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方保护神 |
释义 | 民众对于地方保护神的信仰,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民间习俗。表达了人们祈求安居乐业、家庭美满、人财两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的良好愿望。人们所崇奉的地方保护神主要有:城隍、土地神、门神、灶神等。 中文名:地方保护神 地点:人间 职业:神仙 简介民众对于地方保护神的信仰,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民间习俗。表达了人们祈求安居乐业、家庭美满、人财两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的良好愿望。人们所崇奉的地方保护神主要有:城隍、土地神、门神、灶神等。 地方保护神--城隍城隍崇拜的由来:城隍神是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说文解字》称“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无水曰隍”。城隍一词的古义当为护城之河。因此,班固有文云:“修宫室,浚城隍”。以城隍为神名,文献始见于《北齐书》之《慕容俨传》,传称慕容俨守城,“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隋唐以后,城隍崇拜逐渐流行。《太平广记》之“宣州司户”条称,吴地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五代时期,城隍神已有诏封,例如,杭州城隍被封为顺义保宁王,湖州城隍被封为阜俗安城王,蒙州城隍被封为灵感王等等。宋代时,城隍崇拜被列入国家祀典。宋赵与时《宾退录》言及城隍崇拜,“今其祀几遍天下,朝家或赐庙额,或颁封爵,未名者或袭邻郡之称,或承流俗所传,郡异而县不同”。元继宋典,上都和大都均建有城隍庙,大都之城隍神还被封为佑圣王。明代城隍崇拜达到极盛。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封京都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封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为正一品,其馀府城隍为正二品;封州城隍为灵佑侯,正三品;封县城隍为显佑伯,四品。同时确定城隍殿按官衙设置,高广相当,并配备相应的衮章冕旒。明太祖对其一系列推崇城隍信仰的用意曾有说明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清代的城隍崇拜沿用明制。明清两代府州县官员莅任,必先祭拜城隍神。 主理冥籍:《太平广记》一二四,引《报应记》云:唐洪州司马王简易“常得暴疾,梦见一鬼使,自称丁郢,手执符牒,云奉城隍神命来追。王简易即随使者行,见城隍神。神命左右将簿书来检。毕,谓简易曰:犹合得五年活,且放去”。由此可见,唐时城隍神已兼理阴司冥籍。现在城隍庙中除了供奉主神城隍以外,还多供有判官和皂隶塑像,当属城隍神主理阴司冥籍的辅从。道教科仪中,在召请亡魂时,往往要给城隍发“牒”,目的是通知城隍押解亡魂到坛场施食完形、听候超度,这正是城隍神主理冥籍的体现。 奉祀:奉祀城隍神,据《诸神圣诞日玉匣记》,明代定五月十一日为都城隍圣诞日。不过,由于各地的城隍神多有功于民,例如苏州城隍神是春申君,上海的城隍是秦裕伯,他们的生日也并不一样。因此各城隍庙的圣诞之日也不尽相同。旧时于清明和中元之日,,还有将城隍神的金身抬出城隍庙、全副仪仗、吹吹打打、出巡市街之举,民国以后在中国大陆已废,但是在元旦、春节以及每月朔望之日,进城隍庙烧香奉祀、祈祷健康平安的人群,仍似往昔。 地方保护神--土地土地神的由来:中国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礼俗。社者,地方之最小行政单位。《礼记》之《祭法》篇注称,“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汉书》之《五行志》又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古人尊天而亲地,“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为报答大地之恩赐而奉土祭社,东汉时即称社神为社公或土地,而称土地者更甚。社神初无姓名。东晋以后,民间以生前行善或廉正之官吏为土地神,遂有人格及姓氏。道经《道要灵只神鬼品经》的《社神品》曾引用《老子天地鬼神目录》称,“京师社神,天之正臣,左阴右阳,姓黄名崇。本杨州九江历阳人也。秩万石,主天下名山大神,社皆臣从之”。明清以后,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于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约起于南宋。 生养万物: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中国人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太平御览》532引《礼记外传》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于国城之内,立坛祀之”。 管理本乡:自东晋以后,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东晋的《搜神记》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东吴孙权掌权后,蒋子文显灵于道说:“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这里所指的福尔下民,就是指的保佑本乡本土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并且为人公道。中国南方土地庙常有对联称:“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奉祀: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大多比较简陋。一些大庙中间也有在殿堂中设有当方土地神位者。土地神的神诞之日是二月初二。旧时,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庙烧香奉祀。现在初一、月半到土地庙烧香的依然十分普遍。 地方保护神--门神门神的由来和职能:门神,即守卫门户之神灵。中国先秦文献中就有祭祀门神的记载。《礼记》的《丧大记》注称,“君释菜,以礼礼门神”。汉代时的门神指的是神荼、郁垒二人(读作申舒、屈律)。《论衡》引《山海经》云:“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南北朝时,民间已有在门上绘“披甲持钺”之神荼、郁垒门神的习俗。后世所绘神荼像,白脸、喜相;郁垒像,红脸、怒相。历代相沿。唐代时,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唐太宗不适,夜闻寝门外有鬼魅呼号之声。太宗告群臣,秦叔宝(即秦琼)奏云,愿同胡敬德(一说作尉迟敬德)戎装立于寝门外以伺。太宗准其奏,是夜果然无事。唐太宗于是命画工绘秦叔宝和胡敬德二人戎马之像,悬于宫门,邪祟乃息。后世因袭之,于是秦琼和胡敬德(或作尉迟敬德)即传为门神。秦琼绘作白脸,胡敬德绘作黑脸。宋代道书排列神位,一般均将门神列于神祇之最下位,以其职能仅为守卫居室门户,祛除邪祟、骚扰和进犯。 奉祀:门神之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于大门口张贴门神的习俗。一些著名的传统木刻版画产地,也以印制门神版画而闻名,如杨柳青、潍坊和桃花坞等地。门神绘制也多姿多彩,有的头戴虎盔,有的穿袍挂戴,年画上还饰有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喜庆图案,以祈吉祥。 地方保护神--灶神灶神的由来:灶神,即东厨司命定福灶君,俗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礼记》的《祭法》篇称,“王为群姓立七祀”,在七祀中有一祀就是祀灶。但是普通百姓只能祀一钟,或者祀户,或者祀灶。灶要生火,因此,两汉时期,有称火神炎帝神农,死后托祀于灶;也有称祝融禄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灶。上灶还要洗刷锅盆,因此《礼记》的《礼器》篇又称祭灶是“老妇之祭”,“惟盛食于盆,盛酒于瓶,卑贱之祭耳。虽卑贱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于饮食,故报之也”。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的纸马,往往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职能:灶神之职原是主管人间的饮食制作。约在东晋前,灶神又有了监察人间罪恶,掌握一家寿夭祸福的职能。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的《微旨》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大约成书于元明之际的《东厨司命灯仪》中有句称,“灶神职重,秉下民倚伏之权”,“在天为七元之使者,递日奉万事于宸庭”,“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必恭记录”。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奉祀: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因此,南北习俗均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旧时亦有士绅家于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别。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从灶上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粘贴新的灶君纸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