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喜阳
释义

概述: 董喜阳(1986.6.15——至今)。笔名生命流沙。80后著名先锋诗人﹑专栏作者。基督教徒﹑吉林九台人。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吉林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诗评人。《吉林画报·创意摄影》执行主编、《橄榄梦诗刊》副主编、主编《80后诗典》。吉林省首届“80后诗会”发起人、吉林省首届金秋诗会发起人。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联合会理事。布谷鸟中文网编委会特邀编委。

简介:

截止日前为之,撰写诗歌、散文、小说、新闻稿件、人物专访、诗歌评论和书法评论200多万字。见于《光明日报》《西部时报》《吉林日报》《吉林画报》《长春日报》《长春商报》《城市晚报》《新文化报》《航空旅游报》《宝安日报》《郑州日报》《特区文学》《东西南北大学生》《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林》《牡丹》《长春》《岁月》《松花江》《江苏作家》《吉林人大》《绿风》《诗潮》《北美枫》《澳洲彩虹鹦》等刊物。

受邀参加了由《人民文学》﹑《诗刊》主办的第三届东莞观音山诗歌节、“诗探索·天问中国新诗会所”与查干湖管委会及松原市文联联合主办的“诗探索查干湖主题诗会”。现供职于长春商报社,主编《长春商报·文化吉林》,居长春。

诗观:诗歌是生活的关照和呈现,应该把诗歌还原于生活,在快乐的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精神维度。

创作路程

1998年在《希望周报》上发表第一篇正式文章,随后在《求知时报》、《中学生博览》、《作文与考试》上发表系列作品。

2007年创立校园文学组织“玄冰战队”并发行报刊《青春快车》。

2008年正式碰触诗歌,并和安徽诗人,诗评人老镜创立“棱角诗社”,被推选为第一任社长。

2009年南下深圳,从事五星级酒店管理一年、在深圳市宝安区政府做半年刊物编辑,后从事当地媒体,2010年9月返长工作。

2010年9月回省后,一直活跃于本省诗坛,并极力推动本省80后诗歌发展。

入选读本

诗歌作品入选《2007,2008年中国最佳网络诗歌》(中国文联出版社)《喀斯特经典诗歌选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当代新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网络诗歌精品年鉴》(四川美术出版社)《现代诗人诗选》(大众文艺出版社)《震殇——献给汶川的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现代诗人诗选》(中国戏剧出版社)《民间诗人一百家》《80后朦胧诗选》《深圳80后诗选》《深圳80诗歌档案》《群岛2012年卷》《世纪诗刊·吉林诗选》等十多个诗歌选本。

组诗《历史暗角里的群落》获得第二届“新视野”杯文学原创大赛诗歌类一等奖。

媒体身份证

《长春商报》是长春日报报业集团全力打造的一张子报。“点精网”是《长春商报》旗下官方网站,集《精品消费指南》、《情感生活》、《汽车生活》《健康生活》专刊的精髓于一体,以“彰显精英文化,引领品质生活” 为主旨 ,涵盖资讯、时尚、情感、汽车、地产、商讯、图库七个频道,为时尚产业和消费者提供一个专业的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 是吉林省内最具影响力的生活服务类周报。

在报社期间,负责文化专刊、专题以及时政新闻中心版面。采访过娱乐圈如:羽泉、水木年华、李玉刚、周艳泓以及著名配音员胡连华等。吉林卫视主持人张楠、张柏鑫、新闻主播周峰、《守望都市》主持人金柏安、周全;时尚主播向辉、李楠,长春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孙东;长春人民广播电台徐震、冯程程、尔东东、晓丹、王天雷;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史小沫、齐天石等。著名书法家段成桂、孙嘉远、刘彤宝、王岳中、吴自然、李吉顺、范忠玉、吴景山、姚俊卿、姜春雨、关东,以及著名老人、白石弟子崔广五先生。

体育界有亚泰足球队杜震宇、张笑非,以级世界顶级魔术大师刘谦。

策划墙

2010年,与诗友策划、执行吉林省首届80后诗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在省内得到好评。

2011年,在吉林省策划“纪念海子”诗歌交流朗诵会,取得广泛认可与成功。

2011年,策划了吉林省首届南湖诗人、作家交流会。

2011年。与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红雨、小说家于德北共同策划执行了吉林省首届金秋诗歌朗诵会。

2011年,策划执行了首届“长春之夜”民谣诗歌朗诵会。

2011年,成功策划并担任主持人的“维度·在这里”诗歌交流研讨会。

2011年,为报社成功策划凯迪拉克66号公路纪念版SRX长春上市活动。

2011年,为报社成功策划温馨鸟·和记黄埔地产“松原之夜”大型时装流行趋势发布会。

2011年,两次成功策划并现场执行齐白石艺术研究院两次大型慈善义卖活动。

2011年,成功策划长春商报社“斯柯达杯”儿童摄影系列大赛

2012年,与经开分局宣传处卢炳东联合策划并担任主持人的吉林省首届“记者与警察”相聚愚人节活动。活动当天,吉林省公安厅、长春市公安局与省内18家主流媒体相关记者、主持人、领导等百余十人参与。并取得空前的成功,从而使得西方的“愚人节”正式成为东方人娱乐自己,愉悦他人的品牌节日。

百家之石

于耀江(著名诗人、四平市作协主席):董喜阳的诗歌是在开自己的花,将来也必将结出自己的果。

郝伟(著名小说家):董喜阳是一个超越年龄局限的诗人,其激情、才思、斗志值得大家学习。

钟磊(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董喜阳的诗歌是对内在精神的一种窥见,是上升到诗歌警醒意义上的诗歌语 言,是诗歌意义的闪电。他的诗歌写作与多重叙述诗歌写作有所不同,是意象衍生意象,在意象中产生理性,使意象与理性相互映照和投射,同时,又在意象和理性之间构成奇妙的互补和平衡,从而使诗歌产生奇异和曼妙的光泽与色彩,像超现实主义达利的油画一样。

张绍民(著名作家、学者): 董喜阳有自己的信仰,信仰贯彻到自己的写作中与生活中,这就是在执行生命。信仰是一种支撑,也是一种能量。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包含了信仰,因为诗歌是发光的事物,也是心灵的呼吸通道。

王宏国(著名诗人):对于诗歌写作的老手,需要给予艺术批评,帮助他精益求精;而对于新手,更需要鼓励,帮助他建立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董喜阳是个真诚、热心的小伙子,无论是对待他人、自己还是写作,由此决定了他在诗歌写作上有所成就的可能。

张玉书(《诗文杂志》副主编):董喜阳的文本,往往是运用独特的目光捕捉诗歌的意象。透过风雨浸染的历史隧道,展开遥远的想象,思维散发到极致。能够抓住事物的细节去启动想象的翅膀。拍出了一种纷飞的诗意。

老镜(安徽诗人、诗评人):董喜阳的为人和文本都是硬朗的,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一个魁伟的硬汉子,我为你竖起大拇指。

陈就(80后先锋诗人、词作家):记得董喜阳把自己对诗歌的观点总结了几句简单的话,“诗歌是生活的关照和呈现,应该把诗歌还原于生活,在快乐的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精神维度。”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中却不难看出这个80后愿意与生活共同分享诗歌的态度,更不难看出这个年轻人在一边诗歌一边享受生活。因为在我们的脑海里,写诗的人总是满怀的忧愁、无尽的凄凉,而在喜阳这,我却丝毫未读出诸如此类的迹象。

黄运丰(80后诗人、作家):董喜阳几乎都在用他的诗歌指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他既想“掏空自己”(《我们丢了姓氏》),又想把自己“装满”,“像火燎的皮袋”(《炊烟的呢喃》);这种“犹豫”无处不在,所以他会“设置陷阱给自己,跳进去”(《操练语言》),反过来也能“打给自己一个欠条”,“为以证明滚滚红尘,来过而且活过”(《打给自己一个欠条》)。

黄忱忱(四川诗人):在80后诗人中,以宗教的名义来祷告着写诗的为数不多,其中有两位我都颇为欣赏,一个是嘎代才让,一个是董喜阳。如果说嘎代才让的诗歌用一个人的信仰呈现了一个信仰充沛而执著于信仰的民族。

肖千超《90后诗人、写手):董喜阳诗思是辽阔的,为何这么说呢?他对审美感觉的很全面,土地、水、太阳这三者以及其他边缘类事物的意象选取并延伸证明了他强大的意象世界。稍有关注他诗歌的人会从他诗作中感觉的到。这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诗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使诗回到自身的审美属性上来。而董喜阳则是懂得在一些人看似不平常的生活中挖掘令人震惊的诗意的诗人。 王人天(云南作家、诗人):董喜阳是个谦虚、热情的小伙子。于是,我也就对他的诗作开始了关注。不关注则已,一关注令我大吃一惊,小伙子写的诗作单纯、激情、有灵气,是不可多得的一颗新星。

昆仑玉儿(北京诗人): 董喜阳的诗歌语言流畅,朴素,想象力丰富,技巧方面也在逐渐成熟,思想深度的挖掘也很到位,大部分诗作都在单纯的想象中联想到人生,联想到许多,很是不同凡响。从字里行间里能看出其对诗歌感觉的潜在内质,坚持写下去,相信一定大有前途的。

孙博(90后诗人):董喜阳的诗歌处处透露着一股对自我、对社会的理性的审视,蕴含了深沉厚重的历史沧桑的气息,他善于在平静中找寻亮点,于生活中发现诗意。董喜阳是一位审美全面的诗人,尤其是对于土地、水、太阳及其衍生和边缘事物的描述的全面性和对意象的采摘,他的诗歌文本似乎是诗歌重回诗歌自身审美的一个延展的特点,“最后的一场雨,并不带有四月的样子/城市的生长需要一点证据/它期待像风,像太阳撇下的一面扇子/不带有海洋气候的特征[1]”,诗人用其独特的眼光捕捉到了一类难以发现的太过平凡的意象,处处透落着诗人完整的意象世界的创造和填充。

《80后诗典》重拳出击:

主编:老镜

副主编:董喜阳 张波

编委会主任:黄忱忱

编委:董喜阳王驭 木蓉菲 陈伟 陆承虎 余宏超 张波 罗强 高小龙 蔡明菊 缪增谷

勇敢的擎起诗歌的大旗,往前走!——《80后诗典》代序

——诗人 杯中冲浪

等待爆破的信号——《80后诗典》总序

——诗人 安徽老镜

隐形的翅膀,翱翔在有风的方向——《80后诗典》编后记

——80后诗人 董喜阳

文学对话:

董喜阳:对青柳若干诗歌问题的回答

青 柳:

向我们讲述一下你的经历可以吗?

董喜阳:

经历是埋藏在心底最隐秘的负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1986年的夏日,我出生在吉林省九台市一个叫二道嘴子的小屯。记忆中6岁之前搬了五次家,与孟母三迁不同的是,要和妈妈、姐姐一起躲避一些不愿见到的人。我从小就对历史和背诵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全唐诗》、宋词、元曲是那个时的最爱。当很多孩子手捧小人书、看《雪山飞狐》、《西游记》,玩跳房子、摔泥巴的时候,我却只沉浸在古典文学和金庸、古龙、柳残阳、卧龙生的武侠小说之中,不知山中岁月。因母亲生在书香门第之家,于是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开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千字文》。按照空间顺序,先后从九台到长春、四平、沈阳、深圳、广州、武汉。大学毕业后曾三下深圳,在那里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也同时接触到了更为后现代主义的诗歌文本与诗歌思想。从事过酒店管理、旅行社策划、记者、内刊编辑、诗歌刊物编辑等工作,一直到回归本省做报社记者、文化公司董事长助理,帮助一个朋友打理一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心当中有着乡村的质朴与憨厚,有着跻身都市主流时尚人群的渴望与欲望,但我却又过早的看透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进而选择在闹市中自僻宁静,逐渐走上一条贴近生活亮度的诗歌写作之路。

青 柳:

生活中,有没有一次直接或间接的事情让你意识到你该成为一位诗人、或者说你是怎样进入诗歌生活的?哪位作家影响了你的诗歌?

董喜阳:

我走上诗歌写作道路充满很大的偶然性。我的第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是父亲的同学,他觉得我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基因,因此刻意栽培我。在他严厉的管教下,我对文学、历史学、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养成了随时做笔记的习惯。小学四年级参加全乡作文大赛获奖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但是记不清楚写什么了。能记起来的是初一那年,也就是1998年在《希望周报》上发表的文章,是文学泰斗冰心奶奶题的报头。当时我是庆阳中学小记者站的成员,独立策划、采访了一位勤劳致富的农村科技带头人。那时我只是喜欢散文和随笔,喜欢那种文体的空灵柔美,无拘无束与散漫自由(当时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读到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于是乎想做一个像他一样行走天下的吟游“诗人”,寻找自己的生命坐标。2002年前后,也就是网络诗歌的兴起是我诗歌写作潜伏期和启蒙期。真正的诗歌写作要追溯到2008年,在吉林师范大学念书期间,意外接触到四平市作协的诗人于耀江、孙学军、杨海军,以及长春的钟磊。他们诗歌文本的语言模式与抒情方式吸引了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把握与拿捏令人敬佩。也是在他们的带领与推荐下我踉跄的走上了诗坛。坦诚的讲,于耀江和钟磊对我的诗歌写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我喜欢他们的诗歌路子和思维方式,我在深圳工作期间,他们的电话问候与博客“长篇大论”的呵护留言深深地影响着我的诗歌写作。

青 柳:

我觉得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应该处于诗人的状态,但在生活的时候更应该是一个生活的人。你是怎么认为诗人的生活的,你是怎么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董喜阳:

我蛮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不管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首先不可否认他具有基本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一个优秀的诗人总是能把艺术完美的还原于生活,把诗人还原于原生态现场。作为诗人和现实自然人都要有“入世”与“出世”的准备与意识。诗歌写作就是从人性向智性,最后达到神性的精神过渡,在纯粹的诗歌写作中诗人应该是孤立无援的,是孤独的。就像三岛由纪夫在文章《玉阁寺》中提到的:“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惟一的自豪,所以我也不会产生要让自己被理解的表现的冲动……我的孤独愈发的膨胀,简直就像一头猪。”这段话很耐人寻味。我觉得艺术生活与现实生活必须得泾渭分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尽量达到和谐统一,尽管这样很难。我在现实生存中属于光合作用植物那一类,积极乐观、锐意进取,奉承“多劳多得、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人生信条,在写作中处于游离与孤独状态,冷漠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短暂的安静。

青 柳:

一个诗人的写作应该和他的生命情怀有关,更脱离不了他的生活,他直接的生活场构成了他诗歌的精神诗学。构成你精神诗学的场是什么?你的家乡对你进入诗歌创作起过推动作用吗?

董喜阳:

我的精神旨归就是让文字替灵魂说话,但不霸占语言制空权。若提到构成我精神诗学的场域其实无外乎精神世界的思索领域和现实生存环境的宽度、厚度。涉及到对中外古今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关注,对现实当下生存图景的精神诉求与悲怜。日常经验性的阅读与咂摸式的思考构成了我诗歌写作的精神场,我的诗歌文本就是对这些生存元素的赞美与批判,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描摹与反思。

像其它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反照。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超以象外,得其圜中”,二者缺一不可,象司空图所见到的,我也一样。从九台到长春,从四平到深圳,这并不相关的四地构成了我现实生活的场,它们维系着我生存的平衡,同时也制约着精神层面的游离与偏颇。认识“家乡”是我诗歌写作提纯的过程,通过写作经历与阅读经验对诗歌美学的剪辑与润色,“场”让我成为传统新诗美学的信徒,同时给予了我对现代诗修习者的体悟。

青 柳:

都说文学被边缘化了,诗歌边缘化更为尖锐。在杂志社一篇呼喊改企的今天,你怎样看待诗人们的创作?你又是如何坚守自己的创作的?

董喜阳:

文学被边缘化似乎都是老生常谈,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在物质飞速发展,肉欲高度膨胀的当下,精神生活不但没有同步的提升,反而陷入时代的泥沼,形成一种对峙的僵局。当物质享受高度繁荣,精神生活就要步入荒漠似乎已经成为不相违背的命题。究其原因,还是经济的虚假繁荣导致人们精神价值观的扭曲与思维混乱。

杂志社从“吃红本”到“自力更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所在的报社也在转企中。诗人始终要靠文本说话,要坚持真的自我,要持守对真实生活的镜像表达。诗人内心的变革要比时代的变革更加迅猛与强烈,出名图利不应该是纯粹诗人的出路,安静的写作,才是出路。几年下来,我很少在报刊上抛头露面,一则可能是文本不够好,达不到发表的要求;二则基本不投稿,朋友约稿除外;三是坚持弄就弄出点动静的写作动机。除《诗刊》以外,《诗选刊》《诗林》《星星诗刊》《绿风》《诗潮》等刊基本走一圈,最后剩下的还是对自我不断的鞭策与警觉,发表不是目的,目的是折射出自我精神气质和对时态精神的回顾与指认。

青 柳:

任何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有根的,而根和他的地域性有关。你是如何理解地域性的?你的诗歌的根在哪里?

董喜阳:

我把根的写作理解成带有精神回归性的乡愁写作,而这一写作趋势在每个诗人的生活中与文本中都必不可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所在,我们在现实与文本中都倾注了真挚情感,似乎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地域性诗歌写作让你在没有出走的圈子内半径辐射的更长、更远,让本土诗歌的抒情达到对立统一。有些诗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地域范畴,但是心里的疆域却广阔疏远,精神游走甚至远远超过于脚踪探寻。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写作往往都是对地域历史性亏欠的偿还,地域性“根”的写作让你时刻自省、自查。

诗歌的寻根之旅是一种艰难困苦的跋涉过程,对于我们生存过的土地,我们的宏大叙述与微观抒情都是艰难的,地域文化认知的薄弱与地理坐标亲近后的远走、疏离与陌生,使得我们对于本土地域文化处于边缘地位,我们就像一个隔岸观火的孩子,对于家乡看似若即若离实则是痛苦的接近过程。乡愁是诗歌文本中不灭的精神火炬与精魂。就像是苏历铭的城子领、雷平阳笔下的云南昭通,江非的山东平墩湖、黑枣的东山村,是的,我们最早是通过阅读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地名的。王夫刚写五莲的《梯田》、熊焱写灯火中的《乡愁》,李小洛偏爱的《我的故乡》,还有那个江西的林莉,远离故土,把上海的朱家角小镇当作第一故乡一样爱着、喜欢着、写着。从这些深情的作品中我们读到了乡情、乡愁,还读出了一种品质:远离喧嚣与浮华的宁静。

我的诗歌之根和吉林本土地域诗歌紧密相连,东北大地文化的豪爽、旷达、自由与宽广铸就了地域文化的粗粒、大气与骨子里的真实气势。怎么样以一个文化人特有的精神姿态进入吉林省的文化精神谱系,在坦然的基础上自然而言的渗透与参与,是我努力与坚持的方向。

青 柳:

美国当代诗人沃伦称肉体的感觉是诗歌的意义,一首诗歌读罢,如果你不是直到脚趾都有感受的话,那不是一好诗。这当然夸大了诗歌的作用,那么你是如何界定一首好诗歌的?

董喜阳:

庞德说诗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是的。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指外在呈现出的情绪、直觉或是肉体阅读后的快感与精神愉悦,它更应该是抵达心灵深处的灵丹妙药,是指引你对宇宙苍生的深刻认识、对宏观事物的朴素认知,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融会贯通。一首好的诗歌文本起码具备以下几点:一是智性乃至神性的审视世界的眼光;二是明确而自觉的语言建设指向;三是对于诗歌元素的综合把握与处理能力;四是有没有简洁、洗练的诗歌境界的追求;五是要具有点化心灵、引渡众生的道德意识。纵观中外古今,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西方欧美的、南美洲的,中国新诗是一种模仿与力赶直追,但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惊醒的好诗。

青 柳:

似乎今天一片呼声,诗人应该有时代意识,更应该肩负时代的使命。你认为诗的使命是什么?它是思想性的呢还是艺术性的抑或是别的?

董喜阳:

歌德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一个诗人有一个诗人的时代。诗歌文本与诗人终归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出现和兴起、乃至燎原之势都符合物质决定意识与朴素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宇宙万物环环相扣、道法自然的精神归宗。一种艺术形式首先要具备的就应该是紧迫的时代感,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而诗人要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客观中肯的价值观和伟大的艺术操守。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对于文化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只是“喧宾夺主”,归根结底还是精神层面的影响深远。在诗人生命淬火的过程中,诗人要学会修行。要沉下来集中精力于自己内在生命的关注,打捞生命中情感的沉船,在修远诗歌的道路上,建筑自我的精神“庙宇”。

青 柳:

客观评价你的写作,你认为你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吗?你如何看待发表,你诗歌的独立精神是什么?

董喜阳:

答案是肯定的,还没有。我的诗歌文本拥有年轻人的热情与敏锐,固执与坚持,也有着哲学家的豁达与大度,这当然是我创作的初衷。但是一首诗写出来之后需要的是时间长久的考量与推敲,需要研究与推理考证,这不代表我就写出了好的诗歌,只能说我的想法是好的。这也让我想起著名诗人奥登总结诗歌的时候说过:“如果一个诗人的创作都是满意的作品,那么最后他的诗集就会薄的令人沮丧。”时间是最好的精神巫师,也许若干年后会有自己和读者都满意的诗歌作品问出。

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确影响过我,但如今好像无关紧要。我觉得发表不是坏事,它是对你自我精神劳作的肯定与认同,但发表不是目的,它是一次诗歌走上祭坛检验真伪的过程。真伪与优秀与否不发生直接关联,就像动机与结果一样,发表只是创作经历的部分,或许是时光淹没的部分,或许是你浮出水面的高潮部分。

我的诗歌精神是:诗歌创作是你精神语境中富于尊严感与挑战性的生存模式,诗歌是生活的关照和呈现,应该把诗歌还原于生活,在快乐的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精神维度。

青 柳:

在我的阅读视野内,我感觉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辉煌期后,90年代至我们这个世纪的前几年,从各类刊物刊载出来的诗歌或者各个年选来看,虽然创作群体庞大,但创作出来的诗歌整体不是令人满意,而从这两年开始有回升的趋势,仿佛诗歌的春天到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董喜阳:

我们年岁相仿,诗歌经历大致相同。我是2008年才真正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之前只是单纯的关注烦扰复杂的现代诗坛。对于新世纪的诗歌生态谈不到满意,在诗歌多元化与边缘化的今天,生活元素信手拈来都被诗人入诗。有人说诗歌与现实生活和公共生活是相互打开的,所以很多诗人任意的嫁接与混搭,肆意的跨界与流窜,诗坛的活跃程度以及文本“出产量”令人咋舌。诗歌外部环境的改善与诗歌本体品质的改善没有同步,这种游戏化、时尚化的“运动情结”还没有完全消解,随之而来的诗歌变革不彻底,残留居多。诗人不应该是考学专家,也不应该是新闻工作者,诗歌不以新旧来评定优劣,创作的心理机制尤为重要。限制抒情导致垃圾叙事,令人担忧。诗歌闹剧与充满噱头的诗歌现象令人对现代诗歌生态生厌也实属正常。

创作基数大、作品质量差、人员繁冗更令人纠结。虽然诗坛人声鼎沸、热闹喧腾,但优秀的诗歌文本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我们辜负了缪斯的厚爱,亵渎了读者的精神渴望。我不提倡诗歌的春天,当然诗歌也不会灭亡。它是生活的一道菜,没它不好玩。全是它,玩不起也HOLD不住。诗坛应该少些浮夸的“行为主义”和“私有化独立写作”,它在腐蚀健康的诗歌精神,导致诗人作为诗歌主体的自我放逐。

青 柳:

我感觉对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推荐你读过的对你曾经有过重要影响的书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下你读书的经历?

董喜阳:

经验性与旨归性的阅读令人愉快。从小我只是喜欢武侠小说、人物传记和《圣经》。因为我们家是教堂,父母是基督教的全职侍奉者,整个家族都是虔诚的朝圣者。从小家里书架上摆放的全部是爸爸各种版本的《圣经》和分门别类研习讲道的书籍,这些书我是闲聊无事夏日拿来避暑用,后来迷恋并走上了信仰之路。在高中通读过余秋雨、余杰和林清玄的书,钟爱台湾董桥的散文和林语堂的幽默小文、鲁迅的杂文、徐志摩的诗歌。台湾的洛夫、余光中、痖弦、纪弦、郑愁予、席慕容的诗我都喜欢读与收藏。后来大学接触到的书有让·博德里亚的《象征交换与死亡》、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美学散步》、李泽厚《美的历程》、摩尔《伦理学原理》、尼采《悲剧的诞生》、阿多诺《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高行健的《戏剧集》、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佛洛伊德《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苏格拉底《谈话录》、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美学》等。

国内的大致有《诗品》、《太平广记》、《全唐诗》、《随园诗话》、《围炉诗话》、《沧浪诗话》、《宋诗抄》,以及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等。诗集读过的也很多,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卡尔菲斯、奥登、艾略特、里尔克、博尔赫斯、蒙塔斯、塞弗里斯、埃利蒂斯、,米沃什、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还有俄罗斯的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英娜·丽斯年斯卡娅等。

青 柳:

你认为你的写作是自由的吗?

董喜阳:

应该说我的写作是自由的。写作题材与写作时间自己确定、写作喜好与写作情趣自己确定,不为名利与生存而写作,不为功力主义与奴性写作而创作文本,单就这点来说是自由的。写作要致力于心灵疆域的自由与宽广,而并非现实世界生存空间的蹩促与逼仄。我喜欢英娜·丽斯年斯卡娅的一句诗:“我要看得比你辽阔”,只有占领精神高地,才能做到肉体的舒展自由。一个人愿意等待,那个人才愿意出现。我喜欢这么说,写诗也一样。

青 柳:

一天之中你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是写作吗?

董喜阳:

坦诚点来说不是,写诗只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天天都写。阅读与对话、学习与交流也是写作的一部分。每天为生存而奔波劳碌,在报社工作要随时采访、跑外,要写稿,浏览国内外重大新闻,每天坐在办公室看报纸,管理两个文化公司,要随时想着好的策划文案和公司的合理化运转。回家要做饭,看电视和安静的阅读。凡是和生存有关的吸烟、喝酒、打牌与去厕所都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写作是一直坚持的方向和目标,这些年从来没有间断,写诗、散文、诗学随笔和诗评、影评,很多是自娱自乐的“抽屉文学”。

青 柳:

你有没有写诗的计划?你的写作,是随时随地的吗?

董喜阳:

就目前的创作态势与独立写作的姿态来讲,有一些不成文的写作计划。比如说在今年打算出一本诗歌集、散文集的资料基本准备就绪,还有一本评论集和一本随笔集,想要一个“驷马奔腾”的局面。再比如说三十岁之前要写多少文字,都在哪里发表,未来写作坚持什么方向等,在心里还是有一杆属于自己的秤在衡量。要开自己的花,结属于自己的果并不容易,有计划才能事半功倍。不过都是自我的想法,没有和实践对接,也没有和外界合理的碰撞。

写作不是随便的,我觉得写作是需要高度尊重的,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情。灵感的突发和灵光的凸显可能是随时随地的,但是建设性的和建树性的写作一定是一个严谨的过程。

青 柳:

老庞德说艺术家必须一直改变。那么你改变过自己吗?

董喜阳:

哲学上说,思想要时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因此说,变化是必然趋势。改变固然重要,但是朝着什么方向改变才是重中之重。艺术之路前进苦难,想要超越自己不仅是才思与顿悟的果效,更是机遇与执着的产物。卡瓦菲斯和很多大师一样,青年时代的写作只是准备而已,他在中年后真正找到自己的声音。这说明他的坚持改变了他自己,他也一直走在改变的路上。像台湾的洛夫,八十几岁了还一直求新求变,从《石室之死亡》到《漂木》,从四五十年代欧美诗学风潮泛滥,他们的模仿、嫁接与全盘植入,到后来的摸索探究、自主创新与艺术升华,都是变化的过程。余光中对待西方诗学有着“全盘否定”的过去,而后来也改变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了,只有忽略与淡忘自己才能改变的更好。

我喜欢改变,也一直在改变。工作变动、家庭变动,其实诗艺也在变动。从学生时代的青春期写作到浪漫主义抒情诗到步入社会现实后的现代主义叙述诗,再到现在的后现代主义“口语诗”(不是口水诗,是一种更带有“后”意识的新诗写作),从诗歌文本意象塑造、结构、语言驾驭能力、建筑美、音乐美、思想性的过渡与转变都是不断提升自我的过滤过程。

青 柳:

你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文坛?

董喜阳:

个问题真想“略过”。当代文坛像一个深渊、泥沼,更是樊笼。每个从事文化写作的人都叫嚷着寻找世外桃源,脱离体制,实则都深陷其中而不自觉。有那么一些文人们在文坛中和稀泥,为了受人关注而扮演跳梁小丑,弄出各种“问题”,抖落各种事件,使出骚乱、搅拌,各占山头、拉帮结伙只能事,把文坛弄的乌烟瘴气。却高调的喊着“清者自清”,总为自己怨打不平。他们是太了解中国人的心里,你们喜欢看热闹,那我就制造热闹,围他们的大观,如街头卖艺的喊着:“看寥寥数人咋把中国偌大文坛搅得天翻地覆”,服了!

诗人大多敏锐而忧伤,喜欢在圈子主义里来回逡巡、彷徨无助。在中国当下文坛,诗人的生命背景与生命角色往往不掌控在自己手里。脱离体制内的自由写作会让你失去话语权,游离体制外散在的写作会令你沉寂到无影无踪。政治立场下的文化参与份额是孤立无援的,行政手段说是阉割几个文化离经叛道者简直如同碾死蚂蚁般轻松。文人相轻、尔虞我诈,挣不到名利,只是在那点虚伪的尊严面前自甘下贱。国内文学大奖年年丑态百出、高层知识分子打仗事件有增无减、层出不穷,后面的跟屁虫更如苍蝇“嗡嗡”直叫,他们能脱离肮脏的厕所之地自然会拼命的维护既得利益,即使看看热闹也是好的,什么玩意!

文化遮蔽现象严重影响文学优秀作品的良性循环,过早堪破一切的文人都选择明哲保身,远离聒噪与喧嚷的名利场,江湖之外再无宁静,真希望中国文坛不是第二个楼兰古城。

节目录制

受邀录制FM·1064音乐广播《八点好好玩》节目,讲述“微博情缘”。

受邀录制长春CTV-3《这事得掰扯》栏目,讲述80后青年白领创业故事。

受邀录制长春CTV-5《幸福街18号》栏目,探讨养生与健康之道。

相关报道

先后接受两次《城市晚报》专访:2012年1月10日《城市晚报》B1版头题《长春有群80后诗人》;2012年2月8日《城市晚报》B1版头题《给生活定好位,打拼才有方向》;连续接受《城市晚报》诗歌访谈三次;先后接受《长春日报》专访两次,发在文化专版上。

诗歌方面,《吉林日报》《新文化报》《城市晚报》《长春晚报》《东亚经贸新闻》《吉林画报》《长春商报》《视听导报》以及吉林广电网、吉林文化在线网、长春主流网、长春新闻网、点精网给予了相关报道。

吉林省首届金秋诗会结束后当晚,《吉林新闻联播》给予报道了23秒钟。

吉林省首届80后诗会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写在吉林省首届八零后青春诗会之前

黄忱忱

农历六月廿八,立秋,成都依然艳阳高照,至少还要晒好些日子的“秋老虎”,才能真正感觉一丝凉意,不知吉林现在的天气如何?离喜阳兄弟告知吉林将举办首届八零后青春诗会有一个月了,距离此次诗会的开幕也仅一个月了。说来惭愧,当喜阳兄弟在网上联系我,详细告知此次八零后青春诗会时,字里行间的欢喜溢于言表,文字下面的意思我也能深深体会,而作为兄弟,我本也应该两面插刀,或者说单刀赴会,直奔吉林而去。只是实乃琐事繁多,且四川到吉林的行程甚远,横穿了广阔的东北与西北,于是我只能主动的委婉表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喜阳兄弟便让我写些祝福的文字,这本是义不容辞之事,可惜近段时间事故频发,力不能及,于是一拖再拖,直到这张脸皮遮不住羞了,便唠叨几句。

当第一次听喜阳兄弟说吉林要举办青春诗会时,原谅孤陋寡闻的我直接联想到由《诗刊》社自1980年开始主办的,基本每年一届的,有诗坛黄埔军校之称的“青春诗会”。第一感觉便是喜阳兄弟有点瞎折腾,这管我们什么事儿。但是当喜阳兄弟强调了“八零”两字,我才开始意识到这次诗会的与众不同。就我狭隘的交际网络所知,全国似乎极少有以省级为单位,明确打出“八零后”的诗会(如有先行者,敬请原谅)。去年远行宁夏银川,“2009中国七零后诗歌论坛·银川诗会”刚刚在“塞上江南”落下帷幕,本次论坛是继“2008中国七零后诗歌论坛·草原诗会”之后,以七零后诗歌为研究主题的又一次诗歌论坛。这一活动,标志着七零后诗人的集体发声,梳理了“七零后诗歌”概念,就七零后诗歌的现状与未来展开了深入的反思。而2010年正是八零后诗人的开端进入“三十而立”之年,就我个人而言,举办这样旗帜鲜明的诗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可能又有不少卫道士要跳出来指手画脚,说八零后还是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搞这样的活动不过哗众取宠等等。我想说的是,作为八零后结尾的那一批,我的“毛”还真的长得差不多了。前段日子许多余编了本《80后文学史》,即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我个人觉得八零后要编入文学史还是稍显早了点。客观的说,八零后的最末端才刚刚从黑色的高考六月中解脱,很多才俊还未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潜质并且表现出来,但是这样敢于吃螃蟹,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八零后,却是对整个八零后文学的发展有意义的。所以,我对吉林省首届八零后青春诗会寄予了厚望。

青春,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青年时期,而青年,《词典》的解释是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诗刊》社的“青春诗会”,第一个黄金期是首届青春诗会,参加的诗人包括朦胧诗的主将顾城、舒婷、江河等;第二个黄金期是第6届和第7届,涌现出于坚、翟永明、韩东、西川、欧阳江河等重要诗人,诗坛黄埔军校之名实至名归。但是另一方面,我不得不说这几届有些前辈恐怕已经算不得处于青春时期了,也不知道是主动“被青春”还是神功大成,成了现代版的天山童姥。这也就更突出了吉林省首届八零后青春诗会的可贵之处,由尘轩、董喜阳等一群充满热血的有责任感的八零后诗人发起,得到了《后时代诗刊》编委会、吉林省新诗协会、大东北文化研究学会心理解压工作室、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鼎立支持,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完全属于八零后诗人的节日盛会。其他的人我不甚了解,不敢妄下论断,但是喜阳兄弟和千超兄弟,确是交往许久,他们对诗歌的热血以及本身的作品都是值得称道的。便索性打下广告,如有其他省份的八零后兄弟不辞辛劳前往参与,找此二人接待绝对会让你宾至如归。

去年编辑《80后诗典》时,和老镜,喜阳以及张波兄弟达成一个共识,要挖掘更多现在还处于第二线第三线的新锐八零后诗人,而不只去看齐第一线的已经成名获利的标杆,于是收录的不少八零后诗人可能给卫道士留下了诟病,都是所谓的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但是我个人认为,百家争鸣的局面才是有利于中国新诗发展的,而绝不是一家独大。所以,我希望此次诗会不仅要邀请已经颇有名气的八零后诗人,而且应该有更多不请自来的喜爱诗歌的兄弟姐妹们,哪怕他的作品还尚显稚嫩,甚至可能并不创作诗歌,但是只要真心的喜爱,就应该如本次诗会的宣传词一般,“吉林诗歌的青春,将要在这里诗意的栖息”。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出自《水浒传》,是宋江所作的一首所谓“反诗”,未免自己被和谐,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引用只是取其直义。花开堪折直须折,真心祝愿吉林省首届八零后青春诗会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愿所有八零后兄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