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滇油杉
释义

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科属:松科(Pinaceae)油杉属(Keteleeria)又名蓑衣龙树,古老的残遗树种。是云南高原的乡土树种,也是南方高原用材树种和绿化树种,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基本信息

中文名:滇油杉、云南油杉

其它俗名:杉松、杉树、黑杉松、云南杉松

科拉丁名:Pinaceae

属拉丁名:Keteleeria

种拉丁名: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食用部位:嫩叶

食用方法:煮后凉拌

其它用途:可作用材、入药、制皂

生态型:常绿乔木

叶特征:线形,表面光绿色,中脉凸起,背面青色

花特征:雄花簇生于叶腋或枝上部;雌花直立于短枝顶部

果特征:卵圆形,幼时紫色;成熟时不脱落,果期2月

海拔:700-2500

生境: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

简单概述

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树皮暗灰褐色,不规则深纵裂成块片脱落。枝较粗,开展;1年生小枝常有毛,干后淡粉红色或淡褐红色,2-3年生枝无毛,灰褐色、黄褐色或褐色,枝皮裂成薄片。叶条形,长2-6.5厘米,宽2-3(-3.5)毫米,先端常有微凸起的钝尖头(幼树或萌生枝之叶先端有微急尖的刺状长尖头),基部楔形,上面中脉两侧各有2-10条气孔线,间或没有,下面中脉两侧各有14-19条气孔线。球果圆柱形,长9-20厘米,径4-6.5厘米;中部种鳞卵状斜方形或斜方状卵形,上部边缘向外反曲,边缘有细齿,背部有毛或近无毛。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产于云南中部及北部、贵州西部及西南部海拔1000-2800米,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及大渡河流域海拔700-2600米山地。云南油杉除形成小片纯林外,经常和高山栲、滇青冈、云南松或华山松混交。亦有人工林。

分布区域

油杉属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较松科其他各属为低,零星生于温暖湿润的丘陵、低山或中山下部。主要分布于新平、鹤庆、丽江、楚雄、景东、砚山、广南、寻甸、玉溪、曲径、漾濞、大理、邓川、大姚、禄丰、易门、双柏、文山、昆明、思茅、元江,产云南西北至中部及东部等地。

形态特征

树高搭40m;干皮厚尔粗糙,不规则深裂痕。一年生粉红色至淡褐色红色,有褐毛。叶较厚,长2~6.5(9)cm,宽2~3mm,先端尖,成不规则二列状。球果圆形,长15~20cm,径约5cm,果鳞上缘向外反卷。

生长习性

喜光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能力较差。中心分布区年均温度11~18℃,年降水量780~16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70%。对土壤要求较高,在腐植质含量低、土壤板结粘重、肥力低的地方生长不良。耐火烧。天然林木生长较慢。

现状与保护

现状:渐危种。油杉分布于南方省区丘陵地带。滇油杉分布于云南部分地区,由于人为干扰,破坏严重,目前成片森林极少,多散生在阔叶林中。易危(VU)。已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

保护价值与措施

油杉特产中国,是古老的残遗树种,对研究中国南方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价值。木材纹理直,有光泽,材质坚实,耐水湿,为造船及家具等的良材。可选作亚热带地区海拔500米以下沿海低山丘陵地的造林树种。现存的成片油杉林,多在寺庙附近和风景区,其他各地零散的油杉应尽快给予保护,对古树要挂牌保护,同时要积极采种育苗,推广人工造林。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30公斤球果可出种子1公斤,每公斤种子约14500粒,发芽率约50%,条播每亩播种量25-30斤。2年生苗木高达30厘米以上即可定植。为云贵高原的造林树种。天然更新能力很强,林地多野生苗,可以利用;也可进行萌芽更新。

木质特征

宏观特征:木材黄褐色至浅红褐色,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有光泽;湿切面上微有酸臭气味,易消失;有光泽;无特殊滋味。生长轮甚明显,轮间晚材带色深,宽度不均匀,早材至晚材急变;轴向薄壁组织不见。木射线稀至中,甚细至略细,在放大镜下横切面上明显;在肉眼下径切面上有射线斑纹。树脂道多集中在晚材带,在肉眼下明显,色白,有时呈弦列;在纵切面上通常不易看见。

基本性质:纹理直,结构粗而不均匀;重量轻至中;硬度软至中;干缩小至中;强度低或中,冲击韧性中。耐腐性强;胶粘性能因含松脂而捎差;油眼可见。

主要用途

房屋建筑,优良家具,胶合板,桥梁,农具,地板,枕木,坑木。树皮浸汁,用作土法制纸填料。 1、木材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

2、种子油供润滑、制皂用;

3、根皮煮水治漆疮,能散风热,活血解毒,治跌打损伤。

4、云南油杉幼叶及根不可食用。五八年曾广泛有人采食,结果得肿病,发病率几达100%。

文献《云南野生食用植物》、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医药用途

药 名:云南油杉

来 源:为裸子类植物药松科植物云南油杉的根皮。

功 效:解毒疗疮,化瘀疗伤。

主 治:用治皮肤疮疖痈肿,久不收口,跌打损伤、血瘀。

性味归经:辛,温。肺、肝、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15克,水煎服。外用:捣敷。

别 名:杉松、云南杉松(《中国树木学》)、松壳络树、杉松(云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主产云南、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或西部大渡河流域。

拉丁名: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考 证:始载于《中国裸子植物志》。

相似物种

油杉属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分布区较广的5种为:铁坚油杉、云南油杉、江南油杉、油杉和石灰岩山地新发现的黄枝油杉。

海南油杉:产于广东海南岛霸王岭(模式标本产地)海拔约1000米的山区。

黄枝油杉:产于广西北部及贵州南部 ,多生于石灰岩山地。

江南油杉:产于云南东南部 、贵州、广西西北部及东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浙江西南部。

矩鳞油杉:产于广西西部田阳

青岩油杉:产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北部、东部及东南部、湖北本部及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西北部。

柔毛油杉:产于广西北部罗城至宜山、贵州南部黎平、从江、下江。

台湾油杉:产于台湾。

铁坚油杉(原变种):产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北部、东部及东南部、湖北本部及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西北部。

冷杉:常绿乔木,耐寒,耐荫性强,喜凉润气候,是森林更新和造林的主要树种,也可绿化观赏。种子繁殖,播种前要催芽,一般采用雪中埋藏法或低温湿沙层积法。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秋天要给以充分的光照,使苗木能健壮地发育。育苗期要注意预防立枯病。苗木生长缓慢,第三年春进行苗圃移植,第五年可以出圃造林。

云杉:可高达25米。喜高寒,耐阴湿,是高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也是园林绿化观赏的树种之一。种子繁殖,幼苗喜阴湿,对阳光抵抗力弱,圃地应选择在海拔较低、地势开阔、利于排水、土壤肥厚的粘壤土地。播种前要催芽,幼苗出土后要保持湿润,架设荫棚,防止暴雨冲击。雨后或灌后要松土,全年6~8次。刚出土的幼苗要防止鸟害与日灼,夏天要防立枯病。幼苗生长迟缓,当年不间苗,第二年适当间苗,一般3~4年生的移植苗可以出圃造林。

池杉:落叶乔木,高达25米。喜潮湿,树冠窄,抗风力强,既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又可选作江南地区的绿化造林树种。种子和扦插都可繁殖,圃地要选择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沙壤土,冬播或浸种后春播。刚出土的幼苗要适当遮荫,夏秋高温季节要注意浇水。造林可用一年生幼苗,绿化用三年生移植苗。扦插可用1~2年生幼树的硬枝或嫩枝。

水杉:落叶乔木,是一个古老的树种,被称为“活化石”,是著名的速生用材树种和优美的庭园树种。喜欢生长在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地方,不宜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栽植。播种或扦插繁殖。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和病虫害少、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幼苗出土后要注意鸟害,适当遮荫。6~8月分几次施肥。两年出圃定植。用一年生枝扦插繁殖,成活率较高。

红皮云杉:产于辽宁东部山区,特征特性:常绿乔木,树冠阔圆锥形,老龄时为广伞形。叶条形。花期在4-5月,球果圆柱形,直立,近无柄,熟时淡褐色,当年10月成熟,耐阴性强,喜生于土壤肥厚的阴坡,不耐高温及干燥,浅根性,抗烟尘能力较差。

铁皮冷杉:产于辽宁东部,特征特性:常绿针叶乔木。树冠尖塔形,小枝有木钉状叶枕,其基部下延。冬芽圆锥形,微有树脂。切面四棱形,四面有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单生枝顶。球果卵状圆柱形,在枝上斜下着生。种子倒卵圆形,黑褐色,顶端有膜质长翅。花期5-6月,球果9-10月成熟。

相关报道

2007年4月26日,云南油杉、云南山茶、云南梧桐、云南松等304种云南本土特色的植物和树种,写进了26日出台的《昆明城市园林植物推荐名录》。据悉,在名录推荐的527种植物中,乡土植物就占57.68%。

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汪天祥表示,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但目前昆明绿化常用的植物物种数量不足400种,而且乡土树种应用较少,与我省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极不相符。制定名录将能突出昆明花城、春城、植物王国的风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