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庄村 |
释义 | 1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城郊乡东庄村东庄村位于县城东7公里处,S331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13个村民小组,1330余人。有耕地1250余亩,可利用柞坡7500余亩。 硬件建设获跨越式发展。一是投资200余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进村干道3条6.5公里,副道9条4公里,建桥涵3座,植道旁绿化树5000余株。100%的群众用上城乡同价电,85.6%的群众用上自来水,50%的农户通电话,70%的农户将用上沼气。 建成了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00余平方米的观礼台、600余平方米的村中花园。村部和学校的两层14间欧式楼房成为村中的标志性建筑。二是“农家乐”旅游设施基本配套。开通了长2100米、宽7.5米的从S331公路通往东庄解放军武汉军区地下通信指挥所景区的旅游公路。建成了深3米、面积达5336平方米的鱼塘,鱼塘四周1600余平方米池壁全部硬化;高2米、长300余米的鱼塘钢筋护栏全部涂上装饰油漆;建筑面积达200余平方米的旅游饭店已启用,内设空调雅间,装饰古朴典雅,极具文化风情。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获得历史性突破。全村的鱼苗饲养、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全体村民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正以坚实的步伐整体向小康社会迈进。 柞蚕放养成为群众发展生产的支柱产业。为叫响城郊乡“一化柞蚕”品牌,充分发挥柞蚕饲养业的传统优势,加快新技术植入步伐,使柞蚕饲养业重现生机,乡党委政府依托东庄村柞坡面积广和群众养蚕的传统优势,以该村为核心建设了城郊乡万亩柞蚕放养示范区。该村与县蚕业局合作,全面实施“三五成型,一次定型”、点橡补墩、留桩放拐、柞坡消毒等技术,使柞坡产叶量、柞蚕放养量、柞茧产量分别提高3.3倍、1.6倍、1.5倍,柞茧质量明显提高,茧农收入显著增加。区内年放养镜选优质蚕种200余斤,年产鲜茧近600担,产值30余万元,区内60%以上的农户从柞蚕饲养中受益,户均增收1200余元。 2 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新田乡东庄村侯马市新田乡东庄,西与南郭马、北西庄相临。东庄村名的来由尚无从考证。或因其相对南西庄(早称西庄)的方位而来。 清光绪年间东庄属曲沃县南庄里;民国十七年属曲沃县四区,东庄时有113户,男304丁,女234口;2000年东庄有522户,2201口人,耕238.47公顷,人均收入3080元。东庄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落实第二轮土地延续承包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搞节水工程。1999年以来,发展喷灌2000亩。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各种门类的商业 、服务业,使农村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据当地人传说,东庄古时是春秋晋国的花园所在地。民国十七年《新修曲沃县志》古迹考·官府亭台中记载:晋国遗元,在县西十五里东庄村。该村的西南门门额题曰:“古晋遗址”。明万历时,处士苏嘉会诗题:“旧苑荒台杨柳新,满径花草尽芳芬。只因此处风光好,曾游晋王宫里人”。 1972年9月中旬,杨辰秀同志进行文物调查时,在东庄学校看到该校西边一排教室的东墙外黑板上镶嵌着一方“晋国遗园”门额石刻,上面刻诗一首,诗的内容是说晋国花园的。因多种原因,此石刻未能保存下来。 据东庄苏乃一先生和叶铁玉同志讲,东庄村过去有十景。其中五景是: “鲤鱼跳龙门”。指的是东门外由村民倾倒炉渣堆积而成的形似鱼状的小山堆。哪里是鱼头,哪里是鱼尾,说得维妙维肖。 “关公拴马桩”。指村东南角关帝庙左侧的一个土塔。土塔上长了一颗槐树。 “五柏塔”。指的是村西门外火神庙左边长的五棵大柏树和修建的一座塔。 “桧抱枣”。指村西门内寺院一棵几百年的大桧树与一棵枣树相拥相抱长在一起,令人赞叹不已。 “裤档吊枝槐”。指村西南门外,一条路向北西庄去,一条路向南西庄去。两条路相交处有一眼水井,井旁长有一棵藏盛的大槐树。 口述者对其五景已经说不清了。他们小时候还在村东南土塔上玩耍过,见过村西南门外的水井,水井在六十年代才废弃的。 元朝末年,东庄村王霖,贡生,任长沙县丞。因陈友谅叛千百万,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流居湘潭,世代为湘潭。其后代子孙,或为嘉靖年进士,或为天启年、崇祯年举人,或任提学,或官教授,或有死于明末农民起义者,湖广省志均有记载。 苏州俊:字虞廷,明朝年间东庄人。明万历辛卯年乡试中举,任许州喻训士,又改任南召令,后调地郑,署理命阳,再暑韩城,后升任汉中同知。老年归家,常与曹真予、冯少墟讲学。他一生为官清廉,潜心思想修养,人们尊称为“苏夫子”。东庄村有汉中府同知苏州俊墓。 清代东庄王门之后,湖南湘潭人王恪,字元少,曾回侯马赋诗《隘口早行》: 早瞻桑梓地,恭敬故乡情。 残月依山暗,疏星向客明。 露浓衣带湿,沙润马蹄轻。 乌鸟还原谷,同心唤友声。 王仰星:字子南,清末东庄人。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他在东庄村福胜寺创办了女子学校。对打破封建思想,促进妇女解放,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办学有功,治校有方,民国十年后,村里人为他立了一座石碑,以示对其尊敬和表彰。 关于王仰星,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故: 相传,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偕同光绪皇帝出逃,南下西安。途经侯马时,王子南参加接待。随行保驾的朝臣董福祥问王叫什么名子,王子南如实回答。董问王:是孔子的“子”?王回答说:不敢。是小孩子的“子”。一句回话,表现出王子南谦恭有礼,素有教养。董福祥甚为尝识,王子南得到嘉奖。此事传开,王子南名声大振,后成为侯马的大绅士。 李安逸:小名财娃,东庄人,1917年生,1937从凤城随营学校参加革命,参加过解放曲沃、运城等战役。解放运城时任旅参谋长,曾参加赴朝作战,后任济南军校校长,离休后居于济南。 王化经:东庄人,1924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北京军区六十三军一八九师副政委。 六十、七十年代,东庄是曲沃、侯马的先进村之一。 3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定远县南大门,镇中心位于合蚌公路,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全村15村民小组,包括合并的郭巷村等,现已规划至东庄。连江全镇境内种植安农水密桃近1000亩,其中东庄村郭巷村民组规模成片种植约500亩果树林,有郭巷水密桃村美誉,安农水密桃有色美、味甜、汁多、个大、爽口诸多优点,深受欢迎,市场前景可观,开发价值极高。传统农作物主要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玉米,以麦、油种植为主,少量种植棉花、山芋、豆类杂粮等。畜禽、渔业养殖较为普遍,水产品产量约50吨,年出栏生猪约1万头,年出栏生猪百头以上养殖大户有20多户。境内林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林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 4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弥沙乡东庄村◎ 基本概况该行政村隶属剑川县弥沙乡,地处乡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乡道路为公路,交通方便,距县76公里。东邻沙溪镇,南邻弥新村,西邻西庄村,北邻大邑村。辖长檐门、夫场、旧井等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18 户,有乡村人口1008人,其中农业人口958 人,劳动力5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47 人。 全村国土面积30.01平方公里,海拔2400 米,年平均气温11 ℃,年降水量 680 毫米,适合种植大麦、蚕豆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497亩,人均耕地2.54 亩,林地33618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4.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5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为主。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80 户通自来水,有 0 户饮用井水,有138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213户通电,有 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211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1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68 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5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3.5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3 辆,拖拉机 0 辆,摩托车 0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650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13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0 户;建有小水窖 159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3 户。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1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1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6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44.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82.2万元,占总收入的57.3%;畜牧业收入 45.7万元,占总收入的 31.7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745 头,肉牛 80 头,肉羊 857 头);林业收入 2.4 万元,占总收入的 1.7%;第二、三产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 9.7%;工资性收入 23.4万元,占总收入的 16.2%。农民人均纯收入 1155 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9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37人,在省内务工18 人,到省外务工19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18 户,人口1008 人,其中男514 人,女性494人。其中农业人口(958 人,劳动力 519 人。该村以白族为主(是白族、汉族、彝族混居地),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34人,参合率92.7%;享受低保 161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48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4 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4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拥有教师8人,在校学生65人,距离乡中学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2人,其中小学生65 人,中学生57 人。 ◎ 人文地理在东庄村,白族姑娘嫁妆里少不了一张雪白的白羊皮。要用纯白的绵羊皮鞣制而成,不得有一点杂毛。 羊皮上必须完整地保留羊的四肢和尾皮,不得有任何残缺。为此,认家有姑娘要出嫁,早早就得养好一只白羯羊,假如没养羊,到时候即使出高价购买也在所不惜。这种习俗的形成,与白族妇女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千百年来,剑川白族妇女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的不只是辅助性的家务劳动,四季农活也无所不干,在终年的辛勤劳动中,既能御寒又可作劳动保护和羊皮,成了他们的亲密伙伴。特别是妇女习惯于背背子,且有 羊皮作垫背,一张羊皮对女子来说,就好比彝族人的披毡和藏族人的靴子一样,是须臾离不开的东西,父母在姑娘出嫁时送给她一张洁白的羊皮作嫁妆,不公是送给女儿一件生活用品,也是希望她能把勤劳朴素的美德带到丈夫家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羊皮的使用价值已渐渐消失,但作为一个古老的习俗,至今仍然在东庄村沿袭下来。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上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二、三产业基本空白,只有少量家庭作坊进行饲料加工。经济结构单一,以种植包谷、小麦等旱地作物和芸豆与少量烤烟为主,辅以牲畜出售,少量经济林果和林木资源收入,农副产品商品化率低,仍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重点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拓宽群众的经济门路,抓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5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东庄村东庄村隶属永平县博南镇,地处博南镇西边,距博南镇政府所在地32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32公里。东与厂街乡岔路村接壤,南与杉阳镇抱龙村、仁寿村、杉阳村接壤 ,西邻博南镇花桥村 ,北与博南镇花桥村、桃新村相邻,辖背阴坡、桃子树等5个自然村。现有农户742户,有乡村人口3117人,其中农业人口3039人,劳动力17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41人。 全村国土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1730米,年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972.5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488亩,人均耕地1.15亩,林地37596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种植业、泡核桃为主。 6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李家乡东庄村东庄村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 地处雁门寨脚下,地势北高南低。设一村民委员会。共73户,292人。耕地377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经济树有柿子、软枣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自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李家窑。十五世祖大州,字锡九,移居东庄。”据此,清初已有此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东庄”村名记载。该村自清代前期相继有各姓氏大量迁未定居,在东山溜建立村落,故命名为“东庄”。 7 山东省日照市莱西市姜山镇东庄村村名由来 明末马氏、李氏由石城村迁此建村,因村东有岭,取名埠西。后为祈求兴旺,借姜山大商号“太和”取名太和庄。因有两村同名,该村处东,故名东太和庄。后简称为东庄。随有于氏、初氏、宫氏、王氏等先后迁入定居。 政区人口 位于烟青一级公路东侧,北靠万紫花卉庄园,南与西庄相接,共有89户,296人,385亩耕地。 经济状况 200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75元,先后荣获莱西市文明村庄、先进党支部、模范村委会等称号。 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该村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近靠一级公路的区位优势,依托花卉庄园和外资企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上了科技致富路。该村在农业结构调整上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和蔬菜种植。建有奶牛养殖小区1处,奶牛存栏50头,生猪养殖小区1处,生猪存栏200头。发展胡萝卜、大白菜等大田订单蔬菜300亩,年增收30万元。闲余季节,村民到就近万紫花卉庄园和太农等花生加工企业不工,吸纳劳动力50人,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 社会事业 该村还注重加强村容村貌建设,三条文明大街全部进行了绿化、亮化。村民素质进一步提高,连续多年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保持了村庄稳定。 8 青海省格尔木市格尔木市东庄村东庄村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乌兰县希里沟镇绿洲农业区,是一个以汉、回、藏、蒙古族等八个民族聚居的村之一,全村现有农户320户、总人口1451人,耕地面积2327亩,人均拥有耕地1.6亩。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0000头(只)。多年来,由于东庄村地处都兰河流域下游,地表水位较高,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农作物品种结构单一,产量低而不稳,到2008年底,主要农作物小麦平均亩产仅为300公斤;油菜平均亩产70公斤;农牧业收入占全村各类收入的85%以上。 为提高东庄村的整体发展水平,从2006年开始,东庄村党支部、村委会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后,研究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培育二、三产业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思路,动员各族群众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丰富的退耕资源,发展农区畜牧业,加快畜用暖棚建设,并多方协调和组织,让更多的剩余劳动转移到二、三产业和行业中就业,逐渐改变东庄村目前群众收入水平低,生活较为困难的现象。 9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安丰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安丰镇东部,东临瓦埠湖,西与石集街道接壤,南与谷贝村为邻,北与关庙村相连。全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89亩,辖38个村民小组、925户、3996人。 东庄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委员会、七个党小组、85名党员,其中外流党员14人。民事调解、治安保卫、文教卫生、共青团、妇联等配套组织健全。利用沿湖边的东大圩、西河圩内的低洼地,废水荒滩,争取省以工贷 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开发成精养鱼塘,从事水产养殖业及多种养殖。目前,主要养殖蟹、虾,年产值1300余万元,纯收入30余万元。 1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葭芷街道东庄村东庄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农村住户242户,总人口718人,其中劳动力475人,耕地面积为557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3万元,200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837.5万元,人均收入达8721元。 1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新湾镇东北,东临萧东村,南至临江村,西至三丰村。于1980年从河庄公社迁户到前进公社。1981年6月成立东庄大队,于1984年改名为东庄村村民委员会。 我村区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地貌属沙地平原,地形平坦,区域内大小河流纵横密布,排灌畅通,耕地面积1658亩,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大豆、蔬菜等作物为主。村内现有企业四家,以蔬菜加工、铅合金门窗、五金铸造等,经济较益年年提增。 该村下设15个村民小组,2008年常住人口1457人,总户数408户。工农业总产值5428万元,人均收入12828元。 我们东庄村于2006年通过了整治村验收。村内设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健身室、卫生室;村级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路边绿化、河道净化,如今的东庄村已经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安居乐业,文明和谐,正朝着有围垦沙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继续迈步前进。 12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千岛湖镇城郊,05、06两条省道经过。现有常住人口932人,共272户。山林面积10193亩,耕地365亩,辖区内有学校4个。其中,初级中学一个,中心小学一个,两个技校。有幼儿园一个,主要经济来源以蔬菜、水果为主,2007年人均收入7600元。 13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白杨镇2.5公里处,东与白杨街相连,西至漫流,南至血子山,北接香潭沟。白赵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土地面积2999亩,耕地面积2442亩,全村居住集中,8个村民组,514户,人口2195人,村两委干部6人,44名党员。农作物小麦、西瓜、玉米、红薯为主。小学1所,占地面积4768平方米,建筑面积1671平方米,教学楼1幢,学生350名,教师11名。 14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重坊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重坊镇东北部,县乡公路从村北穿过,明嘉靖年间李姓由江苏东海县龙门迁来,建村于沂河的西岸,在孙出口村的东北边,始称为东庄村,由于1950年沂河发洪水,国家整修河道,村庄整体西迁1公里于沂河西岸。现总面积2108亩,耕地1343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800亩。大银杏树120多棵,是闻名鲁南苏北的"镰刀把"加工村,年加工镰刀把达100多万把。413户,1709人。中共党员24名,泔宫支部成员3人,1946年李汝分成为第一个共产党员。该村是县级文明示范村,2纵3横5条主要街道,村办公室座落村庄中心,学,卫生室各一处。1977年通电。2001年被镇党委,政府命名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村"。 15 福建省惠安县涂寨镇东庄村【地名含义】 定居始祖定位于较早定居的赤厝村之东,故命名为东庄村。 【历史沿革】 旧称泉州府29都蔡宅铺,祖国初解放定惠安二区浔溪乡东庄村,诈化定为涂寨公社大厅大队东庄村,1960年整风整社定一村大队,东庄大队,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定为东庄行政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东庄村系惠安县涂寨镇东北部,东与东岭镇湖宅头村,西与涂寨镇岩峰村(正潭溪由村前通过),北与东镇石井村相连, 东庄村,现为王氏一姓村。东邻东岭印石村,距离惠安县城10公里,镇政府4公里。是涂寨镇东北侧一大行政村。 【人口与土地面积】 东庄村行政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达2200人,总户数548户,外地人口约300人。12个村民小组,是惠东工业园区的中心地段。 【历史人文】 郡望太原,堂号开闽。开基始祖必格公,位居型后王姓第八世。 入闽祖辈王审知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王审潮、王审邦、王审知三兄弟,在公元885年跟随农民起义首领王绪的战略转移,带兵南下,军政王审潮任付先锋。他们由江西南康进入福建长汀,先后攻打泉州、福州,后定居福建。因战绩辉煌,任政政职大得民心,史称开闽第一始祖,“三王兄弟”位居太原王始祖第五一十二世。 东庄王姓源流莆田沙格祖,是王审知四子诞政公嫡传后裔——梅庵公(型厝王开基始祖)蕃衍的后代。型厝王第六世宗仁公,位居大房,家住型厝西宅村。长子彦凯应皇上播迁令号召,携眷外迁,其子必格定居东庄。因圣地的地理位置在较早定居的赤厝村之东面,故命名东庄村(型厝支系:梅庵一榕一高鹏一万里一应承一宗仁一彦凯一必格)。 清朝初年,东庄村里有宗亲移居螺城镇后沟山头村,第六世祖家管公移居小厅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十世祖王顶连移居东岭街, 王金堂移居涂寨顶街,王度移居岩峰西型,王枝祥移居漳州,王振亚、王桂林、王伟珍、王玉山、王德玉(王忠)、王福成定居台湾, 王金兴定居马来西亚摈城。 东庄村自型厝西宅移居至东庄有一部较系统又完整的谱录。1958年,谱录连同列祖列宗的神主皆被焚毁。村里只残留第五世祖国炳公后裔——“小房”一部简易世录,作为研究、推测的主要依据。 蕃衍排行: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这八大字辈周而复始循环。至今最低辈次第十五世(“将”字辈次, 即位居型后厝三姓第二十三世)。 东庄“王氏宗祠”兴建于清朝中期。据传说在村没有“进士”级别,但移居螺城“后沟山头村”的宗亲高中进士,村里文人为勉励后代借此荣誉而建宗祠,厅堂中央高悬“进士”牌,两边伴挂“明经”牌(因村里祖辈王舜香、王少泉获得“明经”级别)。宗祠1997年原址重建,祠内纪念性对联:文笔朝堂钟人杰,岩峰映宇蕴地灵;浔溪西雁山村美,龙港东腾翰墨香;登堂孝为本,入室仁当先: 缅先辈勤教子育孙光祖泽,愿后昆善学文习武振家声…… 据传说,东庄地理位置坐落“蜘蛛穴”。东庄埔为蛛肚,乌石山为蛛头,东边“蛇空口”沟,西边“大邦沟”连同周边支流为蛛脚。蜘蛛放丝长绵,像征诗文不间断,故东庄村代代文人层出不尽,早年被涂寨人称为文化村。村西大邦沟旁的丘地有一大浮石,石面上天然一浮现一拐一脚印,祖辈俗称“仙足迹”,是仙人出没地方,像征仙人指引开基公应定居此圣地。必格公墓葬东岭湖埭头村之东北丘地,传说有“进前三宰相,退后万人丁”的螃蟹穴宝地。 东庄村自科举时代至今,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是人文会萃的圣地: 明清科举时代:移居后沟山头村宗亲高中进士。在村的王舜香、王少泉获得“明经”级别。王显,南音名师,精通南音和各种乐器,在惠安、晋江办过多人次学馆,培养徒弟出色,多数是南音名师。相传“南音桃李”遍天下。王汀(1858-1933)漳州市裁剪名师,绸缎企业家。漳州遭水灾,把全部家产倾注救难民,感动朝廷。清光绪皇帝召见,赐“乡饮众宾”誉匾,把汀住宅所在街道改名为“东庄街”,纪念其行善无私奉献救灾精神。王镭,民间木工建筑工程家,精通各种古建筑宗祠、宫庙、民宅……的设计、施工。其技术闻名厦门、同安、惠安等县。 近代的:王敬思(1891-1954),毕业于福州政法学校,任过南安县代理县长。王炳辉(1900-1951),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上世纪三十年代任惠安县常备大队大队长,曾支持掩护闽西南地下党活动,惠安县“人大”第一届特邀代表。王振亚(又名王栋梁),国民党中央军需学校毕业,任过国民党80师师军需主任。王德玉(又名王忠),台湾高雄市敬官负责人。王伟珍,国民党警校毕业,台湾国民党少校警官军衔,自己撰写《村夫杂谈》、《风雨八十年》……十多种文著。王崇明(1927-1989),厦大中文学本科毕业,正厅级干部,曾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秘书组组长。王琪暄出生1922年,厦大历史系本科毕业,正处级干部。中共闽西南地下青年团涂西支部书记, 曾任泉州二中、河市中学、惠这三中的教务主任(现离休)。王锦祥,出生于1931年,厦大化学系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85年荣获国家航天工业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科技重大贡献特等奖。王栋炜,1951年福建协和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副教授,国家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副研究员,电大教务主任、校长(已;退休)。王德辉,出生于1931年,福师大物理系专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泉州五中教务主任、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已退休)。王春玉,出生于1941年,成都工学院无线电物理系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国防科技“四支部”党支部书记(已退体)。王天柱(1931-2002 ),高级工程师,省建五公司技术科长,1992年5月22日其成就载入江泽民题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王寿春,处级干部、少校军衔,漳州纪委、监察负责人·王春辉,福建中医学院专科毕业,中医专家,涂寨卫生院创始人之一。王森林,1964年出生,江西南昌经贸学院专科毕业,处级干长, 曾任泉州市对外税务局副局长,现任税务局局长。 东庄村旧称泉州府惠安县蔡宅铺29都,东庄始祖王笔架400多年前由东桥镇型厝村迁居东庄村,兴建王氏宗祠一座,己破损,王氏子孙于1997年己重建复修,如今泉州至斗尾公路已从本村经过,交通发达。惠东工业园区建设已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加快进行。 16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东庄村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东庄村,原隶属于苍南县宜山区江山乡,因行政体制改革,划归龙港镇,现在隶属于龙港镇江山办事处。现有户籍300余户,现任村委会主任金余可。 17 山西省文水县东庄村东庄村是山西省文水县南武乡9村之一,该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东部,全村共有800余户人家,有5000余人口,有耕地面积5000亩。该村地理位置独特,东邻磁窑河,北靠文(水)—— 祁(县)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该村主要以工业、农业为主,空气清晰,环境优美,具有很好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该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省、地、市、县、乡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因地制宜,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工作。 一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打深井 眼,架设高、低压线路6880米,安装变压器两台,使全村 亩耕地建成了水浇地,为农业增产,为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改善人居环境,建沼气、改厕、改圈、改橱、安装了自来水,使村民用上了安全、卫生、清洁的饮用水。 三是医疗卫生、通讯等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全村95%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5%以上的村民通了电话及闭路电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东庄村◎ 概述东庄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西南部,地处湄洲湾北岸礼泉半岛,秀港大道横穿全境。辖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75.5亩(其中旱地13558.5亩,水田4617亩),人均耕地面积0.35亩,垦地面积9675.9亩,防护林455亩。临海17个村,海岸线长25公里,围垦17个(其中6个千亩围垦),海堤总长17.64公里,已加固达标9.03公里,水闸27座;东圳干渠1条10公里,分渠6条12公里,斗渠13条15公里。盐场面积1935亩,职工79人,年产量8000吨,产值200万元。 ◎ 基本信息地名:东庄 位置: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 邮编:351156 代码:350305 区号:0594 车牌号:闽B 拼音:dōng zhuāng ◎ 简介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001_营边居委会、201_东红村、202_杜边村、203_石码村、204_西温村、205_塘边村、206_栖梧村、207_锦山村、208_东庄村、209_厝头村、210_苏厝村、211_苏田村、212_后江村、213_马厂村、214_石前村、215_石头村、216_石尾村、217_堤头村、218_白山村、219_东沁村、220_大象村、221_前云村、222_秀屿村、223_莆头村。 全镇总人口80112人,其中长期外出人口30056人,辖23个村和1个居委会,73个自然村,25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897户。2006年人均纯收入5135元。设有1个党委,1个党总支(东庄中心小学),41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24个,企事业党支部17个),共有党员1965名(其中外出党员381人)。辖区内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教师数335人,学生数4937人;有小学27所,教师数457人,学生数6348人。有1个卫生院,职工44人,28个医疗所,乡村医生48人。 19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东庄村石碑和古槐东庄村是东庄乡机关驻地村,据《钟氏家谱》记载,该村建于后汉天福年间,因位于当时的成城东边,故名东庄。 东庄小学创建于大清宣统三年(1910年),由东庄村当时的知名人氏、学界名流朱宗府会同崔云久等为校董,以“兴学育才,服务桑梓”为宗旨,创建“宁阳县灵南两等小学堂”。由于军阀混战,土匪作乱,于1923年被迫停办,历时十三年。民国十七年(1928),朱宗府先生复约学董范炳章、李冠三等,募捐集资,重建新校,校址迁至今东庄中心幼儿园。1928年9月,为旌表朱宗府提倡公益,兴学育才,宁阳县长邓质仪题赠“望隆桑梓”为他立碑纪念。1929年建校竣工,县命名为“宁阳县立第二小学”。校内的古槐是一株刺槐,俗称洋槐,属豆科刺槐属,原产于北美洲,我国于1877~1878年间由日本引入,刺槐属于速生树种,一般在40年后逐渐衰退,所以能长到这么大的刺槐实属罕见。 20 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东庄村◎ 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东庄村青海省乐都县东庄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畔,比邻乐都县火车站,交通便利,景色迷人,是青藏高原最大的蔬菜基地,主要生产大白菜、马铃薯、韭菜、辣椒、绿萝卜。是青海主要的生猪生产基地。东庄村民风淳朴,注重教育,每年有大批孩子都考入中国重点大学,村主要企业是 一家生产日用塑料制品厂,周围绿草丰茂,环境怡人。主食以面食为主 牛羊肉 蔬菜为辅。村中以 郭氏 李氏两大家族为主。旅游资源丰富。 21 山西省平遥县洪善镇东庄村东庄村该行政村隶属平遥县洪善镇,地处乡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乡道路为公路,交通方便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全村村民小组,种植苹果梨等近400亩,其中规模成片种植约200亩果树林,其中梨有色美、味甜、汁多、个大、爽口诸多优点,深受欢迎,市场前景可观,开发价值极高。传统农作物主要盛产、小麦、花生、玉米,种植为主,少量种植棉花、土豆、豆类杂粮等。畜禽、养殖较为普遍,年出栏生猪约1000多头,年出栏生猪百头以上养殖大户有20多户。境内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林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上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二、三产业基本空白,只有少量家庭作坊进行饲料加工。经济结构单一,以种植玉米、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辅以牲畜出售,少量经济林果和林木资源收入,农副产品商品化率低,仍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重点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拓宽群众的经济门路,抓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22 山西省平遥县中都乡东庄村村情概况 东庄村位于平遥县中都乡,地处中都乡中部,东临东达蒲村、西接西庄村、南连北姚村、北靠西达蒲村、闫喜平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2010年全村共有213户,695口人,男劳力286人、女劳力119人,耕地面积为847亩,土地面积为1212亩,交通基本便利,基本达到户户通标准。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村里有洗煤厂2家,铸造厂1家,养殖场1家,村民主要靠周边厂里务工为生。 近年来,支部、村委以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大力改善农村基础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23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贾乡东庄村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贾乡东庄村共有农户111户,485口人,800亩耕地。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建立了长效卫生机制,建起了党员活动阵地。成立了十余个建筑工程队,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经济收入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村两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优势,巩固农村阵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农业调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东庄村。 24 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还地桥镇西南方,东边与郭桥、北泉相邻,南面是金山店,西与大井毗邻,北面是葫芦山。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2亩,其中水田面积1152亩,旱地面积600亩,611户,共2158人。14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有一所中心小学,2家乡村卫生所。东庄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承包给镇钙业集团总公司开采的优质石灰石,含钙量高达96.8%,每年外运10万吨,可开发50年期;优质白云石,现由钙业集团总公司开采,每年外运20万吨,可开发50年期,含镁量达26.6%。2001年3月份,在镇矿办的援助下,投资三万元请182钻井队打眼4口,已查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无烟煤,通过以上项目的综合开发,全村年总产值可达千万元以上,同时可安排400人就业。全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共养猪(母)45头,出栏成品猪1784头,存栏1190头,家禽158000只,鲜鱼58000斤,耕牛129头,家野兔200只,年总产值301万元。山场面积约2千亩,所有荒山已全部绿化。 东庄村大力发展家庭型小型企业,全村共有5个家庭粮食加工厂,二个榨油厂,14家杂货经销店,一家饮食点,三台拖拉机,12辆载重运输车、三辆小汽车,年总产值可达450万元以上。1998年—2001年,东庄村投入20万余元修建5.5公里土石路,东连镇熊郭公路主干道,西与金山店接壤,带活了本村各项建设事业,现已准备投资140万元进行水泥硬化工程。东庄村近三年考入国家一类大学13人,其中考入北京大学1人,二类大学22人。自然村有:刘风生、柯藕塘、陈家山、刘福泗、塘角头、张家湾新屋、张家湾老屋、黄孟坚、马家滩、董家庄、乐家大屋、陈四许、刘家档、刘丰火。 25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盐官镇东庄村东庄村位于县城东约40公里处,临近的比较著名的地方有祁山堡,据当地人说,祁山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的祁山,山上至今还有诸葛亮塑像。盐官镇历史悠久,据说在秦朝的时候就有了,其中的盐井更是闻名,因此盐官镇又被称为卤城。 26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东庄村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东庄村 ◎ 村情概况东庄村位于什贴镇南10公里,距榆次城区11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人口316人,耕地657亩,该村是2010年什贴镇规划创建的园林村之一。 近年来,东庄村由于便利的交通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先后有华玉香椿园、协和混凝土搅拌站、明光灯具厂等企业入驻该村,为东庄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解决村民的就医看病难问题,村委会以上级拨款为主,村委为辅,建设村级卫生室来解决村民就医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造福子孙后代,该村采取填沟造田的办法,扩大农田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 村规民约一、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 二、认真学法、知法、守法、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村委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好村民。 三、尊重和赡养老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互谅,教育子女、争创五好文明家庭。 四、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移风易俗。 五、自觉执行计划生育,坚持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六、做好家庭和村内卫生,保持环境洁净、道路畅通。 七、反对损公肥私,反对损人利己,爱护集体一草一木。 八、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不参加赌博、溜和踩,不看淫秽书刑和录像,不吸毒贩毒,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六提倡、六反对”树文明新风,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九、履行公民义务。 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确保村内生产和生活安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