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北大黑鳃金龟
释义

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区。蛴螬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各地由于气候、土壤不同,在不同的草地和草坪类型上,发生危害的种类有一定差异,一般同一地区往往多种混合发生。

害虫名

东北大黑鳃金龟

害虫学名

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

分布与危害

主要危害的牧草有苏丹草、羊草、披碱草、狗尾草、猫尾草、燕麦、早熟禾、黑麦草、羊茅、狗牙根、剪股颖,苜蓿、红豆草、三叶草等。成虫、幼虫均能危害,而以幼虫危害最严重。

幼虫栖息在土壤中,取食萌发的种子,造成缺苗断垄;咬断根茎、根系,使植株枯死,且伤口易被病菌侵入,造成植物病害。幼虫食害各种蔬菜苗根,成虫仅食害树叶及部分作物叶片,幼虫的为害可使蔬菜幼苗致死,造成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宽8—11mm,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唇基横长,近似半月形,前、侧缘边上卷,前缘中间微凹入。触角10节,鳃片部3节呈黄褐或赤褐色。前胸背板宽度不及长度的2倍,两侧缘呈弧状外扩。小盾片近于半圆形。鞘翅呈长椭圆形,每翅具4条明显的纵肋。前足胫节外齿3个,内方有距1根;中、后足胫节末端具端距2根,中段有一完整的具刺横脊。臀节外露。前臀节腹板中间,雄性为一明显的三角形凹坑,雌性呈尖齿状。卵初产长椭圆形,大小为2.5×1.5(mm),白色稍带黄绿色光泽;发育后期呈圆球形,大小为2.7×2.2(mm),洁白而有光泽。

三龄幼虫体长35—45mm,头宽4.9—5.3mm。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头部前顶刚毛每侧3根,成一纵列;额前缘刚毛2—6根,多数为3—4根。肛门孔呈三射裂缝状,肛腹片后部复毛区散生钩状刚毛,约70一80根,分布不均;无刺毛列。蛹为裸蛹,体长21—24mm,宽11—12mm;初期白色,渐转红褐色。

生活习性

我国各地多为两年发生1代,成虫和幼虫均能越冬。据辽宁观察,成虫4月下旬至5月初始见,5月中、下旬是盛发期,9月初为终见期,5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中旬孵出幼虫,10月中、下旬3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第二年5月中旬,上升到土表为害植物幼苗的根、茎等地下部分,为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旬,老熟幼虫作土室化蛹,蛹期约20天,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在土室里越冬。成虫历期约300天,卵多产在6—12厘米深的表土层,卵期15—22天。幼虫期约340—400天,冬季在55—145厘米深土层里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日落后开始出土,21小时是取食、交配高峰,午夜以后陆续入土潜伏。成虫有假死性,趋光性不强,性诱现象明显(雌诱雄)。交配后10—15天开始产卵,每雌虫平均产卵102粒。成虫出土的适宜温度为12.4—18.0℃,10厘米土层温度为13.8—22.5℃。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0%—20%,以15%—18%最适宜。土壤过干或湿都会造成大量死亡。

在我国北方地区1—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5—7月成虫大量出现,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并对末腐熟的厩肥有强烈趋性,昼间藏在土中,晚8—9时为取食、交配活动盛期。一般交配后10—15天开始产卵,卵产于松软湿润的土壤内,以水浇地最多,每雌可产百粒左右。

卵期15—22天;幼虫期340—400天;冬季在55—150cm深土中越冬;蛹期约20天。蛴增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当10cm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至表土层,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土壤湿润则活动性强,尤其小雨连绵天气为害加重。

防治方法

(1)加强预测预报。由于蛴螬为土栖昆虫,生活、为害于地下,具隐蔽性,并且主要在作物苗期猖獗,一旦发现严重受害,往往已错过防治适期。为此,对此类害虫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调查的时间一般从秋后到播种前进行。

调查的方法是分别按不同土质、地势、水腮条件、茬口等选择有代表性地块,采取双对角线或棋盘式定点,每10000m2—3个样点,每点查1m2,掘土深度30—50cm,细致检查土中脐增及其它土栖害虫种类、发育期、数量、入土深度等,分别记入调查表中,统计每m2中蛴螬平均头数,以辽宁省的防治指标衡量,1头/m2为轻发生,1—3头/m2为中等发生,3头以上/m2为严重发生,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2)农业技术措施防治:

一是对于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在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不仅能直接消灭一部分蛴螬,并且将大量蛴螬暴露于地表,使其被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啄食、寄生等,一般可压低虫量15%—30%,明显减轻第二年的为害。

二是合理安排茬口。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常会引起蛴螬的严重为害,这与蛴螬成虫的取食与活动有关。

三是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金龟子及其他一些蔬菜害虫,如菠菜潜叶蝇、种蝇等,对未腐熟的厩肥有强烈趋性,常将卵产于其内,如施入田中,则带入大量虫源。而腐熟的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的透水、通气性状,提供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良好条件,使根系发育快,苗齐苗壮,增强作物的抗虫性,并且由于蛴螬不喜食腐熟的有机肥,也可减轻其对作物的为害。

四是合理施用化肥。碳酸氢铵、腐植酸铵、氨水、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散发出氨气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五是合理灌溉。土壤温湿度直接影响着蛴螬的活动,对于蛴螬发育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土壤过干过湿,均会迫使蛴螬向土壤深层转移,如持续过于或过湿,则使其卵不能孵化,幼虫致死,成虫的繁殖和生活力严重受阻。因此,在蛴螬发生区,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对于灌溉要合理地加以控制。

六是在温室、温床、大棚等保护地里,由于气温高,幼苗又集中,往往受害早、受害重。应及早发现蛴螬的活动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药剂防治:要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灌杀。其他方法参见网目拟地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