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 作 者:刘笑敢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9-3-1 版 次:1 页 数:486 字 数: 印刷时间:2009-3-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00058841 包 装:平装 20553871 内容简介该书是关于中国哲学诠释传统和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性专著,分为四编十一章:第一章,注释、诠释,还是创构?第二章,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第三章,“以中释中”还是“以西释中”?第四章,王弼与郭象;第五章,庄子到郭象;第六章,从《论语》到理学;第七章,《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诠释问题;第八章,以《老子》之自然的诠释为例;第九章,道家式责任感与人际和谐;第十章,从老子理论看生态平衡;第十一章,人文自然与人类和谐。 作者刘笑敢,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简介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有《老子 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庄子哲学及其演变》、《老子——年代新考及思想新诠》、《两极化与分寸感——近代中国精英思潮的病态心理分析》、《两种自由的追求——庄子与沙特》、《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集刊、《儒释道之哲学对话》,合编Taoism andEcology(道家与生态),多种沦著被译为英文、韩文、日文。 目录内容提要 说明与致谢 引论:中国哲学之身份与诠释学理论 一、中国哲学的三种身份 二、全面理解诠释学理论 前编 纵横反思 引言 第一章 传统篇——注释、诠释,还是创构? 一、中国哲学发展的诠释传统 二、注释的形式与思想的创造 三、哲学诠释传统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四、哲学诠释传统的成因、意义与局限 第二章 古今篇——“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 一、“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之历史考察 二、“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与两种定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