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窦士镛 |
释义 | 生平简介窦士镛(1844-1909)字晓湘,号警凡,江苏无锡人,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文学史学家。其出身富庶之家,幼时家境宽裕,藏书丰厚,又博览群书,文蕴功底深厚。生前教书为业,腹笥富赡,好梁溪振学主人,时人称之为“大师”。最初,家居北禅寺巷,后逢太平天国动乱,避居乡区八士桥,又转住苏北居住。后云游四海,足迹遍布山东、燕云、福建、广东等地,读书交游,历时10余年。归乡后在东林书院任教,今天被国内文学界公认为国人自著的第一步中国文学史——《历朝文学史》,即是其授课革新之后撰写的授课讲义。《历朝文学史》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铅印出版,其后三年,窦士镛过世,著作与作者湮没不彰。东林书院推出中国第一部文学史著作,嘉惠学林,这是可以大书特书之一笔。此外作者还有《皇朝掌故》、《澹远轩文集》、《绮云楼诗草》(此书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窦晓湘先生集》等文集传世。 其妻杜敬,也是晚清时期的著名女诗人。 杰出作品——《历朝文学史》窦警凡著,脱稿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光绪三十二年(1906)铅印出版,一薄本。据传有张祖翼题签,序末署光绪三十二年梁溪振学主人窦警凡序,是目前中国文学界公认的国人自著的第一步中国文学史。原版现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油光纸铅印本,双面五十三页,每半页12行,每行33字。篇首为作者自序《读书偶得序》。正文内容分为五大章节,分别是:文字原始第一,志经第二,叙史第三,叙子第四,叙集第五。内容包罗万象,涵盖经史子集,用今天的眼光看,此书颇具国学概论的性质。但在“叙集”一章中,则是纯粹的“中国文学史”。全书约4万字,“叙集”部分6400字左右。 作品评价《历朝文学史》延续了传统的广义的文学观念,经史子集无所不包。但是其中的“叙集”则为纯粹的文学是内容,与后代的文学史没有多大差异。就“叙集”部分看,著者窦警凡极为简略地梳理了历代诗、文、词、曲的创作情况和历史流变,算得上是分体文学史的体制;它主要侧重于评论历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风格,这一点并没有摆脱传统诗文评论的形式,但是同时,他也有意识地不同时代文风的异同,描述创作风格的演化过程,梳理了古今文学的流程,具备一定的“史学意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开篇和结尾多处强调文学要有关实事,有益于世,但是在“叙集”的主体部分,他又并没有受此限制,而是立足于文学本身去做出评价,并没有因明道宗经的观念而消磨了文学的敏感,这是值得称道的。作为国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历朝文学史》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应当在今天释放更多的光彩。而作者窦警凡,也应当被我们重新认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