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狄君厚
释义

狄君厚,是元代杂剧作家,平阳人,作元剧《晋文公火烧介子推》。

中文名:狄君厚

国籍:中国元代

出生地:平阳(今山西临汾)

职业:元代杂剧作家

代表作品:晋文公火烧介子推

简介

元代杂剧作家。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生平

生平不详。贾仲明为《录鬼簿》补作的吊词中说:“元贞、大德秀华夷,至大、皇庆锦社稷,延□、至治承平世。养人才,编传奇,一时气候云集。”他的活动年代当在元贞到至治年间,这是杂剧创作的繁盛时期。狄君厚所作《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存元刊本,科白不全。《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写春秋时晋献公宠信骊姬,世子(剧中作“太子”)申生被赐自尽,次子重耳在大臣介子推等保护下逃亡楚国。晋献公死后,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在封赏功臣时,介子推却被遗忘。介子推便和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知道后,放火烧山逼他出仕,介子推母子被焚身死。《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反映古代政治事件,登场角色多是披袍秉笏,元代称这类作品为“君臣杂剧”。剧中主人公介子推清高孤直,为国为君竭智尽忠。他要求晋献公勤政修德,为晋国朝政不修、黎民遭难以及宫廷中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而忧心忡忡,认为“现如今您晋朝中祸已成胎”(第1折)。为了保护重耳,介子推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并在绝粮时割股事君。后来又遵从母命,功成身退,放弃“一世之荣”,背母归山,求得“万载之名”。在这个忠臣孝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了作家的政治和道德理想,而对晋献公、晋文公两代晋君有着不同程度的非议。剧本的第 2折则是着重描写了六宫大使王安的忠义。《介子推》的故事见于《左传》。相传寒食节便是介子推被焚的忌日,民间因此不忍举火。作品内容与历史记载颇多出入,带有元代社会的色彩。

(颜长珂)

作品欣赏

套数

【双调】夜行船

扬州忆旧

忆昔扬州廿四桥,玉人何处也吹箫。绛烛烧春,

金船吞月,良夜几番欢笑。

【风入松】 东风杨柳舞长条,犹似学纤腰。牙

樯锦缆无消耗,繁华去也难招。古渡渔歌隐隐,行宫

烟草萧萧。

【乔牌儿】 悲时空懊恼,抚景慢行乐。江山风

物宜年少,散千金常醉倒。

【新水令】 别来双鬓已刁骚,绮罗丛梦中频到。

思前日,值今宵,络纬芭蕉,偏恁感怀抱。

【甜水令】 世态浮沉,年光迅速,人情颠倒。

无计觅黄鹤,有一日旧迹重寻,兰舟再买,吴姬还约,

安排着十万缠腰。

【离亭宴煞】 珠帘十里春光早,梁尘满座歌声

绕,形胜地须教玩饱。斜日汴堤行,暖风花市饮,细

雨芜城眺。不拘束越锦袍,无言责乌纱帽。到处里疏

狂落魄。知时务有谁如?揽风情似咱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