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壮族打砻舞
释义

遗产信息

所属地区:广西 · 天等县、马山县、平果县

遗产名称:壮族打砻舞

所属性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125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马山县、平果县

申报日期:2010年

遗产级别:自治区/省

简介

砻是壮族专用于稻谷的一种脱粒工具,用粗大坚实的山木刳凿制成,形如鱼舟。由于用木杵在砻槽内舂谷脱粒时发出有节奏的“嗵嗵”声音,妇女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踏脚起舞,久之成为舞蹈动作,各有节律。再往后,人们不需要脱粒劳作,亦将砻作为舞蹈道具,在节庆时敲击唱歌以娱乐,砻便脱离原来的生产工具功能。

传说

“打砻”是壮语称谓,“打”乃敲击的意思,“砻”即舂米的木臼,汉人称之为“舂堂”。“打砻”原来是在酬神还愿,求祥纳福的祭仪“打斋”中举行的活动。传说古时候,有一年大旱,田地龟裂,庄稼无法下种。人们仰天哀叹,望着空空的木臼,情不自禁地拿起榔杆敲击砻底,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咚咚声,传遍村村寨寨。随着各乡邻也跟着打起砻来。如雷的砻声响彻上天,玉皇大帝便派太白金星下凡查看,得知天下大旱的情况后,便派“职风”(魔礼青)、“职调”(魔礼红)、“职雨”(魔礼海)、“职顺”(魔礼寿)四兄弟(风调雨顺)下凡,各显神通。雷公闪电打雷下雨三七二十一天,旱情解除。人们奔走相告,砻声四起,一片欢腾。后来,每个村庄都立土地庙,并且不管天旱或下雨,每隔三年逢闰年(当地人认为闰年不吉利)都要到庙前举行打斋活动,而打斋必须先打砻。打砻必须从正月初一开始,意思是辞旧迎新,让砻声把闰年不吉利的东西赶跑,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时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初一打砻闹洋洋,人畜兴旺粮满仓。若是新年砻不响,全峒人畜闹饥荒。”人们从正月初一开始打砻,跳起打砻舞,一直到二月某日打斋时为止,打斋结束后,打砻舞才停止。

沿革

“打砻”早在唐代即有记载,唐人刘恂《岭表异录》云:“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有记述:“静江民间获禾,取禾心连穗收之,谓之清冷禾,屋角为大木槽,将食时取禾舂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杵成音韵,名曰舂堂,每旦及昃则舂堂之声,四闻可听。”因此,打砻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随着历史的推移,打砻舞已不仅是打斋活动中的一个项目,而成为壮族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节庆习俗舞蹈,广为流传。

打砻舞是壮族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在平果、田阳、百色、大新等地皆有流传。而在田东,打砻舞早已绝迹。

服装道具

跳打砻舞时,男的身穿蓝色对襟上衣,中式长裤,系红色腰带;女的身着斜襟上衣,中式长裤,系胸兜。砻则以长木挖空制成,长约8尺,宽约1尺5寸,高约1尺8寸,木杵长约3尺,木棍约4尺5寸。

表演

打砻舞的表演者不分男女老少,少则4人,多则12人,站于砻的两侧,双手持木杵(舂米的工具)或木棍,敲击砻壁,砻底和砻边,或以二人为一组对击木杵(棍)两头。打法有“拖打”、“冲打”、“点打”、“撩打”及“对打”等,各种打法可在一人指挥下任意反复和组接,尽兴而止。舞者以砻声为节而舞,节奏有2/4和3/4两种,通过击打砻的不同部位和轻重对比,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加上木杵的分量重,舞者击砻动作的力度较强、幅度较大,并随之产生了双膝上下颤动、身肢左右摆动的动律,脚位也随之出现了并步、小八字步、踏步和点步等变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08:45