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燕社 |
释义 | 汉调二簧班社。民国十五年(1926),由演员杨安荣、吴玉燕师徒二人创办于汉阴涧池镇。杨、吴在乡绅徐海涛的支持下,广邀其师兄弟搭班卖艺。长期以汉阴为基地,活跃于安康、石泉、宁陕、西乡、汉中等县,也曾南过巴山,北越秦岭演出。其中走红的演员有陈长庚(旦)、蔡安亭(丑)、大花脸张庆荣、“二花脸”张庆华、“活高旺”梁洪奎等,均系主要台柱。由于杨、吴二人尊敬艺人,老一辈名演员“活张飞”尹双庆、“活文通”杨双志,“活世杰”朱元昌、陈寿安等以及外县名演员蒋双利(净)、陈双胜(生)、曾德福(净)等均受其邀请。名家云集,行当齐全,剧目丰富,有不少独门脚色的看家戏,尤以人称“活香莲”陈长庚的《三官堂》、陈寿安的《清风亭》、杨安荣的《琵琶词》、《大上吊》、吴玉燕的《回娘屋》表演情真意切,百看不腻。汉阴人称其是德燕社“卖早饭米”的戏。还有杨安荣的《打枣》、吴玉燕的《背舌》等风趣戏,表演生动亦深受观众欢迎,为各地经常点名演出的剧目。 德燕社坚持活动二十二年,至1949年杨安荣去世,吴玉燕年迈,班社停办。中间有过分班,亦由杨、吴二人分领。其班在涧池置有数亩田产,以作养班之资,冬腊月时收留流散演员学戏传艺,颇受演员们敬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