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滇螈 |
释义 | 拉丁名:Hypselotriron wolterstorffi (Boulenger) 英文名:Yunnan Lake Newt 雄螈全长92毫米~110毫米,雌螈127毫米~148毫米。头后部高起,两侧无脊棱,吻端较窄、唇褶显著、犁骨齿列呈“∧”形。皮肤光滑无痣粒,躯干略侧扁,背脊明显隆起,四肢细弱而较长,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几相遇;内、外掌突小而显,指4,趾5。均较细扁而无缘。膜尾与头体儿等长,尾肌发达而宽厚,鳍褶薄而窄。体背面棕黑色,背脊至尾后端有橘红或橘黄色,有的体侧有之;眼后下方有1枚橘红色圆斑腹面色斑变异大,肛周围至尾缘橘红色。成体具鳃孔或鳃迹,生活于海拔1900米的滇池四周长有水草的浅水处,以水栖为主。产卵在水草上,渔民捕鱼时常可捕到滇螈。分布于云南(昆明、宜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