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橄榄焦腐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 : 橄榄焦腐病

英文病名 : Olive rotten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病原为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属半知菌亚门球二孢属。

危害对象 : 番木瓜、橄榄等。

危害部位 :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茎、叶柄、果柄等。

分布 : 从化。

病原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器单生或聚生于子座内,具孔口,褐色,半埋生至埋生,球形椭圆形,90~200×88~198μm,产生不孕菌丝;分生孢子初为无色单胞,后为褐色双胞,表面具纵纹,卵圆形至椭圆形,17.5~27.5×12~14.5μm;产孢细胞无色,圆柱形,不分枝,顶端1~2层出产孢,9~25×3~6μm。

生理生化特征

在PDA上菌落绒状,生长极快,菌丝体旺盛,初时灰白色、有光泽,后渐转灰黑色至黑褐色,基质灰绿色至黑色。温度26~27℃时经20~30天可产生少量成熟分生孢子器。

侵染循环

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和病残物上存活越冬,翌春温湿适宜,分孢器涌出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发病条件

25~35℃有利于该病发生,收果时相对湿度较低则病害发生较轻,结果期台风暴雨频繁则病害发生较重。此外,果实采收时留短果柄、被土壤污染和采收后不及时处理的果实发病重。

危害症状

受害小枝可枯死,被害果开始蒂部发褐,水渍状逐渐变黑,后期产生黑色小点(病原菌),枯小枝也有黑色小点,由于橄榄树身高大,枯死的小枝不易采到标本。

防治方法

1.果园修剪后应及时把枯枝烂叶清除。

2.幼果期每隔14天用40%多硫铜悬浮剂500倍稀释液涂抹或喷施果表,共3次。

3.收果时第一次剪要留果柄长约5厘米,到加工处理前进行第二次剪,留果柄长约0.5厘米。

4.果实采收后避免被土壤污染。

5.用45%特克多胶悬剂450~900倍液(52℃)浸果5分钟或用45%咪鲜安乳油500~1000倍液稀释(31℃)浸果2分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0: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