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释义

这首词说的是眼前的风光,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现在的景象,下一秒就成为了过去。

作品名称:天仙子·眼底风光留不住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词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原文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闲阻①。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②,斑骓一系无寻处。

作品注解

①惆怅句:谓使人痛苦惆怅的是你那美丽的容颜再也见不到了。 闲阻,犹间阻,阻隔之意。此处引申为无由相见。②断带二句:意谓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请求你写的诗句,可你却早别我远去了。断带,割断了的衣带。这里暗用李商隐《柳枝词序》所叙故事。序云:商隐从弟李让山遇洛中里女子柳枝,诵商隐《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

作品赏析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在一个风和日丽、到处都散发着缕缕芳香日子里,伴随着温暖的阳光,他踏着轻松的脚步登上了马鞍,开始了一天悠闲的骑马游赏。他是知情者,所以喜欢慢慢观赏河边的一切,望着这些熟悉的景物,内心那股思念不由得涌上心头。“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他的马儿慢慢地走到垂柳旁,一阵清风吹来,弱柳被风儿拂动着,若隐若现地遮挡着他前进的道路,他伸手抚摸着这些调皮的杨柳,轻轻地说:绿柳,请别遮挡我前进的路,难道你也想挽留我吗?伊人不在,心中的落寞与思念此时只能化作亲切地慰藉,寄托于清风,让她带走他的思念。那逝去的容颜已是阴阳相隔,即使清风带去我的思念也无法传达到伊人的身边。此时东风吹起,繁华美景落下萧萧的是他的叹息。也许这注定他一生只能在惋惜中思念。不断地追寻的只是一片幻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