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冬瓜瓤 |
释义 | 一、中药名称药名冬瓜瓤 类别解毒药 拼音dōng guā ráng 英文名Pulp of Chinese Waxgourd 拉丁学名Caulis Benincasae 别名冬瓜练 考证出自《本草图经》 二、中药基源【科属】葫芦科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果瓤。 【药用部位】果瓤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产。以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安徽等地,产量较大。 生物形态冬瓜: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长约6m。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5-20cm,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郑须生于叶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辩论,裂片三角卵形,边缘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丝分生,花药卵形,药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质,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25-60cm,径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白粉。种子多数,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物习性喜温暖气候。耐热,怕涝,忌低温。宜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或粘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地栽种。 栽培要点1.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春播于2-3月,秋播于7月上旬,以春播为宜。种子经浸种、催芽,在苗床或营养钵上育苗。当瓜苗长3-4片真叶时,按行株距2m×1m开穴移栽,每1hm2植4500株左右。 2.田间管理:苗期施2-3次稀薄人畜粪水,座果期勤施浓粪水或腐熟饼肥,或复合肥。整个生长期,注意松土、除草、培土,干旱季节及时浇水,多雨期及时排水。苗蔓长30cm以上,在畦面铺草,引蔓爬行生长;或搭2高棚架,引蔓上棚生长;或插支架,引蔓上架生长。结果初期前,及时摘除全部侧蔓;座果后,选留植株中部侧蔓2-3条,其余侧蔓摘除,主蔓打顶或不打顶。开花期,人工辅助授粉。 【采收加工储藏】食用冬瓜时,收集瓜瓤鲜用。 三、中药基础【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胶胱经 【功效】清热止渴;利水消肿 【主治】热病烦渴;消渴;淋证;水肿;痈肿 各家论述1.《药性论》:汁:止烦躁热渴,利小肠,除消渴,差五淋。 2.崔禹锡《食经》:补中,除肠胃中风。杀三虫,止眩冒。 3.《纲目》:洗面澡身。 4.《安徽药材》:利小便,止烦渴,消热毒痈肿。 5.《广西中药志》:敷火药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绞汁。外用:适量,煎水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