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迤萨 |
释义 | 迤萨,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的县城所在地,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中西建筑风格共存的欧式古镇。 迤萨,是彝族仆拉语“干旱缺水”的地方。这里因为海拔低,气候炎热,夏季气温高达39℃。而红河县,旧时是云南省边疆县中土司较多的地区。在县辖区居住着哈尼、彝、傣、瑶等少数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生息。唐(南诏)时至明清间,便先后建立了6个世袭的长官司。而迤萨古镇的形成,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人们在迤萨的小寨村发现了铜矿,于是,建水、通海、石屏等县的商人们便汇集到这里,投资开采铜矿。后到道光年间,迤萨的矿业得到了扩大,所开采的矿井达到100多口,迤萨的经济日渐繁华。后又因冶炼所需的催化剂、燃料奇缺,这里的铜矿便渐渐关闭。 为了寻找新的生财之路,迤萨的商人们便相约合股赶着马帮,驮着本地生产的衣服、丝线、土布等日用品开辟了一条从这里通往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的马帮路进行贸易;然后又从国外采购棉花、象牙、鹿茸、鹿胶、熊胆等名贵药材回国销售,这便是有名的“下坝子”。经过如此往返经营,商人们获利甚丰,后因清王朝日益腐败,被西方列强利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当时鸦片的主要产地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鸦片由印度经缅甸走私入我境比较容易。于是,迤萨的商人们便做起了鸦片生意,因怕官家敲诈,又怕土匪抢劫,他们便自发地组成“帮子”。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马的带马开始“走烟帮”,做起了鸦片烟生意,每年“走烟帮”的帮队一出发,总有几百人枪、马,浩浩荡荡,还在第一匹驮马的背上插上一面红旗,上面写道:“卖田卖地,将本求利。挡着马头,人头落地。” 迤萨的商人们靠“下坝子”、“走烟帮”发了大财,便纷纷投资建盖房屋。因他们到国外,见多识广,吸收了不少的西方文化,于是,所建盖的房屋既有中西合壁的房屋,也有欧式风格的砖木结构。据《红河县志》载,据解放初期对迤萨的房屋进行统计:中西合壁,欧式风格的房屋达500多幢。 “下坝子”就是赶着马把边地奇缺的盐巴、日用百货运到老挝、越南、缅甸等地的边境线一带买卖,再运回珍贵的药材山货,马帮的路线一般是绿春—江城—思茅—老挝、越南、缅甸或从元江到红河渡口再辐射到边境一带。“走烟帮”则利用当时边地对大烟忽禁忽放的空当与时间差做些运送与买进卖出的生意。这是一条充满发财梦想与诱惑之路,也是一条用生命做抵押的凶险之路。出国发了财回来的,娶亲、盖房子、置田地、穿洋装、听留声机、开商号……成了此地的成功人士,那迤萨镇上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便是到过国外发了财,开过眼界,资金雄厚的明证。 在后来的岁月里,迤萨的商人们又从这里驮着货物远走到异国他乡,在那里定居。现在,迤萨镇的侨胞散布在亚、欧、美等16个国家,成为云南省仅次于腾冲的第二大侨乡。所以说:迤萨,是马帮驮来的侨乡,为此,朋友建议我们去看一看东门城门楼和姚初院楼,还有那至今散布在县城每个角落的40多幢老房屋,因为,那是迤萨马帮文化的缩影。于是,第二天,我们便去参观东门楼和姚初住宅院楼。来到东门街上,一座高大雄伟,气势不凡的古建筑楼群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步入庭院,没走几步,便有进入迷宫之感。 姚初院楼系迤萨镇姚虞卿(司令官)的侄儿--姚初,于民国中晚期(1944)所建。占地为52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80平方米。以天井和两边厢房为水平,倒厅一排五间低于天井,其面积为50平方米青色石条铺地,两边厢房的第一层楼与天井持平,正堂屋的三间两耳则高于天井;正房比较高,厢房稍低,倒厅第一层则低于厢房的格局。正房的第一层为天井的四合院。第二层四面有走通相通,第三层利用倒厅的平面顶,厢房做正房的阳台、走道,其长11米,宽2.7米,右侧与东门城门楼相通。这是工匠们利用陡坡地形灵活地做成高低错落和台状地基,根据不同的地形设计、施工,使其房屋成中西式三层楼三进四合院建筑,与东门城门楼相连结,外观成方形碉堡式,使建筑显得庄严、稳重坚固匀称、大门顶的装饰图案按英、法等国家的建筑式样,设计有“钟表”、“十”字立体的图形,具有西式风格的建筑特色。 而东城门楼为三层楼建筑,长11米,高12米,第一层为砖拱城门,城门的左右两间为来往的人休息之处,卷拱大门上面有“普天同庆”四个大字;第二层与姚初院楼相通,室内东南则墙壁上镶着一块大理石碑,写有:“迤萨的风土人情”、“发展经济”等碑文。而站在第三层上,可遥望南面的瓦渣土司署;东南面的溪处辖区,西南面的思陀、左能、落恐土司署,东面的上亏容,下亏容及红河北岸的古驿道。最为显眼的是姚初院楼和东城门楼的墙壁、阳台等处都修有枪眼,这是为预防土匪袭击而设计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