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屯村 |
释义 | 1 山东黄岛区红石崖街道下辖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曲支移民大潮由山西大洞云中府洪同县来到胶州县灵山卫居住一百余年后,明清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05年)从胶州冷家村搬迁到大殷村开荒种田,衍于第四代,由曲云龙的祖父带领全家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667年)来屯里抚养薛姓,因薛姓无后,只有曲姓为主,故改为曲家屯,解放以后本村为东,至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东屯至今。 东屯村位于红石崖办事处驻地2公里处,耕地属于丘陵地,全村共有土地25.3公顷,总户数94户,人口286人,党员12名。在区委、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的促进下,两委成员认真学习,履行村两委职责,有力推动了村级工作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全村的各项工作。 东屯村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在无经济收入来源,全年收入靠承包耕地近万元情况下,两委看准商机,为村招商引资,引进汉拿工程有限公司、新海逆电焊机有限公司及建国电气有限公司等,占地160亩,年创利润1亿元。 2004年,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800元,村集体为全村村民投资办农村合作医疗,给60岁以上的老人年底分别补助100、150、200、300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向村民提出“人人参与美化家园”的号召,结合具体情况,新修排水沟2000余米,栽植冬青、月季花,投资近3万余元安装路灯,对村内主街道全面整修,实行“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基本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长青。 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定期向育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每年授课四次以上,会员小组积极开展“三生、三优”的服务活动。投资近万元置办了彩电、VCD等教学用具,有力的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几年来,全村无违犯计划生育条例的现象。 实行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理财,保持全村社会治安稳定,为创造“示范村、平安村”创造条件。由于普法教育措施得力,全村无重大事故和重大恶性案件发生。 针对山区落后,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村两委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发动村民参与文化娱乐活动,集体出资办起文艺宣传演出队、高跷队、秧歌队,有力的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村委安排专人及时过问和定期走访全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的生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发放工资补贴,对病残户实行救济、扶贫。 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有关文件和政府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分别与两委成员签订了责任书,勇于向群众亮底,接受群众监督,增加村委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让群众放心。 2 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下辖村◎ 村名由来明永乐年间,赵氏由海阳县迁此建二村。据云:赵氏祖随永乐北伐立功,被封为“百户官职”,村名百户屯。本地处东故名东百户屯。后简称东屯。随有包氏、曲氏、盖氏、全氏先后迁入定居。东屯村位于大封镇中心地带。 地理位置 ◎ 政区人口西靠西屯,东临胡家泊。2004年全村104户,320人,共有994亩耕地。 ◎ 经济状况200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莱西市先进党支部”,“文明村庄”。 该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立足实际,发挥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走上致富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起畜牧、桑蚕、林果三大增加群众收入的主导产业。截止到2004年,建有肉食鸡、奶牛、生猪养殖小区各1处。肉食鸡存栏15000只,奶牛存栏100余头,生猪存栏500余头;桑园100为地,养蚕户40余家;成片造林300余亩,并实行林木产权确权到户。村干部还带领群众发展大棚油桃,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 社会事业该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整修文明大街2条,进行了绿化、美化,改善了村庄环境;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加强治安管理,保持了村庄稳定。全村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楼房,吃上了自来水,沿街设立了垃圾池,有专人管护和清理卫生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买上了摩托车和电冰箱。村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同时,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村里成立治安巡逻队,保持村庄稳定。 全村人口913人,201户,村民小组9个,党员24名,耕地面积653亩,该村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经济较非常繁荣,拥有知名企业河南金滔电缆有限公司,吸收就业人员300余人,带动相关从业人员千余人,该村拥有怀药加工、销售企业5家,各类店铺百余家。 3 云南宣威市板桥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东屯村委会隶属宣威市板桥镇,地处板桥镇东部,距政府所在地8公里,道路为霎时路面,交通方便,距县城19 公里,东邻东山镇,南邻板桥镇歌乐村委会 ,西邻耿屯色格村,北邻鸭塘村。辖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1444户,有乡村人口4662人,其中农业人口 4614人,劳动力28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85人。 全村国土面积26.99平方公里,海拔2013米,年平均气温 13.9 ℃,年降水量930 毫米,适合种植 烤烟、洋芋、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0478.3 亩,人均耕地2.24亩,林地 20834.7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8 元,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村支书:高兴平 村主任:高家堂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478.3 亩(其中:田1500 亩,地 8978.3 亩),人均耕地 2.24 亩,主要种植 烤烟、洋芋、玉米 等作物;拥有林地 20834.7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 .07 亩,主要种植梨、苹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1802.9 亩,其中养殖面积 180 亩荒山荒地7369.1 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路、电话三通,全村还没有通自来水,有1362户饮用井水,有130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98 %)。有1362 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913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67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1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812户(分别占总数的 76 %和 61%)。 该村到板桥镇政府道路为砂石路面;进村道路为 土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8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8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24 辆,拖拉机 9 辆,摩托车114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2000亩,有效灌溉率为 4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8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4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56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23 户;建有小水窖 7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全村没有自然村通自来水;有 5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5 个自然村通路;有 4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5 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 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62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321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1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09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051万元,占总收入的 57 %;畜牧业收入 585万元,占总收入的 29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716头,肉牛 263头,肉羊 280头);渔业收入 90万元,占总收入的 3.6 %;林业收入 1 万元,占总收入的 0.05 %;第二、三产业收入60万元,占总收入的 9.8 %;工资性收入 220万元,占总收入的 7.8 %。农民人均纯收入 291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9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70人(占劳动力的6%),在省内务工232人,到省外务工 38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烤烟、洋芋、玉米 种植业,养殖业正大力发展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种植、养殖业产品主要销售往本市。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水果、养殖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药材、养殖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444户,共乡村人口4662人,其中男性2396人,女性 2266人。其中农业人口 4614人,劳动力286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有少数几户为彝族, 彝族 37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750人,占人口总数的16.7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4574 人,参合率 100 %;享受低保 9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114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10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3 所,校舍建筑面积1519平方米,拥有教师24人,在校学生256人,距离 板桥镇中学10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98人,其中小学生256人,中学生242人。 4 河南浚县黎阳镇下辖村浚县黎阳镇东屯村位于县城东7公里处,全村265户,1192人,1235亩耕地。近年来,该村两委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立足全村实际,发挥沿路优势,以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为突破口,引导群众逐步走上了致富道路。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0元,在村两委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东屯村已经成为全镇有名的大棚黄瓜种植专业村,全村已发展蔬菜种植900亩,建温室220个,大棚240个。东屯村种植大棚黄瓜的模式是一年三熟,冬季蒜苗,早春黄瓜,秋延后豆角。蒜苗春节上市,黄瓜12月份育苗,3月底定植,4月下旬上市,黄瓜拉秧后栽种豆角。一亩大棚年生产蒜苗3000斤,黄瓜8000斤,豆角3000个,按现在的市场行情,蒜苗收入1500元,黄瓜收入5000元,豆角收入2500元,一亩大棚年产值8500元,除去大棚折旧、种子、农药、化肥等投资,一亩大棚净利润可达到6000元。东屯村蔬菜年产值可达440万元,净利润280万元,仅蔬菜一项每人年增纯收入2350元。 5 山东武城县老城镇下辖村◎ 简介东屯村位于山东省武城县武城镇政府东,运河东岸,与河北省故城县隔河相望。村庄聚落呈正方形,毗邻繁华的老城集贸市场。占地1500亩,耕地180公顷,人口2392人。明代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地区移民到到此,后加上其他地区来此落户定居的散户形成聚落,名为“东屯”。 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民主革命烈士王金铭即出生在东屯村。 ◎ 人物王金铭(1880~1912年)字子箴,民国时期陆军上将。8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6岁弃学从商,18岁投入天津新建陆军。因勤学苦练,作战勇敢,迅速提升为副目(副班长)、正目、哨长(连长)、营前哨哨官、帮带。1908年,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立志革命。与同在第一混成协任帮带的冯玉祥、施从云等人组织“武学研究会”。1911年夏,因带队抢险有功,被提升为七十九标第二营管带,发起成立“山东同乡会”,从事募捐活动,筹集资金,秘买枪械,准备武装起义。同年9月,密约张绍曾、吴禄贞和蓝天蔚等,利用演习之机,相机起事。武昌起义爆发后,王金铭被公推为大都督,并通电各方,发动滦州起义。但由于组织不密,起义失利,王金铭及百余名官兵被捕。袁世凯电令将王金铭“就地处决”。王金铭大义凛然,昂首挺胸走向刑场。 民国成立后,北京市革命协会为了追念王金铭的英雄业绩,将其遗骸移葬故里。1923年,冯玉祥在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为王金铭、施从云树立了戎装铜像,又请准民国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街道办事处东屯村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曲支移民大潮由山西大洞云中府洪同县来到胶州县灵山卫居住一百余年后,明清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05年)从胶州冷家村搬迁到大殷村开荒种田,衍于第四代,由曲云龙的祖父带领全家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667年)来屯里抚养薛姓,因薛姓无后,只有曲姓为主,故改为曲家屯,解放以后本村为东,至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东屯至今。 东屯村位于红石崖办事处驻地2公里处,耕地属于丘陵地,全村共有土地25.3公顷,总户数94户,人口286人,党员12名。在区委、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的促进下,两委成员认真学习,履行村两委职责,有力推动了村级工作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全村的各项工作。 东屯村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在无经济收入来源,全年收入靠承包耕地近万元情况下,两委看准商机,为村招商引资,引进汉拿工程有限公司、新海逆电焊机有限公司及建国电气有限公司等,占地160亩,年创利润1亿元。 2004年,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800元,村集体为全村村民投资办农村合作医疗,给60岁以上的老人年底分别补助100、150、200、300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向村民提出“人人参与美化家园”的号召,结合具体情况,新修排水沟2000余米,栽植冬青、月季花,投资近3万余元安装路灯,对村内主街道全面整修,实行“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基本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长青。 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定期向育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每年授课四次以上,会员小组积极开展“三生、三优”的服务活动。投资近万元置办了彩电、VCD等教学用具,有力的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几年来,全村无违犯计划生育条例的现象。 实行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理财,保持全村社会治安稳定,为创造“示范村、平安村”创造条件。由于普法教育措施得力,全村无重大事故和重大恶性案件发生。 针对山区落后,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村两委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发动村民参与文化娱乐活动,集体出资办起文艺宣传演出队、高跷队、秧歌队,有力的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村委安排专人及时过问和定期走访全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的生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发放工资补贴,对病残户实行救济、扶贫。 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有关文件和政府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分别与两委成员签订了责任书,勇于向群众亮底,接受群众监督,增加村委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让群众放心。 6 山东莱西市姜山镇下辖村◎ 村名由来明永乐年间,赵氏由海阳县迁此建二村。据云:赵氏祖随永乐北伐立功,被封为“百户官职”,村名百户屯。本地处东故名东百户屯。后简称东屯。随有包氏、曲氏、盖氏、全氏先后迁入定居。东屯村位于大封镇中心地带。 ◎ 政区人口西靠西屯,东临胡家泊。2004年全村104户,320人,共有994亩耕地。 ◎ 经济状况200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莱西市先进党支部”,“文明村庄”。 ◎ 优势产业该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立足实际,发挥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走上致富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起畜牧、桑蚕、林果三大增加群众收入的主导产业。截止到2004年,建有肉食鸡、奶牛、生猪养殖小区各1处。肉食鸡存栏15000只,奶牛存栏100余头,生猪存栏500余头;桑园100为地,养蚕户40余家;成片造林300余亩,并实行林木产权确权到户。村干部还带领群众发展大棚油桃,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 社会事业该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整修文明大街2条,进行了绿化、美化,改善了村庄环境;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加强治安管理,保持了村庄稳定。全村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楼房,吃上了自来水,沿街设立了垃圾池,有专人管护和清理卫生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买上了摩托车和电冰箱。村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同时,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村里成立治安巡逻队,保持村庄稳定[1]。 全村人口913人,201户,村民小组9个,党员24名,耕地面积653亩,该村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经济较非常繁荣,拥有知名企业河南金滔电缆有限公司,吸收就业人员300余人,带动相关从业人员千余人,该村拥有怀药加工、销售企业5家,各类店铺百余家。 7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下辖村东屯村位于浏阳河东岸,东起天园假日中心,西抵浏阳河岸,南临人民东路,北至远大路,共有集体土地2160亩;全村现有村民915户、2715人,村委会下设12个村民小组,村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党员90人,村民代表47人。自1992年以来,村集体陆续被征地拆迁850余亩,剩余集体土地1300亩(含两安用地129亩);60号令拆迁安置村民614人,103号令待安置村民325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合作企业1家(瑞祥陶瓷市场,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达3亿元)、集体厂房承包租赁企业10家,村域内有长沙市振升铝材厂等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500余户。2010年年初,东屯村被正式确定为芙蓉区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示范村。 8 河南新乡市延津县东屯镇下辖村东屯村位于延津县城西北30公里,新乡市东15公里,卫辉市南7公里处,交通、通讯条件优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