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组网用网:Linux办公室联网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00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Linux:Networking for Your Office 平装: 42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05359304 条形码: 9787505359307 尺寸: 26.4 x 18.4 x 2.6 cm 重量: 699 g 作者简介作者:(美国)R.W.史密斯 译者:李昭智 Roderick W. Smith,是一位有经验的Linux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他自1994年Linux系统的内核1.0.x版本系列公布以来,一直使用着Linux系统。Roderick在包括著名杂志《Linux Journal》在内的许多计算机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他维护着若干专门介绍Linux系统的网页,包括专门讨论诸如Web WordPerfect与ApplixWare下的字体和打印机和创建Red Hat安装光盘这样的话题。本书是Roderick所著的第2本书,他写的第1本书是Que出版的《special Edition using Corel WordPerfect 8 for Linux》。Roderick在Trufts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并且一直在多个研究机构从事这一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他现在居住在麻萨诸塞州波士顿城郊的Malden。 内容简介《组网用网:Linux办公室联网(应用篇)》作者依据多年使用Linux系统的宝贵经验,为SOHO(小型办公/家庭办公)用户提供一种用Linux系统联网的经济有效方式。通过作者的应用实例,指导读者如何一步一步地用Linux系统把安装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群集连接成网络,并且为联网的机器提供因特网服务。《组网用网:Linux办公室联网(应用篇)》讲述如何把Linux机器作为邮件服务器、网络路由器、防火墙网关、万维网服务器和与因特网连接的PPP服务器来使用。读者还可获得随《组网用网:Linux办公室联网(应用篇)》提供的实用Linux系统光盘。《组网用网:Linux办公室联网(应用篇)》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者、网络服务器的应用主管与网络开发与应用人员、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学生与研究人员以及广大的Linux系统爱好者。 目录第一部 分网络互联原理 第1章 联网硬件 1.1 了解以太网 1.1.1 以太网的类型 1.1.2 以太网的替代方案 1.1.3 远程网络 1.2 网卡 1.2.1 ISA网卡和PCI网卡 1.2.2 以太网地址 1.2.3 常用的芯片组 1.2.4 Linux的驱动程序 1.3 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 1.3.1 为什么要使用集线器或交换机 1.3.2 集线器与交换机之间的区别 1.3.3 冲哭 1.3.4 如何选择集线器和交换机 1.4 电缆的选择 1.5 以太网工具套装 1.6 DSL和cable modem 1.6.1 符合预算的高速接入 1.6.2 硬件和软件需求 1.7 电话调制解调器 1.7.1 modem的速度有多快 1.7.2 Linux modem兼容性 1.7.3 更多的modem特性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了解TCP/IP协议 2.1 TCP/IP协议栈 2.1.1 将数据打包和拆包传送 2.1.2 TCE/IP协议栈的各协议层 2.1.3 例子:跟踪一次网页访问 2.2 TCP/IP协议的替代协议 2.2.1 UUCP协议 2.2.2 IPX协议 2.2.3 NetBIOS协议和NetBEUI协议 2.2.4 AppleTalk协议 2.2.5 混合使用多种协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网服务程序 3.1 端口和套接字 3.1.1 端口 3.1.2 套接字 3.2 客户机/服务器 3.2.1 客户机的作用 3.2.2 服务器的作用 3.2.3 把一台机器既作为客户机又作为服务器使用 3.3 了解Linux的守护进程 3.3.1 了解后台处理 3.3.2 inetd:”超级服务器 3.3.3 启动和停止守护进程 3.4 弄清楚可用的服务 3.4.1 使用ftp的远程访问 3.4.2 用NFS、Samba和Netatalk的文件共享 3.4.3 用lpd、Samba和Netatalk的打印机共享 3.4.4 上传网页 3.4.5 转发邮件 3.4.6 转发新闻 3.4.7 远程登录 3.4.8 与更广阔的世界连接 3.4.9 其他的附加服务程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联网和因特网 4.1 网络拓扑 4.1.1 总线拓扑 4.1.2 星型拓扑 4.1.3 环形拓扑 4.1.4 组合拓扑 4.1.5 因特网主干 4.2 网络寻址 4.2.1 数字网址 4.3 把小型网络和大型网络连接到一起 4.3.1 与大型内联网连接 4.3.2 通过ISP把自己所有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4.3.3 用IP伪装使用一个IP地址 4.3.4 用防火墙保护网络 4.4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配置Linux网络 第5章 基本的Linux系统配置 5.1 安装Linux系统 5.1.1 将硬盘分区 5.1.2 修改现有的分区模式 5.1.3 运行Red Hat安装程序 5.1.4 要选择和留下的软件包 5.1.5 最终的安装配置 5.1.6 测试安装 5.2 配置文件和工具 5.2.1 /etc目录及其内容 5.2.2 使用Linuxconf 5.2.3 使用LIL0引导Linux 5.3 建立用户账号 5.3.1 用户账号的重要性 5.3.2 使用linuxconf 5.3.3 用文本模式工具创建账号 5.3.4 创建账号的提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编译联网用的Linux系统内核 6.1 理解编译过程 6.1.1 什么是编译 6.1.2 编译Linux内核的优缺点 6.2 Linux内核版本 6.2.1 Linux内核的历史 6.2.2 获取Linux内核 6.3 设置内核编译选项 6.3.1 基本选项 6.3.2 块类型设备 6.3.3 网络选项 6.3.4 SCSI支持 6.3.5 网络设备支持 6.3.6 字符型设备 6.3.7 鼠标器 6.3.8 文件系统 6.4 编译和安装Linux内核 6.4.1 编译内核 6.4.2 准备使用编译过的内核 6.4.3 重新引导系统 6.4.4 替代的引导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配置以太网选项 7.1 获取必要的信息 7.2 网络驱动程序配置 7.3 配置带固定地址的系统 7.3.1 设置机器名字 7.3.2 /etc/hosts文件 7.3.3 激活接口 7.3.4 为网络流量选择路由 7.3.5 初步测试 7.3.6 设置DNS服务器 7.4 用DHCP协议进行动态配置 7.4.1 把DHCP协议作为客户系统 7.4.2 配置DHCP服务器 7.5 用linuxconf配置网络 7.5.1 设置基本的主机信息 7.5.2 名字服务器规范 7.5.3 附加选项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用PPP协议进行拨号连接 8.1 获取PPP账号 8.2 配置串行端口 8.2.1 设置内核选项 8.2.2 核查设备文件 8.2.3 使用终端程序测试modem 8.3 PPP验证 8.4 创建PPP脚本程序 8.4.1 创建PPP-on脚本程序 8.4.2 创建PPP-on-dialer脚本程序 8.4.3 对DNS的配置 8.4.4 创建ppp-off脚本程序 8.4.5 测试链路 8.5 使用GUIPPP拨号程序 8.6 为自动连接建立按需拨号 8.6.1 必需的内核选项 8.6.2 配置按需拨号服务程序 8.6.3 何时使用按需拨号 8.7 PPP问题的解决 8.7.1 解决问题的一般建议 8.7.2 modem连接性问题 8.7.3 验证失败 8.7.4 连接后挂起和注销 8.8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文件共享 第9章 文件共享的基本原理 9.1 有效地使用安装点 9.1.1 分区和安装点 9.1.2 输出目录 9.1.3 链接的作用是什么 9.2 了解所有权和权限 9.2.1 所有权和使用权限的概念 9.2.2 非Linux文件系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限 9.2.3 远程授予所有权和使用权限 9.2.4 超级用户对文件的访问 9.3 Linux和其他操作系统对大小写的区分 9.4 提供对可移动介质的服务支持 9.4.1 支持的文件系统 9.4.2 安装文件系统 9.4.3 从远程主机连接可移动介质 9.4.4 可移动介质的一些怪异行为 9.5 安全性考虑 9.5.1 口令的必要性 9.5.2 明文口令和加密口令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MFS:与其他UNIX系统共享文件 10.1 有关NFS的内核配置 10.2 NFS守护进程 10.3 设置NFS选项 10.3.1 /etc/exports文件 10.3.2 使用nfsd选项 10.3.3 用linuxconf配置NFS 10.4 NFS如何管理使用权限 10.4.1 远程用户和本地用户 10.4.2 配置用户映像文件 10.4.3 root的特殊情况 10.5 在Linux系统中安装远程NFS卷 10.5.1 对远程系统使用mount 10.5.2 配置/etc/fstab以允许用户安装远程卷 10.5.3 自动安装远程卷 10.6 本童小结 第11章 Samba:与DOS、Windows和OS/2系统共享文件 11.1 Samba:TCP/IP for Linux承载的NetBIOS 11.1.1 理解NetBIOS和NetBEUI 11.1.2 从NetBIOS到TCP/IP的过渡 11.1.3 SMB协议 11.1.4 什么时候使用Samba 11.2 设置Samba选项 11.2.1 文本编辑和GUI配置 11.2.2 /etc/smb.conf文件结构 11.2.3 设置全局参数 11.2.4 配置共享份额 11.3 Samba守护进程 11.3.1 独立运行Samba 11.3.2 从inetd中运行Samba 11.4 工作组、域和浏览 11.4.1 工作组和域是什么 11.4.2 配置Samba以便出现在Windows网上邻居中 11.4.3 变成域控制器 11.4.4 从Windows访问共享 11.5 作为SMB客户系统的Linux 11.5.1 使用smbclient i11.5.2 在Linux中安装Windows卷 11.6 本章小结 第12章 Netatalk:与Macintosh系统共享文件 12.1 AppleTalk协议:Macintosh的基本联网机制 12.1.1 Appie系统联网的硬件与软件 12.1.2 AppleTalk与TCWIP之间的差别 12.1.3 同一个以太网上的TCP/IP和AppleTalk 12.2 把AppleTalk支持功能编译到系统内核中 12.3 atalkd守护进程 12.3.1 atalkd配置 12.3.2 启动atalkd服务程序 12.4 afpd守护进程 12.4.1 配置afpd 12.4.2 启动AppleTalk文件协议 12.5 从Macintosh选择Linux输出 12.5.1 使用Macintosh的选择器 12.5.2 存取Linux文件 12.5.3 理解Macintosh的分支 12.5.4 卸载Netatalk卷 12.6 共享可移动和联网的介质 12.7 安全性考虑 12.8 在Linux系统中安装Macintosh卷 12.9 本章小结 第13章 使用Linux备份客户机 13.1 备份服务器 13.1.1 备份到磁带 13.1.2 备份到CD-R或CD-RW 13.2 初始化服务器的备份 …… 第四部分 打印机共享 第14章 共享打印机的基本知识 第15章 与其他UNIX系统共享打印机 第16章 Samba:与DOS、Windows和OD/2系统共享打印机 第17章 Netatalk:与Macintosh系统共享打印机 第五部分 运程存取 第18章 用ssh 或telnet进行远程登入 第19章 用VNC活X服务器远程运行X-Window程序 第六部分 将内联网与因特网链接 第20章 一址多机:IP伪装 第21章 配置防火墙 第七部分 若干高级话题 第22章 把计算机设计为Linux服务器 第23章 系统管理 第24章 维护安全可靠的系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