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志刚
释义

1.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丁志刚,男,汉族,1961年9月生,山东定陶县人。1983年8月入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业余本科班法律专业毕业,山东省业余大学学历。现任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城建环保工委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

个人履历:

1980.09--1982.07,菏泽师专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

1982.07--1984.06,定陶二中团委书记;

1984.06--1985.03,定陶县人事局干事、副股长;

1985.03--1990.01,定陶团县委副书记;

1990.01--1993.02,定陶团县委书记;

1993.02--1995.01,定陶县定陶镇党委书记;

1995.01--1997.12,鄄城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1997.12--2001.03,鄄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1995.09--1998.07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业余本科班法律专业学习);

2001.03--2003.01,鄄城县委副书记;

2003.01--2003.04,菏泽市房产管理局局长(正县级);

2003.04--2004.06,菏泽市房产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4.06--2004.07,菏泽市牡丹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菏泽市房产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4.07--2005.01,菏泽市牡丹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2005.01--2010.12,菏泽市牡丹区委副书记、区长;

2010.12--2011.01,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市总工会党组书记,牡丹区区长;

2011.01--2011.02,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市总工会党组书记;

2011.02--2011.03,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市总工会党组书记;

2011.03--2012.02,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

2012.02--,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

十一届山东省人大代表。

2.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志刚,1966年出生,男,甘肃天水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行政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现为甘肃省“555科技创新”第二层次人才,甘肃省社科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主讲《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行政领导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当代国际问题研究》、《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中西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等课程。

科研论文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全球化与国家角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3.《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甘肃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名义),载《光明日报》,2003年7月22日。

4.《国际一体化的政治意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6期。

5.《国际体系.相互依存.一体化.国际秩序——对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整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7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7年第9期全文转载。

6.《论国家权力与市场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2期。

7.《略论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

8.《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5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8年第7期全文转载。

9.《如何理解全球化—-与金重远教授商榷》,载《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8期。

10.《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认证与维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8第9期全文转载。被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编的“全球化论丛”之一《全球化与中国》一书全文选用。

11.《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199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关于全球化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1期。

13.《政治价值研究论纲》,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4.《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卷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15.《论法治的社会支撑系统》,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16.《迈步向西,落脚要稳》,载《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6期。

17.《从地缘经济安全的角度规划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载《开发研究》2000年第5期。

18.《西部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9.《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规划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2000年第36期。

20.《地缘经济安全:一种新型的国家安全观》,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1.《新兴地缘经济学独特的地缘战略视角――大国地缘经济战略争夺的新态势》,载《国际论坛》,2001年第2期。

22.《试析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兼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主义的思考》,载《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卷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

23.《论西部开发中制定一项面向亚欧大陆战略的必要性》,载《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1年第12期。

24.《论美国霸权的道义基础及其危机》,载《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5.《国际政治中的人权与主权》,载《人大研究》1999年第11期。

26.《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政治哲学》(第二作者),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27.《用全球化的视角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一作者),载《甘肃日报》2002年5月1日。

28.《加入WTO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影响》,载《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9.《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创新》,载2002年度中国政治学会年会论文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0.《西北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转型》,载《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31.《新发展观综述》,载《开发研究》,1999年第1期。本人为第二作者。

32.《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价值取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3. 《政治廉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第10期。

34.《乡村治理的困境》,载《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文明政治观》,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1期。

36.《三农问题、农民组织与乡村治理》,载《开发研究》,2007年第1期。

3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价值取向分析》,载《教学与研究论库》,《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学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8. 《三个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党建研究》,2005年第6期.39.《政治学视野中的西北问题——国家政权系统与西北地区治理》,载《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

40.《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倾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5年第1期。

41.《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的基本态势》,《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42.《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载《发展》,2007年第9期。

43. 《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载《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4. 《以四个坚定不移思想指导未来发展》,载《发展》2007年第8期。

45.《建立新兴交叉学科:灾害政治学》,载《社会科学报》, 2008年7月17日。

46. 《新时期维护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的主要举措》,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47.《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8.《西部地区农村村委会选举中的几个问题》,载《人大研究》2009年第6期。

49.《灾害政治学:灾害中的国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50.《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现代性成长》,载《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个人著作

1. 《西部开发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研究》(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 《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价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科研奖项

1.《国际一体化的政治意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6期),1997年获甘肃省第5届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

2.《国际体系.相互依存.一体化.国际秩序—对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整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7期),1999年获甘肃省第6届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

3.《全球化问题研究系列论文》获1998-1999年度甘肃省高教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4.《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认证与维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获甘肃 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三等奖。

5.《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获中国政治学会2002年度年会优秀论文奖。

6.《西部开发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研究》获甘肃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一等奖、获甘肃省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7.《全球化与国家角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获甘肃省第二届“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奖。

8.《西部开发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研究系列论文》获2000-2001年度甘肃省高教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获得甘肃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0.《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价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获2008年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参与课题

1.主持200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一般项目“西部开发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战略研究”(00BGJ009)。

2.主持2002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加入WTO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参与2002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4.参与“西北师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研究。

5.参与2003年度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6.主持2005-2007年度省教育厅项目“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研究”。

7.主持西北师大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项目“政治学视野中的西北问题”。

8.参与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

9.主持2008年度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政治学视野中的西北地区治理研究”(08BZZ038)。

3.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丁志刚,1979年生,男,江苏扬州人。1997-2002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2005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4年,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完成各类规划设计项目和研究近30余项,获得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项2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篇。

主要规划设计作品:

1、 淮安市中心城市规划控制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规划(项目负责、省优三等奖);

2、 常熟市沙家浜镇总体规划(主要参与、省优二等奖);

4、 淮安市都市圈及中心城区及东部地区概念规划;

5、 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

6、 拉萨市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 广西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4.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一中教师

丁志刚,1982年10月生,男,内蒙古科左中旗人。2002-2006年就读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教育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进入保康一中参加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