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邓晶瑜
释义

邓晶瑜(1911~1985),原名邓家瑜,安徽省繁昌县三山镇人(今芜湖市三山区)。

邓晶瑜自幼喜爱美术,1927年4月前往上海,投奔以绘画创作为生的长兄邓格飞。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西方油画、水彩画艺术逐步进入上海。邓晶瑜常去观摩西方各种流派的画展,精心临摹其优秀作品,从中领悟海外艺术大师所表现出的技法与神韵,然后再将其所见所思融汇到自己作品中。邓晶瑜坚持刻苦学画,其画艺大进,很快成为上海《格非画室》的艺术创作的顶梁柱。上海不少企业单位发现邓晶瑜的创作才艺后,纷纷请他设计产品图案、产品包装和绘制人物肖像。

二十年代末的上海已成中外文化艺术聚集地,中国传统戏剧、西方文明戏纷至沓来,为争夺市场,增加票房收入,各类戏剧团体、剧院都在舞台美术方面加大投入。上海演艺界的一些知名人士看到邓晶瑜所作美术作品,即刻邀请他绘制舞台美术。邓晶瑜1939年前一直为淮剧以及虹口翔舞台、凤翔园舞台、沪西大剧院、民乐大戏院、长宁大戏院、东新大戏院设计绘制舞美,邓晶瑜很快成为当时上海颇具实力的舞美艺术大师。

邓晶瑜最早将掌握的西方画技法系统地运用到戏剧舞台上。他充分吸收邓格飞绘制舞美的经验,通过不断实践,在原有近景基础上,运用软景吊幕,绘制出客房公堂、金殿花园、山水树木等各种自然环境,他创造性地通过绘制远、中、近景来呈现立体空间,使上海多家剧团、剧院舞台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多年来中国舞台单一简陋的状况。

邓晶瑜采用在框架上蒙布后绘制近景,在平布上绘制中景,按轮廓裁剪后缝在网上,用纱布绘制远景,运用滑轮,依次平行将中景、远景一一吊在舞台上端,根据剧情需要时再放下。他充分运用纱布空隙大、透气强的特点,采用透明与不透明颜料,通过对胶水浓度的调配,根据设计构思对远、中、近景巧妙运用;近景用色厚不透明,远景用色薄而透明,景在灯光强弱照射下,层次分明,主题明确,虚中有实;通过灯光变化,随剧情发展变换场景气氛,使演员表演与台下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邓晶瑜这一发明,受到骆文宾、筱文艳、吴小凤、颜玉书、颜慧琴等当时上海著名演员与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得到当时舞美同事陆阳春等同事们一致认可。大家纷纷前来学习观摩,迅速在演艺行业中得到推广与广泛运用。邓晶瑜创造的这一方法是对中国舞台美术的重大贡献,彻底改变了中国戏剧舞台上原有单调、简陋地一桌两椅状况,为中国舞台美术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投身抗战宣传,创作了《阎海文空军壮举》、《日寇在广德的暴行》《文天祥正气歌》等众多的大型宣传画,彻底揭露日寇暴行,激发人们抗日激情。

新中国成立后,邓晶瑜任皖南文联常委、芜湖市青年美联主委、芜湖市美术工厂绘画股长等职,并成为省美术协会会员。1951年邓晶瑜代表安徽省美术家出席了《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观摩筹委扩大会议》。1953—1961年,邓晶瑜受聘为安徽省艺术学校,讲授美术课。邓晶瑜发挥舞台绘景的专长,1956年安徽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他为《天仙配》、《女驸马》、《双丝带》制作的布景,均荣获舞台美术一等奖。

邓晶瑜始终坚持不断创新。1964年,他创作用纱布代绸、代呢、代布制作现代戏服装160件在北京展出,受到文化部和文艺界专家的重视、赞赏与推广。为了提高舞台艺术整体效果,邓晶瑜对歌剧《江姐》、《梨花坞》的服装采用水纱布代替布料、呢料、绸料制作。邓晶瑜亲自染色,自印图案,以双层或多层纱布染色熨平,刻花纹、喷涂料,制成便服、军衣、西服、呢大衣等。因纱布的吸光效能好,不反光,有质感,起到了演员着装挺刮、飘洒的神奇效果。为此,安徽省为邓晶瑜在合肥和芜湖举办舞台美术改革成果展后,又推荐他参加现代戏革新项目——“全国现代戏舞台美术革新成果展览”。邓晶瑜赴京展览得到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誉为“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典范”。文化部领导的亲自接见邓晶瑜并合影留念,还被文化部选派参加建国十五周年国庆观礼。1965年,国家《戏剧报》第9期刊登了邓晶瑜撰写的文章《用纱布制作现代戏服装的尝试》。

文化大革命后期,邓晶瑜担任梨簧戏《窑火正红》的舞台美术设计时,大胆选用塑料薄膜绘制外景,用油画颜料在塑料薄膜上绘制竹林,竟然取得意想不到的出奇效果。

从1955年为安徽省歌舞团绘制赴北京调演的歌剧《刘海戏金蟾》起,邓晶瑜曾先后为安徽、江苏、江西等省、市多家剧团绘制布景近百部,被省内外多家剧团聘请担任舞美设计。

1956至1964年,邓晶瑜的年画《有心学习不怕老》、《胖娃娃》、《毛主席接见龙冬花》、《传授农艺》和油画《东河抢险》、《春到茶山》等相继正式出版发行。其中《胖娃娃》、《毛主席接见龙冬花》先后再版4次,总印数超过了100万张。

十年动乱后,邓晶瑜将兴趣转向了国画艺术,留下了很多山水画作品。1982年,部分国画作品曾被日本文部省购买。1983年创作的国画《天都颂》在北京首都美术馆展出。晚年曾游览黄山,创作并发表国画《黄山秋雾》和《山水》等作品。

邓晶瑜从1928年从事美术创作近六十年,大部分光阴都奉献给了舞台美术事业。邓晶瑜的舞美设计作品,曾三次荣获华东地区及安徽省舞台美术一等奖、二等奖,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杰出的舞美艺术奠基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