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甜3号 |
释义 | 品种信息蒙甜3号甜瓜品种是由内蒙古农科院园艺所选育和提出认定申请的,亲本品种来源:以母本B和父本D杂交配制的一代杂交种,B是从齐甜1号中选择的变异株,经本所4年5代(1998年秋季日光温室加1代)定向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D是从引进的黑龙江农科院园艺所7920品种中,经内蒙古农科院园艺所4年4代定向自交选育的自交系。200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品种认定编号:蒙认瓜2006001号。 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的活动积温在2500℃以上的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蒙甜3号甜瓜苗期植株4~5片叶时,从主蔓抽生子蔓,分枝能力强,子蔓第1节位开始出现结实花,结实花为两性花,易坐瓜,坐瓜整齐,以子蔓结瓜为主,孙蔓也可结瓜,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长12.3厘米,宽16.6厘米。果实长梨形,果形指数1.59,果皮黄绿底覆黄色花斑条纹,属花皮类型;平均单果重436克,皮薄质脆,果肉粉白,平均果肉厚1.8厘米,种子腔橘粉色,肉质细,酥脆,甘甜、清香、爽口。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70天左右(春播露地地膜栽培,从播种到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2005年田间调查,未发现甜瓜常见的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 产量表现蒙甜3号甜瓜参加2003~2004年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东、中、西部区试,2003年4个区试点平均产量2211公斤/亩,比对照齐甜1号(1813公斤/亩)增产21.9%; 2004年4个区试点平均产量2289公斤/亩,比对照齐甜1号(1906公斤/亩)增产21.0%;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64公斤/亩,比对照齐甜1号(1824公斤/亩)提高24.1%。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06.5公斤/亩,比对照齐甜1号(1731.3公斤/亩)提高21.7%。 栽培要点选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肥力好的沙壤土或轻粘土地块,前茬以小麦、玉米等谷类及牧草、豆类等作物为宜,忌与葫芦科作物重茬或迎茬,实行5年以上轮作制。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亩,磷酸二铵20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作基肥。露地地膜栽培应在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在15℃时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前种子进行消毒,温汤消毒与药剂消毒相结合。采取双行起垄或单行沟栽地膜覆盖栽培,双行株行距0.5米×0.7米,单行株距0.4米~0.5米。田间管理分2~3次间苗、定苗,定苗后及时整枝打掐,主蔓4~5片叶时摘心,选留2条健壮的子蔓,子蔓第一雌花留瓜,每株第一次瓜留2个,第二次瓜子蔓或孙蔓上留2~3个,子蔓7~8片叶打顶,坐瓜孙蔓瓜前留2片叶打顶。注意整个生育期前期要及时中耕锄草,防止蚜虫的危害;瓜膨大期结合浇水注意磷、钾肥的施用或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1~2次;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