俄裔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长篇小说《Lolita》)。 贫乳:指女性胸部扁平,也称“飞机场”。比如说露易丝,夏娜(多数为钉宫理惠配音的角色)等。 达人:日语音译,对动漫或某部动画十分执著,并且对动漫或某部动画有深刻的了解。另有某领域专业人士的意思。看动漫不惜一切代价,总之实力很强的那种。 soso:在日文中是指对,对的意思.;但在英文中指的是一般般,不怎么样。 874:动词……论坛上疯狂批判的行为,意为抽人,打人。一般如果你会被874的话肯定是触犯了某位OTAKU高手或者精神病患者,建议先和这种论坛保持距离,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后再去或者干脆不要去了。源自猫扑包子表情第874号。 素人:就是看动漫有些年头(2-3年)自己有点开窍了但其实还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贬义词。算是说人幼稚,嫩。 幼齿:泛指小孩,多见于港台澳日等地区。 御姐: 由日文中姐姐的含义引申过来,在动漫中常指有姐姐个性的女子。长发,丰满的多见,但主要是指个性强势,有爱护人的性格。 少女漫:在动漫中泛指画风较浪漫、梦幻,一般有恋爱情节,易吸引广大少女的动漫。如:SA特优生、会长是女仆大人、守护甜心,小女神花铃等。 热血漫:在动漫中泛指画风激烈、热情,如:家庭教师,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等。 腐女:腐女是“腐女子”的简称。腐女或腐女子主要是指喜欢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爱情的女性,“同人女”与“801”也有此意。 欧巴桑/欧巴/巴巴:基本意是“阿姨”(有亲属关系的),但也可用于泛指;老婆婆的话通常称为“欧巴酱”。 欧吉桑/欧吉/吉吉:基本意是“叔叔”(有亲属关系的),但也可用于泛指;老爷爷的话通常称为“欧吉酱”。 废柴:很无用的动漫主角,通常指男性,如:《家庭教师》中沢田纲吉、《哆啦A梦》中野比大雄、《守护猫娘绯鞠》天河优人中。 后宫:就是N大于等于3的异性把围绕着主角的情况和故事,通常见于恋爱养成游戏,包括BL向与GL向,特点是人物极为美型,音乐等非常优美。还有点H比如说管家后宫学园。 同人: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干扰的自我创作”,或“自主”的创作。 OTAKU:御宅族(日文假名:おたく,罗马音:otaku)常直接称为otaku,一般指对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识面,鉴赏,游玩能力的特殊群体,是究级ACG爱好者的代名词。 这个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你的家”,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到了80年代,当时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例如说“请展示你(御宅)的收藏”。“御宅”比普通的称呼保持距离,同时也暗示了大家不要太接近。 OP:片头曲/主题曲 ED:片尾曲/结束曲 IN:插曲 TM:题歌 BGM:背景音乐 IMA:印象歌/角色曲 OST:原声配乐 CAST:角色与其声优 STAFF:全体制作人员 监督:导演,日本影视剧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出演方式,美术、音乐效果等。是要对整个作品,按照对剧情,剧本的独自解释从整体上指导(如,演员演技,美术,摄影,音乐等等)整个作品的人。 腹黑:外表善良,温柔,内心恶毒,邪恶,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折磨死人誓不罢休的人,腹黑也有较多的版本。 二次元:泛指动画,漫画,游戏的世界。 三次元:是指现实世界 马鹿:马鹿(ばか,bakga,八嘎)有笨蛋、傻瓜等意思。一般用这个比较少,多是八嘎或baka。 ACGER:动漫、游戏与漫画的爱好者 【耽美控】喜欢BL(男同性恋)漫画的人。 【妹控】指喜欢上自己妹妹的情结。除了亲妹妹外,ACG作品中出现喜欢上乾妹、继妹(因父母再婚而来的无血缘妹妹)、堂妹、表妹情节的也可以算是妹控取向作品。著名的妹控题材作品有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弟控】意指对弟弟怀有“喜欢,溺爱,保护”情结的人。随着近年二次元人物的控向多元化,弟控作为一个属性也被广泛熟知。它相对于姐控而存在,通常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弟弟。无血亲关系的弟控属性目前还比较少见。著名的弟控有无头骑士异闻录中的矢雾波江等 【女王控】女王:指个性强势、习惯指使别人做这做那,能力很强说一不二的千金大小姐或女强人。女王控就是指对这类人物十分喜爱的人。通常有自虐倾向。 【女仆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对女仆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向,或是指有着这种性向的人。多是迷恋ACG的人群。 【正太控】指比起对成年男性,对少年抱有更大的性方面的关心之性向。以及具有此类性嗜好之女性(今亦有指男性)。亦指对0~18岁左右之未成年男性、少年本身及以这两者为对象之绘画少年、漫画、小说抱有强烈爱情、感情的人们。 【萝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比起对成年女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向,或是指有着这种性向的人。 【伪娘控】伪娘是相貌、身材接近于(几乎是)女性,心理、性格介于男性与女性之间,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魅力(在女性眼中拥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拥有女性魅力。)的非女性人物。伪娘控就是指萌这类人物的人 【伪男控】伪男是相貌、身材接近于(几乎是)男性,心理、性格介于男性与女性之间,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魅力(在女性眼中拥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拥有女性魅力,至少在ACG故事中是如此)的非男性人物。伪男控就是指萌这类人物的人 【美少年控】广义上指喜欢美少年的人,大部分是霸气型的或是特别温柔的女生。如果是BL,美少年控一般也是美少年。 【大叔控】指喜欢了一个年龄比青年大的男人(或许更喜欢他的内在),大叔外貌特征:年龄已超越了青年,一般是有胡子的,喜欢说"大叔"的这个词的多数都是动漫迷,所以,大叔一般都是动漫人物。大叔的内涵在于不同于正太和少年的成熟,在无助孤独的时候这类人往往充当着安慰者的角色。 【御姐控】意为对年轻的成年女性的特别喜好,也指对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的偏好。 【猫耳控】就是指萌有猫耳的动漫角色的癖好(不论男女),而猫控的意义也是差不多的。 【百合控】喜欢GL(女同性恋)漫画的人。 【银发控】银发控就是指只萌银发的动漫角色的癖好(不论男女),而白发控的意义也是一样的。 【镜子控】喜欢照镜子,对镜子非常喜爱。自恋的人 【袜控】非常喜爱袜子,如棉袜、长筒袜等。 【丝袜控】喜欢丝袜。 【长靴控】喜爱长靴。 【冰山控】意为对冷酷的人的特别喜好(不论男女),一般这类男性被称为“冰山”。不过自己有这类倾向(喜欢自己装冰山)的也称为冰山控。 【傲娇控】喜欢性格傲娇的女性角色。 【巨乳控】喜欢胸部较大的女性角色。 【贫乳控】喜欢胸部扁平的女性角色。 【腹黑控】意为对腹黑型的人的特别喜好(不论男女),如自己有这类倾向的也这样称呼(和上述差不多) 【眼镜控】非常喜欢眼镜(无论戴不戴)对戴眼镜的人特别喜好的都意为眼镜控。 【脑残控】常常喜欢些让常人无法理解接受的另类东西,所以都意为脑残控。 【男性发卡控】非常喜欢让周围的男性戴上发卡并拍照留念,更有甚者发到网上共享。 【制服控】指非常喜欢那种制服的人。 【过膝控】喜欢看穿过膝袜+短裙,看大腿裸露出的部分(又称绝对领域)。 【狐狸控】表示对狐狸有爱,且喜欢狐耳漫画角色 【重器械控】喜欢复杂累赘的仙界魔法类或是高科技武器等战斗用具的人物,或者是喜欢前者的漫控。 【三无控】(参考词条:三无少女)即喜欢三无少女的人,三无指无心、无口、无表情。 【强大控】喜欢动漫中能力强大的人【万控】包含万物,可想而知的强大,是博爱的进一步表现 【酱控】喜欢叫人的昵称,并把后面加上一个酱,表示亲切 【语癖控】说话喜欢在后面加一些字,比如“...的说”、“...绵”、“....啾”、“...呐”、“...喵”、“...呐”等。 有爱 如今已被滥用的词汇之一 大体上意思等同于"很专业""喜欢""兴趣" 比如 京阿尼很有爱 对yuuko很有爱 对konami的loli没爱 相关词汇 ACG 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意为:动画、漫画、游戏。 崩坏 大体上有两种用法 1.作画崩坏 目前动画的"潮流" 表现为背景粗糙 人物走型等... 2.某某人崩坏 意思基本同"坏掉" 大概就是精神崩溃的感觉... 相关词汇 走型 坏掉 便当 出自周星星的《喜剧之王》 意思就是挂了 死了 飘了... 工作人员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 会领一个便当 于是"领便当"就是指此人任务已完成 引申为死掉了 相关词条:二次元世界 H:通常指18禁的东西,如:H漫,H-CG……等。 工口:日本语假名エロ,通“H”解 推倒/扑倒:把某人推倒在地上(床上)的意思,也可解作大部分男人都想做的行为,说得白一点就是强x,同时亦有被干掉的意思(■■人好像很喜欢用这个词……)(※实际上是H的意思,不一定限制在强X) 翻过来,继续:上述行为若对男性使用,所要进行的下个步骤,BL团适用 微H:字面上的意思,较轻微的H。大多用於描写模糊不清,或是文字马赛克带过的H。 激H:就字面上可了解~比H的行为程度更加激烈,有时会参杂一点鬼畜。 调教/凌辱:强制的H、虐待。 鬼畜:比激H更上一阶,非常成人向的H行为。 因为字汇原意有残酷无情的意思,所以是非常18禁的SM式H。通常念为:鬼畜(音四声处)。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动漫术语” 日本动画分类剧场版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剧场版故事情节一般都来自改变动画作者及制作团队的原创,人物上除保留TV版人物外会因剧情需要增加许多新人物。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原意是:原创动画录影带指以录像带或DVD形式直接发售的动画作品,后期发展为“Original Visual Animation”的缩写,其涵盖的范围和内容更加广泛,但主体扔指未在影院或电视台放映过的作品。 TV动画 在电视上进行连续播映的动画作品,又称"TV版"。根据播出时间、电视台和地区的差别,还可分为全日带ANIME 深夜ANIME UHFANIME WOWOWANIME CSANIME等几类。 SP special 的首写字母,译为“特别”.也就是特别篇,特别版 OAD(全称Original Animation Disc或者Original Animation DVD)意思与OVA相近,媒介包括DVD及Blu-ray Disc。OAD的内容一般为原创,也有将TV版本再编辑后制作而成,而OAD则只面向原作fans制作,也是新人监督和编剧的试练场,故销量不会太高。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日本动画” 日本漫画昌盛⒈日本拥有完善的动漫产业链,动漫产业基本包括动画(anime)、漫画(comic)、游戏(game)及相关的产业,日本动漫产业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漫画创作——图书出版发行——影视动画片生产——影视播放——音像制品发行——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的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动漫产业链流程。而且,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⒉日本的漫画普及程度相当高,因为日本动漫是面向全年龄段的,因此动漫观众群体数量庞大,且大部分观众的消费能力很高,使得日漫能够成为当地的时尚主流。同时漫画作者的地位在社会中很高,使得主动从事这门职业的人非常多,动漫产业能够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⒊日本动漫工作者认为:好的动漫作品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更应该重视商业效益。日本的动漫作品创作之前,通常会对市场进行考察,不仅要把握观众的口味,还要考虑这部作品在推向市场后能带来多大的利益回报。因此,日本动漫作品在内容上会考虑趣味性和娱乐性,毕竟这更能为观众所喜爱,更易有好的市场反应。同时,在创作上会考虑观众群的划分,哪些是给小孩子看的,哪些是给成年人看的,针对观众不同年龄层,创作出不同题材的作品。甚至有哪些作品是给小孩和大人都可以观看的,对这些,动漫制作者都会考虑进去。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日本漫画” 美国动漫说明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主要分为开创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第一次繁荣阶段、蛰伏阶段、又一次繁荣阶段。 开创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初步发展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 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查克·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如《兔八哥》《戴飞鸭》等在战争期间也非常受欢迎。 第一次繁荣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蛰伏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 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 猫和老鼠,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动画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纪,迪斯尼公司努力培养新人,处于新旧结合时期,拍出了颇有争议的动画电影,如 《黑神锅传奇》等。80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开始尝试着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同时,公司任用了专业的企业经理人麦克·艾斯纳接管了公司。 又一次繁荣1989年是美国动画又一次繁荣时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 《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可以乱真的《恐龙》,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 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杰夫‘伦伯格著,切克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 动画家主要有:温莎.麦克凯,代表作品有《恐龙》(1914)、 《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1918);弗莱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纪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纪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纪40年代);华。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鸭》 (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飞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经典动画片;汉纳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猫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 《杰特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凯 利.艾西贝瑞,代表作品《小鸡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莱克》 (2001)、 《小马王》(2002)等。 美国主要动画制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一直由华特·迪斯尼掌门,1967年华特去世后,由他的哥哥罗伊掌管,后交给华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雇佣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获新生;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短片,1962年关闭了动画部门,直到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重新制作动画片;梦工厂,成立于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层领导人卡赞伯格、音乐界泰斗大卫·格芬以及著名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共同组建,从1998年开始陆续推出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型动画片,欲与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礼,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莱克》获奥斯卡大奖。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中国动漫中国动漫落后原因⒈起步较早,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当年的水墨动画是当时一绝,以及后来的布塑动画。但遗憾的是国内未能对这一行业领域给于足够的重视,自然也就无法使这一新兴的艺术门类一直保持优势并不断创新,最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以致于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 ⒉受现今环境影响,人才的能力严重受制约,创新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多抄袭、复制,无任何自己动漫特色,吸引力极差。 ⒊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在中国,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国内很多家长认为漫画创作是不务正业,动漫影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对动漫往往持反对态度。这种观念占据着社会主体思维,使得中国动漫创作缺乏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书店、学校等文化场所对动漫创作并不重视,甚至将其视为非正统的东西,以致中国很多动漫作家的作品在中国没有市场,只得卖给国外动漫创作公司。 ⒋因管理方对动漫产品观众的错误定位,导致动漫观众顾客群年龄层次单一且不具消费水平,不是时尚主流,许多动漫只针对幼年儿童,极少数针对青少年、成年人。 ⒌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导致国内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制作动漫。 ⒍没有形成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中国的动漫产业环节基本上集中在“动画制作”及“电视播出”两个环节上,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衍生产品尚未完全开发。再加上盗版的影响,使得很多动漫企业因此难以回收成本,赚取利润。同时动漫行业缺乏专业运营和管理团队,这也大大制约了动漫产业化的发展速度。怎样进行成功的产业运营,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已成为动漫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⒎动漫人才缺乏,国内动漫产业较难补充新鲜血液,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象能力,有时甚者需要的是极富夸张的想象,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据了解,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意研发人才、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因此中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 ⒏中国动漫作品,在制作理念上始终显得过于保守。一位动漫迷认为,中国的一些动漫作品有时过于强调教育意义,就像一个古板的老学究一样,全然没有漫画作品本身应有的娱乐元素。现在我国许多动漫作品都是翻版,故事情节平淡无味,缺乏创作性作品,许多作品都是换人头不换情节。国产动漫形象不可爱、缺乏幽默夸张之感;动漫故事老套、幼稚说教、缺乏自主创新;动漫人物刻画草率,造型平庸甚至令人反感,无美感。这些困扰中国动漫界多年的老问题依旧没有多少改观。因此,在人们心中,动漫世界尚没有“中国制造”的概念。 ⒐利润问题,国外动漫作品中人物设计和后期制作,有百分之六七十是由中国作家完成,这在动漫行业也就形成为大家所接受的外包服务。一个好的动漫原创作家接外单,通常一分钟可以获得1000多元的加工费,而给国内公司创作,只有三四百元的收入。收益差距也造成国内优秀作品流向国外。 ⒑先进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持原创漫画的力度还很不够。漫画可以延伸出动画,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目前几乎“无漫可动”。原创漫画是动画和游戏的基础和本源,没有欣欣向荣的漫画难以改变当前后劲乏力的状态。作品题材不够多元化。在中国国内的动漫题材基本全是少女向作品,而其它类型,却因为政策等原因,无法尝试和创作,以至于作品单一化,无法推动动漫的发展。从这可以看出,要想等到中国动漫发展高潮恐怕得在等近10年。 中国动漫发展制约因素思想观念和产业政策的制约———动漫产业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文化娱乐业,主要消费群体还仅仅是青少年,大部分动漫制作和播出企业并没有抓住国际上动漫产业成人化的趋势带来的产业机遇,没有将成人作为目标消费者,创作适合成人的动漫产品,极大地制约了购买力的提升,体现到播出环节就是广告不足。创意和营销人才严重不足———尽管近两年来国内开设动漫专业的各高校院系有近百个,在校人数近万人,还是远远供不应求。当前中国动漫界最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导演、策划以及营销人才。这也是国内很多动漫产品无法吸引观众的根本原因。经营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产业的提升。一些较好的原创产品比较零散,没有衔接成链,使得销售平台缺乏,产业升级后劲明显不足。“动漫”与舶来语“卡通”相比,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文词汇,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本土色彩。在此之前,它所指的内容人们往往称之为:漫画、连环画、美术片、动画以及卡通等等。在词汇更迭的背后,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的变化,而是因为以上这些词语都难以概括这个逐渐浮出水面的新兴产业。世纪之交,动漫产业在我国悄然发芽。 在这里有个误区:那就是动漫与动画、卡通、漫画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动漫是一项产业,是有许许多多个产业链组成的,它不是单一的一门技术,而是一项由庞大群体组成,面向全体消费者的产业,绝对不能与动画、卡通、漫画相齐并论,它不只涵盖了这些,国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2004年,中国动漫终于迎来了产业的春天,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对这个行业投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以行政手段加大发展动漫产业的力度,这在我国动漫发展史上是第一次。7月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落户上海。年底又相继批准了北京动画频道、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湖南金鹰卡通卫视三个动漫上星频道,正式命名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9 个,动画教育教学研究基地4个。截至目前为止又新增北京、成都、广州三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6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并且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主办单位由国家广电总局以招标方式确定,目前已在杭州举办了两届。 同时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畅谈产业发展对于中国动漫的重要意义,如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张松林先生的《落实政策措施,推进动画产业全面繁荣》、《动员起来,为振兴中国动画产业创建新功》,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的《创造中国自己的动画产业》,上海社科动画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郭虹的《中国动画的出路在于产业化》等等。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各界的关注、业界的努力下,一时间,动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各个城市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举办动漫展,制作动漫作品。据中国动画产业年报课题组统计,2003年全年国产动漫作品总产量不到3万分钟,而进入2005年第一批共收到全国68家制作单位报送申请剧目173部、25659集,长度为258314分钟,经审查批准立项164部、24244集、长度为226585分钟;第二批共收到全国93家制作单位报送的申请剧目251部,25097集,长度为358794分钟,经审查批准立项239部,24534集,长度为349133分。如此规模在前些年是不可想象的。在对产业的一片叫好声中,我们却可以发现不少问题。动漫展中亮相的多以国外动漫产品为主打,引起受众追捧的也还是国外动漫明星。笔者于2005年11月26日参观成都2005年金熊猫国际动漫展,就发现展厅中售卖的动漫衍生产品原创极少,多为国外动漫形象。而且在大量面市的动漫作品中,到底有几部是真正为受众认可,到底又有几部真正形成了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尽管广电总局三令五申规定各动画频道和少儿频道国产动漫节目的播出比例不得低于60%,遗憾的是,全国各个地区动漫受众的最爱还是日本、欧美的动漫作品。在笔者参与的对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四个城市的动漫受众消费状况抽样调查中可以发现,消费者最喜欢的还是日本、欧美的动漫作品,其中最喜欢日本动漫的占73.6%,最喜欢欧美动漫的占16.0%,最喜欢国产动漫的仅为7.3% 。 动漫音乐ED:(Ending)指的是动画片片尾的音乐和动画。日本动画所谓的ED,全写为Ending Song,日文名为エンディング曲,另有一较少人使用的名称为结尾主题曲或动画片尾曲,指动画在尾所播放的歌。一般以每一个季度(13集)更换一套OP与ED。但总集数只有13集或更少则多数不会更改。一套动画中,ED数目如多于一首歌的,在随后发行的原声CD、网上讨论、以及动画资料整理中等场合会以ED1,ED2,...等表示。根据统计,ED的数目往往比OP多。 OP:(Opening Song)日文名为オープニング曲,另有一较少人使用的名称为开头主题曲或动画片头曲,指动画开头所播放的歌曲。一般以每一个季度(13集)更换一套OP与ED。但总集数只有26集或更少则多数不会更换。一套动画中,OP数目如多于一首歌的,在随后发行的原声CD、网上讨论、以及动画资料整理等场合会以OP1,OP2,...等表示。部份人会把此术语套用于日本动画以外的动画,例如美国动画、欧洲动画等。 bgm:(background music),就是背景音乐。 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声大碟。 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 COLLECTION:即选集,又称合集。一张CD里即可以是同一个系列的选集,也可以是不同系列的选集,大部分收录的是所谓的“精华”。COLLECTION有BEST COLLECTION、THEMES COLLECTION、SINGLE COLLECTION、DIRECTORS COLLECTION等。 IMAGE ALBUM: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 IMAGE SONG:指角色歌曲,一般是由声优以角色身份演唱。 MIX/REMIX: 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张混音专辑。和印象集又有点不同,混音版的乐曲在OST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重编辑,并加入人声、环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门的东东,以期达到一种更好的或不同于OST的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酷!一首在动画中听起来很沉闷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里可能是一首非常劲爆的舞曲哦! LIVE:实况录音盘,一般是现场演唱会的,可以感受到实际参加演唱会的效果。 VOCAL: 有人声的,非纯音乐带,一般指歌曲。 DRAMA:类似于广播剧,即是用一群声优来演出,但一般都是相当具有水准的。 THEME SONGS:主题歌,一般是系列里最有名的歌曲。 BONU TRACK:CD后特别附加的音轨,可有可无。 SINGLE 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天!这样的CD也会有人买?好像是用来现炒现卖的,通常不可能见到再版。也有人说为了节约资源,在日本大多是用米碟灌录的。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动漫音乐” 动漫产业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2008年度,中国动画制作机构自主生产的动画片数量大幅提高。2008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249部131042分钟,比2007年增长28%。全国共有20个省份以及中央电视台生产制作了国产电视动画完成片。其中,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市是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2008年,国务院以及各地政府出台的国产动漫产业优惠扶持政策收效显著,一些主要城市动画片生产积极性持续增长。国产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位居前列的十大城市分别是:长沙、杭州、广州、无锡、北京、上海、南京、常州、西安、重庆。2009年春节期间,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首映日票房就达800万元,首周末一举突破3000万元。不仅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也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功夫熊猫》。一部国产动画影片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让中国动漫界人士深感扬眉吐气。 中国有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动漫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纷纷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北京开始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中心;上海、广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游戏、动画、手机游戏、单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国产动漫市场的上位。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各行各业,正处于成长时期的中国动漫产业也受到了影响。在国内原创动画产业受到资本的制约,外包加工业务订单下降,出现危机的时候,这就迫使中国的动漫产业开始出现动荡,甚至是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然而在这种危险之中也隐含着机会。政府将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做好动漫产业的规划和动漫平台的建设,开展原创扶植,做好懂原创、懂营销的专业高端人才培训,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净化市场环境。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动漫产业” 动漫周边游戏周边、动漫周边是个比较广义的概念,是指以游戏为载体,对其周边的潜在资源进行挖掘。包括以游戏为主概念的玩具、食品、饰品等等实物,同时也包括音乐、图象、书籍等文化产品。这些不同形式的产品,在游戏周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在为游戏厂商带来游戏以外丰厚的利润的同时,也把游戏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向前发展。 中国动漫业(其实还不能叫产业)现在的发展很不成熟.国际动漫产业一般都由三个层次组成,动漫产品本身\\音像产品\\动漫衍生品.目前我国动漫业只是处于第一\\二层次,能完整开发衍生产品的比较少,动漫品牌意识不强,加上行业版权问题,以及盗版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我国动漫爱好者习惯消费的是正版和盗版相结合. 动漫周边,日本的确做得比较好,形成了动画和漫画相结合,以漫画养动画的模式,漫画爱好者能过渡到动画爱好者,这有助于发展动漫周边产业.美国也不错,后起之秀韩国也在发力,美国能够形成产业联动,和饮食业等产业互动发展 常见分类:拼装模型、可动玩具、合金玩具、积木玩具、模型景品、食玩、粘土、扭蛋、手办等 而在国外,这类商品被统称为HOBBY(业余爱好,嗜好),有硬周边(CORE HOBBY)与软周边(LIGHT HOBBY)的区分。 像扭蛋、模型、手办这样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纯观赏收藏的被称为硬周边。相对价格较高 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如文具、服饰、钥扣、手机链等商品,相对价格便宜。 版面有限,相关词条,详见:“动漫周边” 动漫培训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及较强的影视动漫画设计、原创及制作能力,能适应动漫画艺术制作、影视、广告、出版物、网络媒体、多媒体软件制作、计算机游戏开发等领域内工作的高等应用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主干课程:动漫技法、角色造型设计。 专业课程:素描、速写、色彩、动漫技法、二维动漫设计制作、影视广告制作、角色造型设计、动画脚本、场景规划与浏览、运动规律设计与应用、影视后期合成技术、游戏策划与制作、计算机制作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动画设计和漫画设计的有机结合,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深化与延伸。要求学生在动画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掌握漫画设计的原则及表现技巧,了解影视及每体领域的发展方向,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较强的视觉感受功能里和视觉表现能力。 2)掌握动漫画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并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3)掌握动漫画的各种表现语言和表现技巧,有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 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的辅助设计和创作。 就业方向新闻出版社、电子出版、广告传播、网络公司、数码影视广告、动漫制作公司、漫画制作、卡通人物设计、企事业单位设计策划部门等。 常用软件动漫设计分为:2D动漫软件,3D动漫软件和网页动漫软件 。 2D动漫软件包括:ANIMO、RETAS PRO、USANIMATION、PaintToolSAI。 3D动漫软件包括:3DMAX,MAYA、LIGHTWAVE。 网页动漫软件包括:FLASH。 国家动漫精品工程项目推介会举行4月18日,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产权交易所、湖南金鹰卡通卫视承办,北京银行、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广局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协办的“首届国家动漫精品工程项目投资推介会”在京举行。 在投资推介会上,天津神界漫画有限公司的《济公》、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泡泡美人鱼》、鄂尔多斯东胜天风动漫影视有限公司的《小牛向前冲》、北京功夫中传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的《功夫兔系列动画》、广州盒成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小盒》等一批入选国家动漫精品工程的项目进行了路演和项目说明,专家予以点评,金融投资界人士进行了现场提问。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文化部会同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同实施了2011年国家动漫精品工程。经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评审并研究通过,经向社会公示无异议,最终确定《西柏坡》等37个项目获得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动漫产品扶持,《封神传奇》等40个项目获得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动漫创意扶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