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
释义 | 为了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保证重大行政决策合法、科学、民主,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适用本规定。 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参照本规定执行。 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决策程序,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程序,按照《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东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依照本规定的程序执行。 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 市政府行政监察部门负责重大行政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工作。 第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坚持合法、科学、民主的原则,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行政机关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包括以下事项: (一)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 (二)编制全市财政预算、重大财政资金安排; (三)制定或者调整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业规划; (四)研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 (五)制定土地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住房保障、公用事业、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 (六)制定或者调整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 (七)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 (八)贯彻上级政府重要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的意见; (九)需要报告上级政府或者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重大事项; (十)政府工作报告; (十一)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需要市政府决策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范围和量化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本市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拟定或修订,报市政府审议后执行。 依法需要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应当履行法定程序。 第七条 重大行政决策一般应当经过以下程序: (一)决策调研; (二)咨询论证; (三)征求意见; (四)合法性审查; (五)集体讨论决定; (六)结果公布。 法律、法规、规章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市政府行政首长或分管领导提出重大行政决策建议并确定决策拟制部门的,决策拟制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启动决策程序。 市政府职能部门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照法定职能提出的决策建议,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审查确定属于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范围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调研、咨询论证、征求意见后形成决策草案。 第二章 决策调研 第九条 拟制决策草案,应当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和分析决策事项所涉及的有关情况。 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可以委托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进行调研。 第十条 决策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决策事项的现状; (二)决策事项的必要性; (三)决策事项的可行性; (四)实施决策事项的利弊分析; (五)决策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六)其他需要调研的内容。 第十一条 决策调研后,决策拟制单位应当拟订决策备选方案。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的问题或者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事项,应当根据不同意见,拟订两个以上决策备选方案。 第三章 咨询论证 第十二条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决策拟制单位应当咨询专家意见或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第十三条 专家咨询论证可以采用咨询会、论证会或者书面咨询等方式。召开专家咨询会、论证会的,决策拟制单位负责人应当出席听取意见。 第十四条 专家咨询会、论证会的结论及专家咨询意见书应当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第四章 征求意见 第十五条 重大行政决策涉及相关行政机关职能的,决策拟制单位应当征求相关行政机关的意见。 被征求意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明确提出意见并及时反馈。 第十六条 社会涉及面广或者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并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第十七条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通过本地主要报纸、广播电视、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等形式进行公示,也可以采用展示模型、图片、幻灯、影视等形式予以公示。 决策拟制单位可以委托媒体进行民意调查或组织讨论,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重大行政决策。 第十八条 重大行政决策公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决策事项; (二)依据、理由和说明; (三)反馈意见的方式、时间; (四)应当公示的其他内容。 第十九条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需要举行听证会的,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一)听证会公开举行,决策拟制单位应当提前10日公布听证会的时间、地点以及拟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 (二)决策拟制单位根据听证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影响范围确定、分配听证代表名额,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听证代表确定后,应当将名单向社会公布; (三)参加听证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有权提问和发表意见,决策拟制单位应确保听证参加人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 (四)听证会应当制作笔录,如实记录发言人的主要观点和理由。听证笔录应当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法律、法规、规章对听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决策拟制单位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告知听证代表,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有关行政机关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有不同意见的,由决策拟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或者副秘书长、秘书长主持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提请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协调。 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后,决策拟制单位应当根据协调意见对决策方案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第五章 合法性审查 第二十一条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交集体讨论决定前,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通过的,不得作出决策。 第二十二条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主要包括: (一)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 (二)是否超越决策机关的法定职权; (三)是否符合本规定设定的程序; (四)其他需要审查的合法性问题。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应当及时提出法律审查意见。 第六章 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五条 提交市人民政府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报送以下材料: (一)决策事项报告; (二)调研报告及风险评估; (三)专家咨询论证意见; (四)征求意见及处理情况; (五)合法性审查意见; (六)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会前告知集体讨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请部门作汇报并回答提问; (三)分管领导和其他领导发表意见; (四)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其他与会人员发表意见; (五)市长或会议主持人最后发表结论性意见。 第二十七条 市政府行政首长根据集体讨论情况,可以对讨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及再次讨论的决定。 第二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进行重大行政决策讨论时,应当做好会议记录。 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应当根据会议记录制作会议纪要。 第二十九条 重大行政决策结果除依法保密以外,应当及时予以公开。 市政府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在本地主要媒体公开报道。 第七章 决策跟踪反馈 第三十条 决策所确定的决策执行主办单位和配合单位应当密切配合,根据各自法定职责,全面、及时、正确地执行决策,不得拒不执行、不完全执行、变相执行、推诿或拖延执行。 第三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通过跟踪检查、督办、考核等措施,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的正确、及时实施。 第三十二条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和完善决策。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给予处分: (一)应当听证而未听证作出决策的; (二)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仍作出决策的; (三)未经集体讨论作出决策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策而不作出决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依照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