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形亚区 |
释义 | 我国地形分为三级阶梯,每级拥有若干个地形区,再往下可分为地形亚区。具体分级方法如下 一级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等。这些区域我们耳熟能详,它们构成了中国地形区的基本形状。 二级地形区(地形亚区)是指分布于一级地形区边缘或在一级区内部的较小面积地形区。前者比如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间的豫西山地、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间的秦巴山地、黄淮海平原东面的山东丘陵等。后者与一级地形区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此类地形亚区有东南丘陵中的两广丘陵、东北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形亚区往往具有地域上的过渡性。 三级地形区(次级地形亚区)以此类推,指分布于二级地形区边缘或在地形亚区内部的更小面积地形区,如鄂尔多斯高原与乌兰察布高原(均属于内蒙古高原)间的河套平原、秦巴山地与陕北高原(黄土高原重要部分)间的渭河平原、辽河平原与松嫩平原(均属于东北平原)间的“松辽分水岭”、两广丘陵与闽浙丘陵间的潮汕平原等。此级地形区往往面积很小,但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